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蘭哈出一口氣前麵就出現一團白氣,她先去地下室把裡麵的裡喂了,地下室暖和,裡麵的雞反而比散養後院的兩隻母雞下蛋勤。
喂雞回來洗漱喝水,徐蘭去後院看蘿卜和白菜,這兩樣也裹著白霜,霜不厚,太陽還沒出來就化掉,對菜沒什麼影響,過幾天等霜重一些就收起來。
曉風和曉語醒來翻開被子就發現很冷,忙拿棉衣出來穿,穿上棉衣馬上暖和,姐妹倆相視笑笑,隨後曉婕曉岱曉雯也相繼起來。
一家人忙活一陣,吃過早飯唐啟陽去上工修整田埂,徐蘭在家拿剩的布湊起來做薄的棉馬甲。
現在穿棉衣還早,但隻穿兩件單衣和一件衛生衣不夠暖,隻好早上穿棉衣,中午脫下,傍晚又穿上。
棉馬甲不用做領子和袖子,可比棉衣容易做很多,她哢嚓哢嚓剪出布料,用縫紉機車三麵,塞棉花鋪均勻。
棉馬甲做得比棉衣薄一些,可以用縫紉機連著棉花和布車連一起,兩個小時出頭她就做出一件,叫來曉雯叫她脫下棉衣穿上衛生衣和棉馬甲問她:“夠暖嗎?”
曉雯點頭:“暖,媽,穿棉衣有點熱。”
徐蘭:“行,就穿這個。”
隨後徐蘭加快速度,一天就做出五件棉馬甲,傍晚喬怡來給孩子們上課時徐蘭和她說:“喬知青,我家有多的新棉花,你如果有需要就和我說。”
喬怡微笑說:“謝謝徐大姐,我冬天的衣服夠。”
徐蘭頓一下問她:“我家老大想學毛筆字,老三想學畫畫,這兩樣喬知青會嗎?”
曉風和曉婕聽媽媽問期待看向喬怡。
喬怡沒有猶豫說:“兩樣我都學過,畫學的是國畫,可是隻學了基礎的。”
徐蘭笑說:“會基礎的就行,那以後你每天調整半個小時學兩門課,毛筆四個都學,畫畫隻有曉婕學。”
喬怡爽快應:“好。”
徐蘭又說:“多兩門課,我開報酬給你,你缺什麼?”
喬怡也沒有猶豫和徐蘭說:“徐大姐,不用,上課的時間一樣。”
徐蘭看著她說:“時間是一樣,但教不一樣,不同的課程要多費心,你缺什麼就和我說。”現在東西很缺,喬怡不一定缺錢,相信她不會要過重的東西。
這回喬怡稍猶豫一下輕應:“嗯。”
兩人談妥徐蘭去做飯,唐啟陽下工回來洗手進廚房給她燒火,和徐蘭說:“今天上工時唐啟榮和我說年底要給老頭和老太太做新的棉衣,叫我們家出新棉花送去,我說可以,和他說我去找買到就把新棉花送到五嬸家,他們三家把布料送過去,請五嬸幫忙做棉衣,辛苦費我出。”
原主記憶裡一家人老頭的棉衣最好,老太太的也不算很差,他估計自己送去的新棉花用不到老兩口身上。
徐蘭笑:“他氣壞了吧。”
唐啟陽笑:“是,他說娘會自己做,我就直說我不相信他,怕送去的新棉花不是老頭和老太太穿,而是穿在彆的人身上,我孝順父母不是孝順彆人,他更氣了,不再提做棉衣的事。”
“噗嗤。”徐蘭笑開。
天氣早晚寒冷,中午氣溫升高,盧達才這事大家熱談兩天就消下去。
他們醃製的肉醃夠七天後,這天晚上,徐蘭用適量醬油和白酒白糖調漿,刷上肉條上色增香。
上完色,徐蘭拿出掛臘肉的鐵鉤子,兩人手快的把鐵鉤尖的一頭插進一條肉。
第二天吃過早飯徐蘭就進山,唐啟陽在家做泥磚順便看小孩。
徐蘭到山裡先收起新鮮的雞蛋,把壞了的埋進地裡。
早上有霜她上山晚,這時太陽已經升出一大截,她到下麵空地拿出光伏板和蓄電池繼續蓄電。
然後去看池塘,池塘的水位比之前下降一點點。
徐蘭在池塘邊上的苜蓿地裡催生苜蓿,割下扔進池塘,她看向池塘裡的苜蓿水下,感覺魚長得不錯,到年底沒有五六斤的大魚吃,一兩斤重的魚還是有的。
她繼續生三次,割三次苜蓿扔進池塘,然後回到地裡換上野戰靴,掛上驅蛇包,躍過下方的防護溝出去。
徐蘭向裡麵走一些,拿出大刀砍成人胳膊粗的喬木,砍約一米二高的段收起,她沒有成片的砍,而是砍一半留一半,這片砍完去下一片,空間裡的位置裝滿,轉回苜蓿地放出木段繼續去砍。
這些一米多木段用來燒炭,等過十天左右唐啟陽進來挖炭窯燒。
上午徐蘭把燒炭的木頭砍夠,中午煮麵條吃飽後就去砍和她小手臂粗的五根長木棍,修整光溜後扛回地裡,進窯洞放下木棍。
她拿出折疊梯子打開靠著牆放,上梯子用小號的工兵鏟在窯洞邊頂上挖小洞,隔半米挖一個。
窯洞兩邊徐蘭各挖五個小洞,然後把砍來的五根木棍橫擱上麵,取出醃製好的肉條掛上。
她把肉條全掛上下來收起梯子,從下麵往上看,一排排的肉條還挺壯觀。
其實臘肉吃多不好,但沒辦法,農民沒有肉票發,唐啟陽隔三差五的去縣城買到肉回來也不正常。
有能力想正常吃新鮮的肉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