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籬笆 晚上隻有榆錢餅和一個簡單……(1 / 2)

唐啟陽看到盤裡漂亮的榆錢餅說:“很不錯。”

末世前末世後這東西新鮮的、乾的都不便宜, 吃一回可不容易。

晚上隻有榆錢餅和一個簡單的薺菜湯,但榆錢餅香甜, 味道特彆好, 一家人吃得心滿意足。

吃完飯曉岱一臉滿足地說:“好好吃!”

她的姐妹們狂點頭,早知道多摘一些,現在都被人差不多摘光。

徐蘭比較喜歡吃榆錢餅, 說道:“過陣子收集種子, 在前院的荊棘邊上種上幾棵。”

其實半山村的榆錢村有不少,但經不住家家戶戶采摘來吃, 更不用說有個彆的人摘多一些, 悄悄拿去城裡和人換。

儘管種下榆錢的種子好幾年後才有榆錢摘, 但早種一年早摘一年。

唐啟陽說:“好, 自己種每年春天吃個夠!”

五個孩子聽媽媽說自家種院子裡都很高興,以後可以自家吃多少摘多少, 每年可以吃好多次!

洗碗洗澡,忙活好一陣徐蘭和唐啟陽才回房歇下。

徐蘭生理期剛過,唐啟陽在床上纏著她不放,快半夜徐蘭問他:“今晚你不想讓我睡覺了?”

唐啟陽聲音有點委屈:“老婆, 好幾天了, 我年輕力壯。”

徐蘭:“你白天在山裡乾活快一些,多消耗些體力。”

唐啟陽“我乾活已經夠快,池塘挖好大半。”

“……。”

徐蘭最後耐不住男人磨,遂了他的意,睡前她心想這人越來越吃定自己。

又是一天開始, 唐啟陽還是一大早進山,徐蘭去後院和菜地轉一圈,和孩子們忙活一陣吃過早飯各自忙去。

大家聽說唐啟陽的腿傷已經治好, 幾天不見他上工也不見他拉回石頭,大家覺得奇怪。

徐蘭去上工路上就有人問她:“小蘭,你家啟陽不上工也不拉石頭,乾什麼去?”

徐蘭平平回答:“進山找吃”,村裡常常有人進山找吃的,找挖葛根淮山腳板薯之類的,雖說春天這些根莖長出新枝葉營養變少,但好過沒有,說唐啟陽進山找吃沒事。

另一人好奇問:“哎,你家不是拿東西去換糧食了嗎?糧食還不夠吃?”

徐蘭:“我家七個人,還喂兩隻豬,糧食留著農忙的時候吃飽。”

“也是,農忙時吃飽飯還累去半條命,吃不飽真不行!”

前麵的王秋花高興說:“今年的玉米苗和稻穀苗長得好,分的糧食多,明年春天就不用這麼難。”

糧食最重要,大家話題轉移,一個婦女說:“哎,一隊和二隊的莊稼現在也長得很好,趕上我們隊的了。”

“挺好的呀,他們分的糧食也多,那邊的人不眼紅,親戚上門借糧的人少不是好事?”

他們隊的糧食分得多了,傳出去彆人肯定眼紅,娘家親戚、出嫁的大姑子小姑子上門借糧,都是親近的親戚,借不借都為難。

大家的親戚關係都在周圍幾個村,一隊和二隊分的糧食也多,能分擔借糧的親戚。

這人想想後恍悟:“對呀!”

旁邊聽她們說話的婦女也覺得有道理。

徐蘭這段時間上工不經意間聽到很多八卦,她覺得村裡的婦女幾乎個個都是偵探,喜歡盯著彆人,打探彆人家的信息和隱私,連彆人家吃什麼都要問,沒有分寸,這令她很不適。

如果自己和唐啟陽不是時不時叮囑孩子們不能和彆人說家裡的事,她們早被婦女們套話,被人摸清家裡。

唐啟陽去磨幾回玉米這些人比自己還清楚,這挺挺令人煩,山村的生活簡單,但人情複雜,彎彎繞繞的事不少。

世上沒什麼世界,社會環境、人事是完美的,他們隻能適應和接受,接受不了的人遠離。

中午,曉風曉語姐妹倆合作炒兩個素菜,主食二米飯。

簡單吃完飯,唐啟陽托人編網格竹篾的人扛著卷起的竹篾過來,三個人各扛一大捆。

這三人都是箕五叔的兒子,他一家都是編竹篾的好手。

徐蘭給他們衝紅糖水微笑道謝:“多謝三位叔叔。”

三人拘謹擺手喝起紅糖水,喝完水老大唐啟凡和徐蘭說:“三嫂,還有幾捆我們回去搬來。”

徐蘭應:“好。”

上工前,唐啟凡三兄弟又扛來四捆竹篾,說後麵還有。

徐蘭算不出圍起後院要用多少竹篾,晚上吃飯前唐啟陽回來徐蘭問他:“你和五叔家訂了多少竹篾?”

唐啟陽邊洗手和她說:“我大概算了算,要十二捆,明天我在家把籬笆圍起來,你也彆去上工了。”

現在上工都是慢慢乾,掙的工分少,徐蘭爽快應:“好。”

徐蘭炒好菜,這幾天基本上是素菜,一家人溫馨吃完飯,唐啟陽去找唐啟明給徐蘭請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