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家自留地種的糧食大部份成熟,玉米雖然不夠老但也能收來曬乾,磨來做吃,吃完隊裡也差不多能發糧食,能接得上。
徐蘭一家也在為農忙做準備,唐啟陽換回來不少雞蛋,一天清早去縣城,帶回來一個麻袋。
隨後徐蘭把自己在山裡做裝陶罐裡的肉醬拿出來過明路,肉醬她做得鹹,放房間裡每天她挖出一小碗讓曉風拿來燉土豆,燉豆角之類的。
後院種的兩壟青豆角能摘了,徐蘭摘來洗乾淨,晾乾表麵水份,用乾淨的大陶鍋煮一鍋開水,往裡放鹽和花椒,晾涼。
把晾乾表麵水份的青豆角放到唐啟陽買回來,洗乾淨晾乾水的醃菜壇裡,中間放些晾去水的薑和蒜頭,倒入放涼的花椒鹽水,封壇放在房間一個角落裡。
隨後一天,唐啟陽在由邊房間外側,把外牆塌的地方挖開擴大,和徐蘭把房間後麵的泥磚(最早做的)搬到外麵,沿著籬笆摞起來,曉風和曉語也來幫忙搬磚。
唐啟陽做的泥磚重,她們約做半個小時徐蘭就叫她們停止回前麵休息。
她們不在身邊,她和唐啟陽一次能多搬兩塊,速度更快。
泥磚搬出一多半,前麵陰乾不夠的沒動,等陰乾差不多時再搬出來晾曬。
他們忙完這個,第二天就是開鐮收稻穀的時間。
晚上吃完飯後唐啟陽去找唐啟明和他說:“啟明哥,農忙時期我和徐蘭每天想掙十工分。”
唐啟明猶豫說:“你一個大男人掙十工分可以,你媳婦能行嗎?”
唐啟陽肯定說:“她說可以!”
唐啟明知道這兩口子掙工分心切,和他說:“行,明天她先試試,明晚收工後她覺得可以後天繼續。”
唐啟陽應:“行。”
次日淩晨四點多,家家戶戶的大人們就開始起床,徐蘭和唐啟陽夫妻倆比大家早起半個小時。
唐啟陽起來就升火燒水,徐蘭洗漱好鍋裡的水剛好燒開,她喝點水往鍋裡放麵條煮,唐啟陽去洗漱,等麵條煮熟撈起來兩大碗,放進肉醬拌著吃。
兩人吃完麵條泡上碗就各提一個裝水罐和竹筒水的簍子出門去上工,早上有和他們一樣吃點東西墊肚子的,也有餓著肚子來上工的。
黑暗中大家說話語氣興奮,稻穀沉澱澱,玉米穗比往年大,上半年的糧食豐收定了!
不少人心裡已經盤算自家上半年大概能分到多少糧食。
大家說話等一小會,唐啟明來乾脆利落地給大家分配工作。
唐啟陽分配到的活是給稻穀脫粒,小隊隻有兩個踩的打穀機,有七、八個稻桶,他被分配用稻桶脫粒,夠原始的工具。
徐蘭被分配去割稻穀,唐啟明分配工作完成後徐蘭和唐啟陽分開,她領鐮刀後去稻田。
大家到稻田邊天微明,能模糊地看到稻穀,徐蘭到自己乾活的田埂放下簍子,卷起褲筒,拿鐮刀下田彎腰割稻穀,割的稻穀一把一把交叉摞在田埂上。
鐮刀和徐蘭以前用過的鐮刀鋒利程度不同,開始時她速度一般,適應後速度加快,但也快不到哪裡。
因為田裡有水,要把稻穀摞在田埂,在水田裡來來回回走得不快,速度就不能更快了。
不過徐蘭覺得這速度也可以了,隊裡沒人比自己割得更快。
割一會天完全亮,徐蘭放稻穀時注意一下四周,四周的人都在努力乾活,抱稻穀的抱著稻穀走路虎虎生威,割稻穀的埋頭乾。
徐蘭放下手裡的稻穀回田裡割稻,太陽升起溫度升得快,大家開始出汗,不少人停下喝水。
徐蘭也喝點水再乾活,八點多時各家的人來送早飯,曉風也提著籃子給爸媽送來二合麵餅子。
她先找到爸爸給他飯盒,再找到媽媽。
徐蘭簡單洗下手打開飯盒,用筷子夾著餅吃邊問她:“烙餅時沒有燙到手吧?”
曉風和她說:“沒有,我很小心,媽,你帶的水喝完了嗎?”
徐蘭說:“沒有,水罐還有,竹筒你拿回去灌水,中午送飯時帶來。”
曉風應:“好。”
徐蘭又和她說:“中午給我們送的飯菜比較多,叫曉語和你一起送來。”
曉風說:“媽,我力氣不小,能提得動。”
徐蘭:“那你自己看著辦,提不動就叫曉語一起提來。”
曉風應:“嗯。”
徐蘭吃完玉米餅把飯盒給曉風,喝兩口水拿鐮刀下水田繼續彎腰割稻穀。
太陽越來越熱,十點鐘陽光就開始火辣辣的,乾活的人汗水不停地流下,頭上戴的草帽作用不大,個個汗水濕頭衣服背後。
大家時不時停下喝水補充水份,這時田野裡不斷地有孩子老人來給乾活的人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