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啟陽懶得和說這種話的人糾纏,肅著臉說:“我高興!”
徐蘭聽這種話也很不爽,但和這種人辯解講道理沒有必要,這種人隻認為自己的覺得對的就是對的,錯的永遠是彆人。
和這種人講道理簡直是浪費生命。
老太太聽了唐啟陽的話不高興,他們懶理對方高興不高興,走過去。
唐啟陽在前麵打頭和人打招呼,徐蘭和五個孩子們微笑跟著,該喊人的時候就喊人,彆人問就簡單回答。
走到大路費去一些時間。
大路上人少,唐啟陽慢下腳步和孩子們說:“我們和你們說過,彆人說不好聽的話不用在意,那些說女孩子讀書沒用的話都是屁話。”
曉風幾個聽了爸爸的話心神定,點頭應:“嗯。”
一家人繼續向學校走去,曉雯走得慢,徐蘭和她慢慢走後麵,曉雯看了看前麵的姐姐們,靠近媽媽小手碰上媽媽的手,被媽媽的手握住牽起來,高興偷笑。
學校在大隊部後麵不遠處,往後靠一些,從大路拐過去三十多米就是。
學校很小,進校門幾步見到長方形的小操場,徐蘭目測小操場是三百多平米,操場四麵是教室和老師辦公室。
這時操場上有兩張書桌,書桌後麵各坐一人,一張書桌前有個家長帶孩子注冊。
唐啟陽向前麵沒人的書桌走去,徐蘭和孩子們跟著過去。
唐啟陽走到書桌前麵和後麵的人打招呼:“易校長你好,我是三隊唐啟陽,帶孩子們來報名注冊。”
唐啟陽知道眼前的易校長是滬上來的知青,比自己小三歲,和同是滬上的女知青在這裡結婚,現有一兒一女。
易文清看向唐啟陽微笑氣說:“你好,你家孩子幾個要報名上學?”
唐啟陽和他說:“四個,老大和老二年紀有點大,她們已經跟人學到二年級下學期的課程,認字會寫會讀,我想讓她們從二年級讀起,老三也是。”
易文清看他身後幾個拘謹的小姑娘,稍為思考一下和唐啟陽說:“我考她們一下,沒有試卷,就問她們一些問題。”
唐啟陽有些為難和他說:“易校長,她們平時隻在三隊活動,很少從三隊出來過,膽子比較小,回答問題會緊張。”
易文清聽出唐啟陽話裡的另一層意思:孩子沒有見過世麵,麵對陌生人緊張,話說不好。
他微笑說:“那我現寫一這小題,她們在教室裡做。”
唐啟陽說“這樣最好。”
易文清當場就拿三張紙寫些不同的小題,寫的不多,很快就給曉風三個,他還回辦公室拿三支鉛筆出來給她們用。
曉風和曉語曉婕拿紙筆進教室,不安看向媽媽,徐蘭給她們鼓勵微笑。
十幾分鐘後,曉風曉語曉婕做完題出來。
易文清一一看寫上名字的三張試題,三個小孩做的都對,他看過後和唐啟陽說:“可以,這三個讀二年級,比較小的讀一年級是吧?”
唐啟陽應:“是,讀一年級的老四叫唐曉岱,代表那個代下麵有個山。”
易文清確認:“是泰山彆稱的那個岱?”
唐啟陽立即說:“對,就是那個。”
易校長登記唐啟陽和徐蘭的姓名,住址,寫下曉風四姐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
唐啟陽交了學費,拿到收據,報名注冊完成。
易校長告訴他們三號正式上學,唐啟陽道謝一家轉身出校門回家。
回去時孩子們走前麵,腳步輕快,徐蘭和唐啟陽慢走,感受她們的快樂相視一笑。
從大路上看過去,近處和遠處梯田層層疊疊,禾苗翠綠,畫麵很美。
這樣的生活挺好。
徐蘭欣賞一會美景就到他們的小隊,又不斷和人打招呼,又有一些老頭老太太說些女孩子讀書沒用的話,她發現孩子們聽這些後臉上沒有不高興了。
回到家,一家分開去忙,不管高興和不高興日子要過,每天都要乾活。
中午吃飯後唐啟陽洗乾淨鐵鍋,徐蘭在下麵燒著小火。
鐵鍋裡的水蒸發乾,唐啟陽舀兩瓢麵往鐵鍋裡倒,然後用鐵鏟不地翻炒。
好一會鐵鍋裡傳出麥香,唐啟陽繼續翻炒,等麵粉發黃他和徐蘭說:“好了。”
徐蘭馬上夾出灶裡燃燒的小樹枝,火星也扒出來,唐啟陽又翻炒一會把炒麵裝進乾燥的陶盆裡,放飯桌上,拿竹篾蓋子蓋上放著晾涼。
傍晚,唐啟陽在做飯,徐蘭拿來他們喝完的兩個麥乳精的罐子和一個乾淨的玻璃瓶(原來裝水果的),把炒麵舀進罐裡。
三個罐裝滿還剩一些,徐蘭叫曉語拿來五個碗,每個碗放一點炒麵,加點紅糖,衝進開水讓孩子們攪勻了喝。
她拿那個玻璃瓶去找紀鳳英給她,並和她說:“小悅明天去城裡讀書,她之前教曉風她們很用心,瓶子裡是炒的麵粉,用開水衝攪一攪就能吃,學校食堂的飯菜隻怕不好,她肚子餓時衝一點吃。”
紀鳳英拿著玻璃瓶的手有些燙手,麵粉很難買,炒麵是矜貴的東西,她愣一下就把玻璃瓶塞回給徐蘭說:“曉風她們也幫小悅打豬草,我不能要。”
徐蘭把玻璃瓶放桌上說和她:“嫂子,是這樣沒差,但小悅教得很用心,今天易校長考過曉風曉語曉雯後,她們都能從二年級讀起,這是我感謝小悅的。”
紀鳳英聽了徐蘭的話猶豫一下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