44. 第四十四課 排名+獎勵(遊戲完)……(1 / 2)

在這兒看了一會兒, 又反複觀察回放上的名字,再三確認了玩家是“漢武帝-劉徹”後,李曉詩才勉強相信了這位胡裙大姐姐真的是那位千古一帝。

李曉詩:我不懂, 但我大受震撼。

而在此期間, 設定了女性角色的劉徹也在打量四周。

天蒼草茫,曠遠的藍天下, 是無邊際的綠色草原。

間或有群羊群牛零散地分布著,散漫吃草,看守它們的也是穿著胡服的男人女人。

劉徹沉默了一瞬間。

是,性彆是他自己選定的,因為這遊戲說是男女平等,他綜合考量了一下, 在男女平等的基礎上,其實女人這個線路還挺新奇的,男的看過了,所以打算走走女線試試。

但——

地圖隨機是沒錯, 可他也沒想到能把他隨到北地草原來啊,這是匈奴的地盤?還是什麼其他胡人?

作為大漢的天子, 劉徹嘴角抽了抽, 壓下了心裡頭一瞬間湧起的戾氣。

站在原地思考了片刻,他才抬腳往一處正在放牧的胡人那裡走去, 眼底糅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狠意。

胡人, 胡人也好,他就不用手下留情了。

於是李曉詩就目瞪狗呆地圍觀了這位芯子裡是位高大俊朗千古一帝的美女姐姐, 是怎麼樣憑借言語心機一步步誆騙“單純”的遊牧民族、不僅身邊部落越換越大,自己地位越來越高,還成功混上了部落女首領的。

那些被他利用的人基本上個個血本無歸。

要麼是被哄得心服口服全身家投入他的事業中, 要麼是被他利用完直接踩下去徹底消失在了這場遊戲中。

而他身邊的人,手中的勢力,則越來越強。

習慣了規則,適應了環境,又拿到了女性這樣一個適合的身份在胡地這樣適合發揮的地圖,天時地利人和,劉徹的第二輪遊戲可謂順風順水。

唯一的問題就是他心內對胡人的抵觸和厭惡,但想到這些現在是自己的實力,心中的不悅才慢慢消減了下去。

總的來說就是,在草原奮鬥的過程雖然有波折,但沒引起太大風浪,很快就被他碾下去了。

劉徹和康熙那種靠武力和天生對少數民族的了解、從掌握軍隊,再到把握內政的過程不一樣。

他這次是女人,上位靠的也是政治手段,沒有了初時的身份落差感,他一步步從內部瓦解其他人的權利、侵蝕他們的權利,然後再把這些殘存的勢力吸納或抹殺。

在內政一統話語權一統的前提下,接過全部軍隊的都是順理成章的事。

劉徹不上陣打仗,但他卻將這一些都拿捏得死死的。

——是完完全全由內而外掌握的這一切。

但他又怎麼會滿足於這一切?

在成為了草原最大的部落主後,劉徹決定帶人南下。

不過在南下之前,他定下了嚴格的軍令。

禁止搶掠城池,禁止傷害百姓,禁止殺害俘虜。

這樣過後才會分給他們豐厚的獎賞,否則就直接原地祭旗,還會連累他們在北地的親族,不止父母妻兒,連帶一整個小分支也全會被懲處。

他的軍隊裡,士兵可都是部落中的勇士,多多少少有同一個小部落裡的,為此都提起了精神互相監督起來,生怕因為彆人的錯導致連累自己。

亂世用重典。

在這點上,劉徹無師自通地學會了戰國時期秦的那一套理論。

又因為這些人本質上和他是血脈相仇的敵人,所以他手腕要比現實中更狠,完全不留情麵。哪怕這些人中有在當時奪位時大力支持他全身家都押在了他身上的忠誠者——或者是有對他抱有傾慕之心的忠實追隨者。

可謂是把老劉家骨子裡的冷血寡情發揮到了極致。

但亂世帝王嘛,本質上就需要這樣雷厲的手腕和堅石的心。

李曉詩雖然身為一個現代人,旁觀了這些皇帝們對身邊人和勢力的利用欺騙壓榨殺戮等等等等,也沒覺得有什麼不適。

畢竟她自己也親身參與進去了,真真切切地了解到了在那種時候、如果沒有一個有能力的統治者站出來結束這一切,老百姓的日子隻會更糟糕。

不管怎麼樣,結束亂世都是第一優先的事。

凡戰爭必會流血。

而在這個基礎上,爭取儘量少地犧牲人命,才是判斷一個封建統治者是否優秀的基礎評分。

——之後就到了一統後治下的安穩和百姓的生活水平了。

其實這一點上,李曉詩還是挺擔心嬴政的,因為在這位陛下這裡,就算是現實,他也是把國看得大於民的。

但這次遊戲裡卻讓她看到了另一麵。

所有皇帝都結束遊戲後,李曉詩一一回看過去,發現嬴政的兩次遊戲,雖然地圖不同,統治區域也沒李隆基第一次遊戲時候的那麼大——甚至在頭一輪根本都沒稱帝。

但他治下的秩序、民眾向心力、區域百姓幸福指數、包括官府財產豐厚程度等等等等都十分地不錯。

尤其是第二次。

第一次試玩的時候,嬴政主要在習慣“紙”、律法、政策等之間的協調程度,重心也都在治理之策上。

這朝代好的一點是,統一文字車軌度量衡等老一套已經在係統默認中了,根本不需要他再浪費時間。那麼身為統領一方水土的人,嬴政要做的就是,在保證自己領地安全的大前提下、儘情發揮自己的想法。

首先,他做的就是調整律法、嘗試開民智。

先讓治下的“民”們把官府頒布的律法等一一熟知,然後又從他們之中征調人才,為官府辦事,再繼續頒布新的政策律法,如此一茬一茬,循環往複。

在這個期間內,那些一開始就被他調起了怨憤的發難財的富戶們,根本連撲騰都沒撲騰幾下就全被按得死死的。嬴政沒有輕易殺這麼多人,隻讓他們變成了普通役夫,去壘蓋城牆,順便又充盈了一下財政罷了。

像是建立勢力,壓下反對的聲音,給自己騰出一個嘗試政策的地方,這種操作他實在太順手了,根本就沒花什麼時間,剩下的全在嘗試新政。

不止第一次,第二次也一樣。

第二次他的地點是在南方水鄉。

這個就更好搞了。

南方沒北方那麼亂,甚至家家戶戶還都沒到養打手的程度。而且這裡家家富裕,雖然阻力大,但助力也更大,因為識字的人也更多了。

在堂而皇之殺掉一地長官,又一次拿下位置後,嬴政迫不及待地投入了第二次嘗試。

已經做過一次的事他做起來更加得心應手,上一次的政策中覺得還挺好用的就拿過來繼續,不好的就放一邊,在這個基礎上,他把重心放到了農業上。在鼓勵百姓識字的基礎上,加大鼓勵種植的力度。

他要試試,在教化了農夫後,還要用什麼手段,才能刺激他們繼續為國家種地,不會因為有了知識和文化就飄了。

——而事實證明,種地是華夏老百姓刻在骨子裡的東西。

知道官府願意免費教授大家識字後,各家各戶雖然都很高興,但也沒有一股腦地全湧去學習。反而大多數人都是從家裡挑出了年輕機靈的小輩,讓他們去學,然後剩下的人繼續老老實實種地。

在很多農人看來,一家有一個識字的就夠了,一個不乾活的就可以了,多了也養不起。

就算是官府有什麼令書公文,一個會識字的不就夠給他們一家念的啦?

更彆說官府還鼓勵種地呢,沒見那些官差們天天下來看,苦口婆心勸他們種這個種那個的,不僅教他們怎麼種,甚至頭一年還會免費給他們提供種子和其他便利。

而在那些願意多點人識字的人家,他們也是學了字之後依舊繼續種地。

不是人人都適合走仕途的,老百姓們自己就心裡門兒清。

在這種現象之下,嬴政對於農夫識字、開民智的傾向越來越大。

他們懂字,那朝廷也好管理他們,能省很多事。

之前之所以堅持法家愚民政策,更大的原因是擔心他們會在識字後心性不定,導致國家無人種地。

而現在知道他們心其實很定,隻要能吃飽喝足就可以,嬴政心裡的偏向也越來越重。

然後,在農夫這邊得出結論後,嬴政開始轉向商業下手,去試著在這個群體中又能做出什麼改變。

天幕前觀看他家陛下直播遊戲的眾位大臣看得目不轉睛,也都接連陷入了沉思。

他們這些大臣都知道,他家陛下這次根本就不是奔著奪第一爭霸業去的。

他去遊戲裡,更多的還是為了沒有任何成本地試錯,去在這一款虛擬遊戲中嘗試摸索怎麼樣是對大秦更好的路子。

而這兩次遊戲下來,他們也都看明白了,有些和他們思想觀念大不相同、甚至被他們所不齒的東西確實不是一無是處,相反,有的還確實很有用。

大臣們心情複雜,但也都沒有忘記在觀看的同時筆杆子飛快舞動記下自己的心得。

隻能說這些秦朝的官們不愧是在一個卷王老板手底下做事的。

而在其中,李斯更是心情最複雜的那一個。他拿著筆半晌,一個字都沒落下,反而微微有些出神。

他發現,在他心裡,陛下的位置越來越重,甚至逐漸超過了法家。

而如果放棄一些一直堅持東西,能讓他家陛下離目標越來越近,那他其實也沒想象中那麼抵觸。

而且,試著改變一下思想的話,不僅對陛下、對陛下的大秦可能有意想不到的結果,就連他李斯,是不是也能成為一個開創“新法家”的思想家、或者政治家?

李曉詩之前對那些人的評價他可是都聽著的,他李斯當然也能算個什麼什麼家。

雖然這種想法對於一個拾前人牙慧的後世學者來說是很大逆不道的,但,那有什麼?

儒家那些人就敢說自己自始至終都沒有改過孔子的思想嗎?

想到這兒,李斯忍不住輕輕呼出一口熱氣。

有點激動。

像嬴政這樣圈個地盤出來、確保有自保之力之後,就一心一意搞內務的其實很少。

就算是楊堅,那也是花了不少心思奪天下擴地盤,然後才開始休養生息的。

這排前邊的、幾乎兩場都打滿了時間周期的皇帝中,多的還是去打天下的。

其中以朱元璋和朱棣、還有康熙為甚。

朱元璋兩次都走的同一條線,跟著一幫子村民白手起家,逃荒中慢慢擴充隊伍人手,然後逐漸有了去跟山賊對拚的力量,拚著拚著隊伍越來越大,不知道什麼時候就順理成章成了皇帝。

朱棣則跟他爹是兩個路子的。

他是從軍隊裡出來的。

先是在入營後跟那些一起征調來的兵卒們比武,順利成為他們的小頭頭,然後一路靠戰功高升。更彆說他還識字了,在這個軍隊小將領都不見得識字的世道,他越發受重用,最後越走越高越走越高,老大怕有朝一日自己會被殺,加上對他也確實信服,就心甘情願給朱棣讓了位置。

朱棣帶著人走哪打哪,戰無不克,所向無敵。但就是一直打到最後,打得天下都歸到他的麾下,甚至他們在征戰途中都見到了一些皮膚很白頭發微卷的人,他都沒想起來要稱帝。

畢竟已經無人不服,他本來就是隱形的皇帝了,這和當皇帝的時候也沒區彆,而且開疆擴土打得正爽,自然就沒想起來。

康熙跟他有點像,但康熙記得稱帝,然後自己坐鎮中央,派手下出去打了。

他們都把遊戲周期打到了最後。

朱棣因為沒稱帝,且一直在征伐,沒有停下來好好治理地方,也沒有意去培養幫他治理這一切的文官,雖然域內無人作亂,秩序也不錯,疆域更是廣闊,但終究是勞民傷財。最終拿了個“打遍四海八荒無敵手”的結局,評分九十四分,沒能到最高的九十五至一百的檔次。

朱元璋倒是肯歇下來搞內政了,而且圖個省事兒,直接把他們大明的搬過來了。但這遊戲考的又不隻是“建國”,還有百姓幸福度等等一係列內容。在第一輪的時候他就在這一環節上出了岔子,評分隻有九十,所以第二次乾脆原來的線路重新來一遍,就是想看看哪裡不對勁兒,結果第二次照樣如此,同樣停在了九十分上。

盯著“我承認你建國是一把好手”的結局上,朱元璋百思不得其解。

——這到底是咋回事兒?建國之外呢,他的國家難道有什麼不對嗎?!

康熙一路下來都很順利,但評分也沒有多高,這讓他也有點鬱悶。

他的結局是“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你到底懂不懂”,評分九十二,比朱棣還低一點,雖然他並不知道這個事實。

什麼叫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他治下不是各族百姓都有嗎?雖然南下途中殺了不少,百姓待遇也有不同,但這是征戰所必須的。

而且他是滿人,比旁的族人地位高貴一些不應該嗎?

這天幕到底什麼個邏輯。

而剩下的人裡,劉邦、劉秀、楊堅、趙匡胤等都是十分有處理“亂世”經驗的人。不管是統一南北、結束混亂,還是整合多民族、收攏人心等,都有一定的套路。武則天雖沒有經曆過這些,但她在政治上的經曆同樣不少,所以他們都擠入了第一梯隊。

但在他們其中,劉邦劉秀楊堅又都是推行休養生息政策養好國家的一把好手,民眾幸福度和綜合國力上要比比其他兩位高上那麼一點點。

武則天和趙匡胤在第一檔次的守門員位置,都是九十五分。

其他三位綜合是差不多的,但由於開局不同、地圖不同,難度不同,他們的評分也有所不同。

劉邦運氣好,第二次和第一次沒什麼區彆,都是從中平原地帶開始的,所以一路還算順利;但楊堅是從西南的山溝裡走出來的,一路蛇蟲鼠蟻瘴氣疫病的,真沒少經曆坎坷波折;劉秀就更離譜了,不知道這位的運氣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他的落腳處在茫茫冰原中。

朱棣帶兵到處亂躥都沒往北打到這兒,最多也就是往西沒邊兒了跑。

——萬萬沒想到,這冰原竟也算是遊戲中該屬於他們的版圖。

裹著厚厚熊領子的劉秀鼻尖通紅,帶人跟彆人打架的時候也都是避著下雪天,要不深一腳淺一腳的,那算個什麼事兒啊?

但如果說他運氣不好吧,他又詭異地有好運。

但凡是哪次打著打著突然開始下雪,那這戰爭就持續不了多長時間了——因為對麵的冰層會碎裂塌陷。

久而久之,他會法術的說法被傳得越來越遠,神乎其神,沒人敢再跟他發生衝突,都自覺歸順了。

然後帶著這些人,劉秀開始往南打。

憑借冰天雪地裡鍛煉出來的身體素質,這些人很抗造,一路暢通無阻,就是在到達夏天的時候倒了一大片。

不過這時候劉秀有了其他的軍隊,自然也就不會事事依靠老兄弟們。

然後一統,改政,減稅,放奴藉等等等等。

無論是打天下還是治天下,他都有一套自己的路子。

國家很快安定,人民很快能吃飽飯。

比起戰亂時候,他簡直像個從天而降的神仙,踏著風雪來拯救天下的。

結局定格在“你就是傳說中的魔法王子吧?”。

評分九十八。

和同樣九十八分,結局為“我就是天下第一囤囤鼠”楊堅並列第二,占據了前三的兩個名額。

而劉邦,因為某種意義上運氣比這倆都好(誰說不算一種倒黴呢)、遊戲難度不怎麼高的緣故,隻得了個九十六分。

而一心一意搞內政,從沒工夫搞濫殺侵/略征伐,就算草草登了個基給自己安了皇帝名頭,又因為地盤不大也沒必要搞那麼多工程、和現實中完全兩個極端的始皇帝陛下,頭上竟然多了個百姓們給的匪夷所思的“仁君”名頭。

又因為治下安定,百姓和睦、官吏勤政、國庫充盈,所以投靠來的百姓和小官城池也眾多、地盤在穩步擴大。遇到不長眼上門侵/略的,都不用嬴政再給什麼“獎勵”,為了保護自己的家園和家人,軍士們就都一個比一個勇猛,奮力殺敵,竟也算是百戰百勝。

當政者有為有威、恩威並施,從上到下的官吏也都無人敢作奸犯科,帶頭遵守律法,老老實實工作,還有許多讀了書的人一波接一波地投身到為國辦事的行業中來;而安民撫民和律法嚴明雙管齊下,在他的地盤裡,大家甚至能做到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堪稱海晏河清一片安寧——這讓嬴政竟得了個九十七的高分。

無心插柳柳成蔭。

李曉詩看著哭笑不得,感覺這內外的對比也太大了。

不征重稅是因為有錢了,但“從不主動征伐”“不搞重徭役”的秦始皇……不覺得太奇怪了嗎?

就算不說這些,隻說一點——

誰敢把“仁君”跟“秦始皇”搭上邊啊?!

但是看著這回放,嬴政骨子裡的東西又都沒變。

就是因為有他在,他鎮得住那些人,好處也給的足,所以就算是他的一言堂,其下的官吏NPC們也都很有衝勁地乖乖乾活,努力加班,對他的想法毫無異議大力支持——他在遊戲裡變了的,就隻有他的想法而已,也正是有他這個人,加上他的新想法,才會有這樣的理想化的結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