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思念的苦 中午徐蘭和一些人提早……(1 / 2)

不過!剛才徐蘭的公公說唐啟陽去滬市買布?

離譜了, 買布要去滬市買!這得多花多少錢。

心思轉得快的人心想唐啟陽會不會多買一些布回來?自己能不能和他換點?

徐蘭直接懟了公公,想也知道會傳出自己不敬長輩的話,這樣的傳話對孩子們將來影響甚微, 她不在意。

中午徐蘭和一些人提早下工,帶曉雯回家做飯, 早上二合麵饅頭蒸得多中午還夠吃一餐。

炒的酸豆角也還有, 她便去後院摘幾個番茄做一大盤番茄炒蛋,熱過的二合麵饅頭夾著番茄炒蛋吃著也不錯。

但身邊少了重要的人徐蘭吃得沒滋味, 幾個孩子也變得安靜。

下午去上工, 王秋花見到徐蘭一手提著籃子一手曉雯走在後麵, 停下腳步等徐蘭靠近接過她手裡的籃子問她:“小蘭, 曉雯她爸真的去滬市買布?”

“謝嫂子”,徐蘭先道謝她幫忙提籃子後微笑回:“是,家裡原來做被套和棉衣的布太老舊,都不能用了, 她爸想儘辦法找人換布票都找不到,隻好去滬市買。”

王秋花說:“我家的也差不多,每次拆來洗我都沒敢用力洗。”

徐蘭和她說:“我家的有幾塊一洗就爛出幾個洞。”

王秋花:“那真沒法用了。”

徐蘭:“嗯, 買點布真是難!”

王秋花感慨:“是啊,我們大隊又沒有地種棉花”, 隊裡如果種棉花每年能分點,還能自己織點布。

徐蘭心說半山村的地是比較少,從三隊人口結構上來分析, 這十幾二十年家家戶戶生這麼多孩子,人口劇增但糧食不增,絕大部的地就隻能用來種糧食,保障口糧。

但如果是他們是回到幾百年前, 以後會好起來,好起來的過程……,他們學的曆史早忘記。

如果是平行世界,將來也會變好的吧?

問題是將來是多長時間後的將來?

有時曆史典故上的一句話包含著一個人的一生的功名成就。

以後會好,這個以後也可能是上百年時間。

她們前麵一個女人插話問徐蘭:“小蘭,曉雯她爸會多買布料回來嗎?”

徐蘭回她:“不知道”,唐啟陽也隻是和知青們打聽的消息,誰知道滬市的淮國舊具體是什麼情況,能不能買到布,買到多少是個未知數。

前麵另一人說:“她怎會知道,唐啟陽能不能買到布料還不好說。”

“也是。”

她們繼續向前走就見盧小翠和何翠紅在路邊等著,等她們走近,盧小翠臉上不滿和徐蘭說:“三弟妹,你上午和爹頂嘴把他氣著了,飯都吃不下多少。”

徐蘭輕蔑看她說:“你是想說我不孝吧,你還罵過婆婆是老不死的,你沒有資格來說我,先管好你自己。”

哦豁,前後聽見的人看向盧小翠的眼神充滿興味,之前聽說她對公公婆婆很孝順,這是另有故事?

盧小翠聽了徐蘭的話臉色大變,她罵婆婆是在背後罵,沒想到被她當眾揭出來,三弟妹現在是不管不顧,一點麵子都不給自己留。

“媽”,曉雯睡醒叫媽。

徐蘭應:“嗯,醒了。”

曉雯靠著徐蘭耳朵小聲說“媽,我要尿尿。”

徐蘭和她說:“到前麵去。”

曉雯應:“好。”

徐蘭和盧小翠兩人說:“大嫂二嫂,我先走一步”,說著她抱著曉雯越過她們去偏僻的地方讓曉雯小解。

盧小翠被徐蘭氣得差點發抖,何翠紅說:“大嫂,走吧”,三弟妹現在完全變了,不像以前一樣任她們搓圓揉扁。

王秋花心裡爽快,提著籃子越過她們,小蘭這兩個妯娌嘴會說好話,會做好人,彆人在她們手裡吃虧也找不著理,私下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到紅薯種植地,徐蘭從王秋花手裡拿回籃子,在荒坡邊上一個樹蔭下安頓好小家夥後去地裡乾活。

曉風幾個放學就來接小妹一起去打豬草。

曉風幾個能做飯,但徐蘭還是早下工回家做飯。

唐啟陽離家,她感覺做什麼都很沒勁,晚上一個人睡覺時更難受,腦子裡總想唐啟陽現在到哪裡?做什麼?

徐蘭覺得牽掛一個人的感覺真不好受,睡不著她隻好強迫自己修練。

隨後幾天,徐蘭上工下工,覺得時間過得特彆慢。

這幾天老宅的人也沒有再來她麵前討沒趣。

徐蘭在孩子們麵前正常,晚上一個人時對男人的思念如潮水洶湧而來,她以前聽人說思念很苦,當時不以為然,現在她品嘗到了思念的苦。

唐啟陽離家第四天,隊裡收黃豆,隊裡收黃豆是整棵拔起來,捆成捆挑到祠堂前的空地上曬。

拔黃豆開始拔時還好,拔一個多小時手會疼,徐蘭還好拔一天也沒事。

黃豆種得少,一天就全部收完。

第二天收花生,這花生沒有施肥結得少,也不夠飽滿,大家看了失望,還以為今年都豐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