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沒有 掰玉米不用彎腰,但穿梭在……(2 / 2)

頭頂上滿天星空,徐蘭拿出探照燈打開中檔放桌子上,唐啟陽把之前從縣裡帶回來的小木頭木板搬到石桌邊上。

兩人在石桌邊坐下,唐啟陽拿出一張畫有雞圈的設計圖,上麵標有尺寸。

徐蘭拿過來看一遍心裡有數,拿出兩把短刀,一把遞給唐啟陽。

兩人查看木頭和木板一遍後動手處理木頭。

徐蘭挑出四根比較大個、長短差不多的木頭放一邊,拿起一根削平四麵,用刀尖在不同的位置挖出四個槽口。

短刀很好用,十幾分徐蘭她就處理好一根,處理好四根,她又挑出六根比較長的木頭處理,也在不同的位置挖不同深度的槽口,兩端削出卯頭。

唐啟陽則削做欄的小木頭,兩頭削出卯頭。

夫妻倆安靜地乾活,刀削木頭的聲音在熱鬨的哇聲和蟬鳴中不突出。

快到半夜夫妻倆停下,徐蘭把處理好的木頭收起,唐啟陽拿幾根竹條,兩人進豬圈旁的地下室。

徐蘭把探照燈開到最亮放進牆上的小方洞裡,取出剛才處理的木頭。

兩人蹲下像搭積木一樣組裝起雞圈,兩人動作默契,不到十分鐘就把兩層雞圈搭起來。

雞圈高八十厘米,長一米二,深六十厘米,四麵圍欄之間的距離有點寬,攔得住大雞攔不住小雞。

兩人又用拿進來的竹條纏在圍欄上,成一小格一小格的,這樣能攔得住小雞。

雞圈搭好,兩人去後院提著雞籠進地下室,把十二隻小雞抓進雞圈,小雞換地方嘰嘰叫喚幾聲就安靜趴下。

第二天清早,曉岱和曉雯起來去喂雞發現小雞不見了,隻有空蕩蕩的雞籠,兩人在後院找找,然後慌張跑到前麵找大姐:“大姐,小雞不見了!”

曉風和她們說:“爸媽說養在後院不安全,拿去其他地方了。”

曉風天天喂豬,昨天早上喂豬時就發現豬圈旁邊有捆柴,不怎麼在意。

今早媽媽上工前跟自己和二妹說她和爸爸在下麵挖個小空間把小雞放進去養,自己和二妹知道就行,不要告訴下麵的妹妹,也不要隨便下去,小雞由她和爸爸喂。

曉風和曉語也擔心彆人發現自家多養小雞,現在爸媽把小雞藏起來養,自然不會告訴還不太懂事的妹妹們。

“哦”,曉岱心大地接受。

又在大太陽底下忙活一整天,晚上徐蘭下工回到家就去後院摘一個西瓜泡水缸裡,吃完飯後開來吃。

這西瓜比之前的甜,一家七口吃一個西瓜還不太夠,不過第二天徐蘭和唐啟陽上工前曉風起床出來和徐蘭說:“媽,曉岱和曉雯晚上尿床了。”

尿床?小孩子是會尿床,徐蘭愣一下“哦”一聲後和她說:“那吃早飯後你把席子拿出來刷一刷。”

曉風應:“嗯。”

夫妻倆出門去上工,唐啟陽中午回來把後院熟的幾個西瓜都摘到井邊洗一洗,然後放進大水缸裡,提水倒滿水缸。

當天傍晚玉米全部掰完,玉米杆還沒有砍完,不過大家都很高興。

下工後和唐啟陽訂西瓜的人陸續來換走,留下最後一個,吃完飯後一家人開吃。

後麵種的西瓜苗還沒有開花,離下回吃西瓜還要還久,幾個孩子不舍把瓜皮白色部份都啃了,留一層薄的喂給豬吃。

後兩天徐蘭和婦女們砍玉米杆翻地,男人們去水田裡拉犁整理水田。

這天下工後大家心心念念的問題得到確切的消息,大隊把公糧和種子劃開後,分給隊員們的所有糧食和公社等量交換,也就是一斤穀子換回一斤穀子。

明天公社把換的糧食用拖拉機拉來,拉走公糧和換的糧食,這回交公糧還不用隊裡的人拉去公社,省事了。

之後脫粒曬乾的玉米也一樣,後天分穀子!得到確切消息大家都很高興。

晚上吃飯後徐蘭問唐啟陽:“我們能多花錢換工分換糧食嗎?”,他們上半年掙的工分實在少。

唐啟陽和她說:“不行,有上限,大人小孩每年的口糧有規定,多的工分算錢發。”

徐蘭說:“那就按上限換吧。”

唐啟陽:“嗯,其實也分不到多少,按今年的產量算,大人估計每人能分九十斤上下,八歲到十五歲大約是五十斤,八歲以下十斤。”

徐蘭歎道:“真少!”

唐啟陽和她說:“去年更少。”

曉風接話說:“媽,以後做飯少放大米。”

徐蘭和她說:“不用少放,大米吃完你爸想辦法買。”

曉風曉語曉婕聽了媽媽的話悄悄看爸爸的臉色,見爸爸臉上沒有不高興心裡鬆口氣。

唐啟陽和徐蘭笑說:“看來我還是不能讓她們信任。”

曉風曉語曉婕心裡慌一下,就聽媽媽和爸爸說:“那你以後表現更好一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