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 第八十八課 無字碑(1 / 2)

這還真的是一條充滿真情實感的彈幕, 因為那位叫做“洪邁”的南宋前綴觀眾,又重複了一遍。

李曉詩下意識念出來的這句、一下子把僅從明麵上看幾乎是八竿子打不著的“二武”給捆綁在一起了的評論,引得劉徹大為不解。

漢武帝劉徹, 武周則天大聖皇帝武曌, 一個漢一個唐、一個男一個女, 怎麼看都是搭不上的,怎麼會有人把他倆放一起談?

難道, 這個武則天也是個開疆拓土窮兵黷……咳、重視軍事的皇帝?

都怪這些後世人,張嘴閉嘴窮兵黷武, 搞得他現在也不覺得是貶義黑稱了, 甚至還能拿來自嘲。

劉徹在心裡給下意識的聯想甩了一下鍋, 看著天幕的雙眼中興致大漲。

他是真的好奇了——好奇這個自名為“曌”的女人, 是怎麼在混亂的政治舞台上站住腳的、以及……她又究竟做了什麼?

見到劉徹的問題,李曉詩蹭了蹭鼻子。

她覺得, 她可能知道。

但是吧……

“為什麼會把武則天和漢武帝一樣並稱二武……嗯…這個的話, 咱們應該還是得從武則天的功過上來說。”

李曉詩道:“隻聽武則天的性彆和身份, 大家就應該能夠想得到、在她登基之後,李唐皇室的宗室們,以及當時一路跟隨李世民過來的、大唐的忠臣良將們, 會是什麼反應了吧?”

李世民沒說話。

還能什麼反應?

當然是很不滿。

他當時被耶耶那樣對待,他的愛卿們就看不下去,鼓動發動玄武門之變, 那還是他有血緣關係的父兄弟呢……

彆說武則天了。

一個後宮裡的……看樣子應該還是連個什麼位份都沒有的小女子——說不定那個時候他的兒子要把武則天從感業寺弄回來, 都會有人反對呢。

更何況是這女子要稱帝。

當時跟隨他的,那怕不是忠於他的,也是忠於李唐王室的,等到他去世後, 肯定是要忠於他兒子的,兒子沒了,那自然而然會過渡到孫子身上,怎麼可能會對一個根本不是李氏的女子稱帝當政而感到滿意呢?

要知道,就連他李世民的親姐姐,姓李的女子、嫡親的血脈,還是個能夠堂堂正正上戰場打仗、為李唐天下出大力的公主,都沒能得到個正視……

即便武曌已經涉政數十年,她想要登基、想要改天換日,也絕非易事。

事實也確實大都如李世民所想,但——就算是他,也是有想當然的地方的。

“當時的朝廷上下對武則天持反對態度的不在少數,不過這也沒有出乎她的意料,因為就算在唐高宗時期,朝上那些李世民時期的老臣們就已經對皇帝的權利各種掣肘了,唐高宗和武則天夫妻倆沒少在這方麵下功夫,現在連唐高宗都沒有了,武則天又要實行‘攛掇李唐江山’的計劃,自然是明白自己要麵對什麼樣的情況的。”

“所以——她選擇了比較強硬的手段,俗稱酷吏治國。”

劉徹:“哦。”

一下子就懂了為什麼說是“二武”了,好吧,就是這麼容易懂。

不過李唐的臣子對李世民的兒子也敢有指摘麼……隻能說,這個唐王朝,強大是強大於李世民,混亂也是混亂於李世民了。

不管是臣子對上的要求過高、還是皇室內部關於皇位的爭奪過於激烈,都離不開李世民的緣故。

李曉詩:“武則天大量任用酷吏,還開啟了全民舉報這麼一個途徑。”

“她用酷吏去糾察整治那些反對她的李唐宗室以及一些上下的官員等,殺了無數人。據記載,被殺掉的李唐宗室有數百人,反對她的大臣啊貴族啊等有數百家、其中包含了許多刺史郎將等,在這些之下的更是多到數不清。所以也有人說,武則天殺光了大半個朝堂。”

酷吏,不管是放在哪個朝代,都是讓人聞風喪膽的存在,尤其是還得皇帝信任、被皇帝委任的酷吏們,就更是可怕。

就算老百姓們不大懂這個主要針對“官僚貴族”的酷吏代表著什麼,可等他們聽到後邊的數字時,也都驚駭不已。

皇親國戚殺了幾百個,又把大臣啥的殺了……幾百家?

這……

是不是太狠了?

武則天手中撚著串珠,雙目沉靜地看著麵前的小天幕。

確實是她殺的,也知道殺得太多,但她沒有選擇。

就算手上沾滿血,就算知道這會成為詬病自己的點,但為了野心、為了自己,她也從來沒有後悔過這樣做。

倒是呂雉也在點頭。

能有這種氣魄,已經很不容易了。

一名女子,想要在這種政治風暴中穩定身形、占據上風,是一定一定一定需要付出比男人更多的努力的,所以她們要承受的也更多。

必要的時候,是很需要一些果決的。

李曉詩說著:“但是,問題就來了呀。殺貴族和宗室,那帶來的影響多數是罵名和反對,不會對國家的運行有什麼影響,可是,殺了那麼多大臣,他們的官職空下來,沒有人頂替上,又該怎麼辦呢?那麼多該有人來做的工作,都空了下來,該怎麼辦?”

嬴政悠悠地敲了一下桌子,暗忖:科舉?

但是科舉的話,能夠及時供得上她需要的人才麼,還是大量的空缺、又是要能夠忠於自己、符合自己心理預期,為自己鞏固政權的人才。

僅憑隋唐新開的科舉製,即便有李世民他們新定的科目之類,也不一定就能夠為她達成招攬人才培養心腹的目的吧?

“在武則天統治時期,科舉考試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是最主要的選官用人的途徑。”

“而且在原有的基礎上,武則天又開創了殿試、武舉、自舉、試官等製度。”

這些製度僅聽名字也不難理解,但李曉詩還是很負責任地一一解釋了一下。

“殿試呢,就是在原先的考試環節之後,又加了一個皇帝在大殿中麵見這些被選拔而出的部分。由武則天本人親自到場,對這些通過了層層考試的人才進行測驗。相當於是親自為自己挑選心腹和臣子,先檢驗這些人才的水平和能力,以及是否合自己的心意,然後再授予他們官職。後世一直沿用的殿試製度就是從這裡、從武則天的時候開始的。”

“武舉嘛,就是武術、武力等方麵的科舉。”

“一直以來的科舉考試都是選拔文官的,考試詩詞經賦以及儒學經典那些,但在武則天的時候,她又加額外開創了武力類的科舉考試,讓不會讀書、但身體素質很好,有武將才能的人才們也有了出人頭地的機會。”

當然,這其實也離不開武則天殺掉的那些政敵裡有很多武將的緣故。

她不僅缺文官用,也同樣缺武官。

但不管是不是有私心在內,不可否認的是,武舉的開創及使用,確實給了不少人才入仕的機會。

而且她任用的各種女子,也都是因為她是皇帝,才得到了這樣成為女官的機會。

“至於自舉和試官,也都是從字麵意思就可以理解的啦。想要當官的人呢可以進行自我舉薦,不管是九品以下的小官吏、或者是老百姓,都可以通過自舉的方式,請求做官。而這些人會先被給予一些官職進行‘試用’,用來檢驗這個人的才能,這也就是試官製度的具體內容。”

還是那句話,不管武則天是為了什麼而開創的這些內容,這都實實在在給到了更多的人改變命運的機會,是確確實實有惠及到一些人的。

主觀上的原因放到一邊不談,客觀角度來看,她的這幾項政策都一定程度地打擊了貴族和世家,給了更多非貴族出身的人才機會,讓吏治清明了不少。

所以,天幕前的觀眾們,聽到這裡時,有許多人都或多或少的、對這個“唯一的女皇帝”有了那麼一點點的改觀。

雖然心裡還是彆扭,也確實依舊堅持認為女人不該當政,但、有些地方,政策和人,是可以分開看的嘛……

不然為什麼殿試一直到了他們現在都還在使用呢?證明政策還是有可取之處的……嗯。

李曉詩用一句話總結道:“武則天統治時期,打擊了敵對的官僚貴族,大力發展科舉製,不拘一格地選拔人才,朝堂上下多了許多平民出身的子弟,擴大了統治基礎。”

說完了人才方麵,她又按照課本上的安排、按照老師講課時候的思路,轉而說起民生經濟等方麵的內容:“在治國的基本政策上,她采取的依舊是輕徭薄賦的核心政策,繼承並繼續推行貞觀以來減輕人民生活負擔的政策和措施,十分重視農業的生產。”

“她在位期間,社會經濟持續發展著,人口也在連年持續增長,邊疆也得到了穩固和開拓,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出現奠定了一定的基礎——所以,這也才有了大家給出的、武則天統治期,是‘上承貞觀、下啟開元’的評價。”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