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華西教授餘光將自己帶的幾個博士生的表情儘收眼底。
年輕人傲氣很正常, 他也是從這個階段過來的,但過度的自傲變成自負就不好了,也該讓他們出來見見世麵。
國家植物園固然是國內首屈一指的植物園, 各領域的研究成果均保持在較高水平, 但並不意味著不會被超越。
或許是花間集,或許是其它植物園,又或者是國外的研究所, 若一直沉溺於當前的成績,以後還有什麼進步可言?
時刻保持著學習的心態,才是每一位科研人員應有的態度。
葉華西仔細觀察著眼前巨大的捕蟲籠, 從葉子垂落的籠蔓、寬胖的籠身、到色彩鮮豔的唇以及上方碩大的籠蓋, 任何一個部位都表明它是成熟狀態的捕蟲籠,並且為自然發育而成, 並未經過人工催熟。
能長到如此驚人的尺寸實屬罕見。
首先,其本身便要具有的優質基因與生長潛力, 其次, 外界環境和培育手段也很重要。
葉華西側頭看向葉晗兩人:“這兩株馬來王豬籠草來植物園多久了?”
葉晗:“半年左右,去年11月份辦好手續引入的。”
才半年?!
幾名研究員又是一驚,看著眼前茂盛到將樹木枝乾都盤繞起來的馬來王豬籠草,心神俱震。
才半年就長到如此巨大, 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當初國家植物園的幾株,移栽後元氣大傷加上水土不服,在他們整個科研團隊的照料下,足有大半年才恢複過來。
然而眼前這兩株,哪有一點移栽後的不適,比原產地的植株長得都要高大!
還獲得了吉尼斯世界紀錄,究竟如何做到的??
即使在這些天才的知識儲備之中, 眼前的情況也超出了認知。
葉華西教授同樣露出驚訝的表情,隨即沉吟:“近些年來,國外基地的培育技術發展得很快。
我在一個科學雜誌上看到過相關文章:XX基地早就培育出捕蟲籠高達36-38公分的優質種,並作為母本分株繁殖,隻是當時的技術還不成熟,並未引起廣泛關注。
這兩株馬來王豬籠草是從那裡引進的嗎?”
葉晗:“是的,教授。當時挑選的是母本分株後最優質的兩株,從國外運送過來時,其中一株最大捕蟲籠便有36.5公分,經過培育後達到如今的44公分。”
當時她從國外引入的時候著實花了很大功夫,加上手續費用,兩株豬籠草合計花費超過100萬。
國外有收藏家也想要收購,要拿到最好的品種,價格必須開得比他們高才行。
一百多萬,在W市這樣的地方買套房子都足夠,隻有葉晗舍得將這些錢花在引進植物方麵。
聽到這裡,付慶元的表情越發尷尬。
就在他們為拿到的成果沾沾自喜時,國外的培育技術也在飛速發展,早已培育出37公分的尺寸,並嘗試著將這種巨大特性加以延續。
這樣看來,他們培育出34公分的記錄實在不算什麼。
隻是因為國內首例且並無對比,便給人一種成果卓越的錯覺。
……
葉華西教授又與葉晗討論了一些培育方麵的問題。
在智能係統的幫助下,葉晗努力模擬原產地的環境並加以改進,打造最合適植物的生存環境。
土壤是從當地運送而來,溫度、濕度、光照、降雨量都非常貼近,會放置昆蟲、小型哺乳動物等為它們加餐,再加上植物營養液的促進作用,有這樣的結果是必然。
畢景輝看著兩人相談甚歡,站在旁邊張了張嘴,根本搭不上一句話。
W市植物園並未打造食蟲植物區,而馬來王豬籠草這樣的瀕危物種平時更難以得見,他所擁有的知識全都是文獻資料裡的那些。
但理論知識與實踐是兩碼事,導致他完全插不上嘴。
其他研究員則驚訝於葉晗對於馬來王豬籠草的了解。
可是...她不是花間集的園長嗎?
不知道的以為是哪個植物學專家,居然能與位於行業頂端的葉教授進行流暢的交流和溝通!
培育過程中的很多細節,連他們都不一定能注意到。
葉晗借助的是智能係統的功能,植物的各種數據一目了然,籠身哪怕漲了0.01毫米都能監測到。
在重點培育的過程中,她每天都會記錄馬來王豬籠草的生長狀態,在細節方麵的把控超過所有人。
就在昨天,她單獨整理了一份從相關的數據資料,就是為了今天做準備。
葉華西教授聽到後頻頻頷首,吩咐下麵的研究員:“記錄一下葉園長的培育要點。”
“哦、哦,好的教授。”付慶元等人都蒙了,手忙腳亂地找錄音筆和筆記本。
當初高高在上的心態蕩然無存,在教授的要求下心服口服地記錄起來。
*
記錄完畢,葉晗為考察組展示了眾人從來沒見過的場麵——馬來王豬籠草捕食小白鼠的過程。
小白鼠是醫學常用的實驗材料,人工飼養的小白鼠很乾淨,通體純白,不攜帶病菌,被養得胖嘟嘟的,是這兩株馬來王豬籠草目前最喜歡的食物。
隻是捕食場麵難免有些獵奇,可能還會引起養寵物鼠遊客的不滿,葉晗平時都會選擇閉館之後喂食。
很快,六隻實驗用的小白鼠被放出來,讓研究員們吃了一驚。
這麼多!
真的能消化得了嗎?!
雖然豬籠草等食蟲植物能夠捕食昆蟲,但它們和其他植物一樣,可以從土壤中吸收水分、進行光合作用。
捕獵更像是生活在惡劣環境中的一種防禦功能。
它們進食一次往往需要半個月以上才能消化,並且不能太多,否則會因無法消化導致捕蟲器官發黑脫落,甚至死亡。
所以,人工培育情況下的食蟲植物不需要捕獵,必要時施肥即可。
然而花間集的食蟲植物不同。
它們非常活躍,各個都是捕獵好手,遊客經常能看到它們捕食小型昆蟲的場景,又凶殘又可愛。
尤其是這兩株馬來王豬籠草,它們的捕蟲籠巨大且長得很快,需要更多的營養,經常加餐。
幾隻七八公分的小白鼠被放出,吱吱叫了幾聲,動了動鼻子和兩側的胡須,嗅著捕蟲籠蜜腺散發出的誘人香氣,逐漸朝著捕蟲籠靠近。
它們被餓了大半天,正饑腸轆轆,蜜糖的味道對它們具有無與倫比的吸引力。
葉教授站在玻璃隔板麵前,視線並未移開,隻低聲吩咐兩名研究員做好攝影和記錄工作,拍下這珍貴的資料。
大約過了五六分鐘,終於有一隻尾巴很長的小白鼠爬到最大的捕蟲籠籠口附近,一直在嗅聞籠蓋和瓶口散發的甜蜜味道,似乎想咬一口。
可惜還沒等它更進一步,一時不察,自己便沿著光滑的瓶口和內壁落入消化液之中,發出‘撲通’的水聲。
捕獵成功了,好快!
一行人紛紛靠近,除了葉華西教授比較矜持,其他的人都把額頭抵在玻璃上努力往裡麵看,好在這個鋪蟲籠的位置較近,從打開的籠蓋裡隱隱能看到一點身影。
小白鼠在足有3L的酸性消化液中瘋狂掙紮,能聽到一點黏稠的撲水聲,它似乎幾次想要沿著邊緣往上攀爬,但內壁太滑根本爬不上去,急得吱吱叫。
但沒過多久,它的聲音越來越弱,最後變得悄無聲息。
其他幾隻小白鼠也紛紛落入另外的捕蟲籠,全部成了兩株馬來王豬籠草的食物。
其中有一隻體型較小的原本去了旁邊的二齒豬籠草那裡,快要攀爬上去時,卻被加重的蜜糖氣味給吸引了回來,重新落入正打開籠蓋、請君入甕的巨大鋪蟲籠中。
葉晗對此已習以為常。
這兩株馬來王豬籠草從來不會放過任何一個獵物,可以說十分貪婪。
不過二齒豬籠草的確消化不了小白鼠,它的消化液酸度不夠,隻適合消化小昆蟲、螞蟻一類。
她的表情如常,其他人卻無法淡定。
居然真的吃掉了!
幾位研究員對視一眼,他們從來沒有見過如此震撼的捕食過程。
這可是小白鼠,比那些螞蟻、昆蟲體型大了百倍不止,竟然一個不落的全部落入捕蟲籠中,再也沒有出來過。
大概率是死了,隻等著被消化液慢慢消化吸收。
研究員們努力貼近玻璃,看著籠蓋處於半閉合狀態的捕蟲籠,想要窺探裡麵的情形。
六隻小白鼠,非常平均地分給了兩株馬來王豬籠草,每株三隻,不知道是否是巧合。
但他們已經可以預料,如此碩大的獵物至少要消化一個多月的時間,至於最後是否能夠完全消化吸收——
根據花間集的表現,應該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