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蘭他們割完稻穀就去搬稻草到乾水田這邊曬,也忙到快天黑才下工。
學校剛好放五天農忙假,第二天孩子們去上學。
徐蘭她們這些壯年婦女繼續搬稻草紮稻草扯開曬,乾大半天才乾完回家。
秋高氣爽,收完稻穀後除了曬穀子的部份人,很多人會進山摘成熟的野生柿子和核桃。
回家路上王秋花問徐蘭:“小蘭,我們明天去摘柿子,你去嗎?”
徐蘭和她說:“曉風他爸說他去摘,我就不去了。”
王秋花說:“我男人也去,兩個人去能多摘點。”
徐蘭說:“不了,我後院種的土豆能挖了,明天我挖土豆。”
王秋花說:“你後院新開的地太貧,後麵種的玉米長得怎麼樣?”
徐蘭說:“還行,比之前差一些,對了,我種的土豆是曉風她爸從縣裡和人換到十幾個不一樣的種子,六月收時產量不錯,我就全種了,明天收後我送你和鳳英嫂子一點。”
王秋花好奇:“土豆還有不一樣的?”
徐蘭說:“有啊,稻穀和紅薯都有好幾個品種。”
王秋花:“也是,有什麼不同?”
徐蘭和她說:“皮是黃色的,現在還早,不如叫上鳳英嫂子去我家看看。”
“好啊。”
紀鳳英聽徐蘭說她家種有不一樣的土豆,就和她們一起走。
徐蘭帶兩人回到家,曉雯抱著布娃娃顛顛迎上來喊:“媽。”然後叫隨媽媽來的兩人:“鳳英伯母,秋花伯母。”
“哎。”紀鳳英和王秋花笑應,都心想曉雯越來越可愛漂亮,小蘭兩口子現在可真會養孩子。
徐蘭給兩人倒水,自己也喝一碗,拿上鐵鍬帶兩人去後院,曉雯跟著。
徐蘭帶她們到種土豆的地,拿鐵鍬挖起一窩土豆,蹲下把土豆扒出來。
紀鳳英和王秋花見光滑不小的黃土豆驚訝,兩人也蹲下拿起比較大的土豆掂一掂,王秋花說:“這得有半斤了。”
徐蘭說:“估計差不多,這是最大的。”
紀鳳英驚說:“哎呀,你一窩挖起來有六個,三個大的,那三個也不算小,這產量高。”
徐蘭說:“有可能,曉風他爸當時換得少,種一次後收獲的土豆也隻夠種這一分地。”
紀鳳英說:“小蘭,種子你可得換給我一點。”
徐蘭笑說:“不換給誰也得換給你們倆。”
紀鳳英笑說:“我公公叫我們但憑良心做事,莫問前程,做好事是有前程的,小蘭,你當初搬過來時我搭把手可賺大了。”
王秋花笑說:“我也是。”當時自己就送幾個紅薯過來,後麵小蘭給自己西瓜苗和番茄苗,現在又有好的土豆種子,可不是賺大了。
徐蘭說:“宏伯明理。”
紀鳳英說:“是啊。”婆婆也是個很好的人,可惜兩年前就去了。
徐蘭又挖起兩窩土豆,給兩人各兩個大土豆帶回去吃,她和她們說:“我覺得這土豆炒酸辣絲很好吃,你們帶回去嘗嘗。”
紀鳳英和王秋花兩人都沒有推辭,高興收下拿回家。
晚上吃飯,唐啟明聽媳婦說桌子的酸辣土豆絲是唐啟陽年初時在縣城換到不同品種的種子種出來的,產量比原來的品種高,要和他家換些種子,明年開春種自留地裡一些,不是太在意。
他們半山村種的土豆很少,種在土質最差的地裡,收獲少,每次每戶分的不多。
他一門心思地在想,明年用好的稻種和玉米種子種下,能不能再豐收?恨不得明年春天早點來,春耕後夏收。
隨後幾天,曬稻穀的同時,不少人上山采摘山貨,唐啟陽也天天早上背個竹筐進山,快中午時回來,背回來的竹筐裡下麵是核桃,上麵是柿子。
徐蘭收了土豆後翻地,撒下幾壟波菜,空的幾壟過幾天栽生菜苗,然後再割些茅草回來堆放。
稻穀曬乾,公社拉來交換種子的糧食,拉走種子,分糧了。
這次分稻穀是分一半,另一半年底和剩一半的玉米一起分。
唐啟陽一個人去排隊,挑回自家分得不到兩百斤的糧食,徐蘭和他一起進地窖倒糧食,心裡算了算和唐啟陽說:“每家分的糧食太少。”交的公糧有些多。
唐啟陽說:“現在糧食產量低,要養太多人,農民吃虧。”
徐蘭:“是啊,農民進城還遭城裡人的白眼。”
唐啟陽歎氣說:“希望這種情況隻是現階段的。”他們經過看報紙,看買回來舊的曆史書,確認不是回到幾百年前,而是在平行世界。
徐蘭:“希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