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鼓包 這時曬太陽實在……(1 / 2)

這時曬太陽實在太舒服, 夫妻倆躺到孩子們放學回來才起來,兩人拿竹條去自留地給青瓜搭架。

泥路還不夠乾, 小四和小五沒有跟姐姐們去打豬草,跟在爸媽身邊嘰嘰喳喳地說話。

徐蘭和唐啟陽大多簡潔回答她們的問話,一些問題回答就比較認真,給她們講問題背後的原理。

其實他們也有顧慮的,他們的觀念和現在的人不同,教養孩子不同,在生活上更不同。

比如現在的人講究儉省, 現在他們已經儘力儉省,但沒有辦法做到和彆人家一樣省吃省用, 特彆在吃的上麵。

他們擔心這種生活方式影響到孩子們, 孩子們將來結婚, 帶著家裡的生活習慣和儉省習慣的一家人生活, 可以預見將會是一場災難。

所以他們要培養孩子的能力, 培養她們獨立的人格,任何時候有能力掙到錢在家庭中才有地位, 才有話語權。

夫妻倆快手搭好架子,唐啟陽去燒水殺雞。

過年後不久種的雞毛菜在手指多長時就開始拔來吃, 已經快吃完,菠菜在巴掌長的開始吃,剩的也不多。

徐蘭叫曉岱:“小四, 拿個籃子來。”

“好。”曉岱應聲跑去廚房拿籃子來給媽媽,曉雯顛顛跟著來回。

徐蘭把最後的一點雞毛菜拔起放進籃子,這時孩子們打豬草回來,喬怡隨後到給孩子們上課。

她提著雞毛菜去井邊洗乾淨,提進廚房放再出來去熱豬食, 剁豬草喂豬。

雞養得太大,唐啟陽砍一半和鮮筍一起燉,鮮筍是曉風姐妹放學回來砍來焯水泡上的,另一半雞抹鹽放到明天吃。

這一頓飯大家吃得滿足,曉風和曉語感覺到自己做菜和爸爸做菜明顯的差距。

隨後幾天天氣暖和,隊裡陸續把花生和黃豆種下。

同時徐蘭家後院秧的菜苗蹭蹭地長,她把菠菜拔來吃完,翻好兩壟地,栽一壟番茄苗,半壟茄子和半壟空心菜。

西瓜栽密一點點也勉強栽完,南瓜沿著籬笆栽一圈,剩下的苗給唐興陶三兄妹,彆人也給他們一些菜種子。

隊裡把他們的房子周圍的荒地劃給他們當自留地,三兄妹慢慢地把地開完,種上一點玉米、紅薯、土豆,各種菜,把日子過起來。

徐蘭把家裡的菜栽完,第二天清早就背著一個竹筐進山,到山裡她看雞窩裡有兩隻麻點母雞在抱窩,沒有管,到下麵空地取出光伏板和蓄電池連接蓄電。

然後去池塘邊催生幾次苜蓿割下扔進池塘喂魚。

正值春天,苜蓿根在她的催生下和普通的苜蓿不一樣,所以苜蓿地的苜蓿長得很好,不用催生。

隨後徐蘭把各半畝的花生和黃豆種下,見還不到中午,就把玉米地和紅薯地裡長出的雜草拔掉。

這片地唐啟陽開荒時用火把草根燒了,去年沒有長草,秋冬時風吹來草種,現在開始長出零星的雜草。

徐蘭快速拔完草,煮麵條拌肉醬吃飽,覺得有點困就拿出折疊椅坐下眯二十多分鐘,再睜開眼精神抖擻。

她折疊椅子收起換上皮靴,掛上驅蛇蟲的藥包,從下麵防護溝越出去。

她先下到溪邊,溪邊的野蔥長得好又嫩,她拿出工兵鏟和小竹筐,快速挖起一叢叢的野蔥,抖去土放進筐裡。

徐蘭覺得挖這東西真有癮,沿著溪邊挖過去,小竹筐裝滿還想挖。

她忍住繼續挖野蔥的欲望,把小竹筐收起,又拿出一個小竹筐掰起刺嫩芽,掰完低處的,拿出竹竿勾子把高的勾下來掰。

小竹筐裝滿,徐蘭忍不住再掰一些直接收到空間貨架上。

她看抬頭看天上,時間不算早,放棄掰刺嫩芽,快速沿著溪邊進去一些,去年進去找野豬她瞥見溪對麵有一片細竹林。

往裡走一會就見對麵的細竹林,徐蘭躍過小溪到對麵。

細竹竹子很細,筍也很細,竹林裡和旁邊長著很多竹筍。

徐蘭心喜,這種竹筍不知道做醃篤鮮會不會更好吃?

她取出竹筐戴上皮手套,歡快掰起竹筍,心想春天的山裡食材真是豐富,今年還沒有采多少蘑菇。

徐蘭掰滿一個竹筐又拿出麻袋來裝,裝滿兩個麻袋收起,又掰一些直接放在貨架上,才依依不舍回地裡,收起光伏板和蓄電池出山返家。

她背著一筐小竹筍回到家快天黑了,洗手就能吃飯。

曉風見媽媽上山一整天就背回一筐小竹筍和一小捆嫩芽個一小捆野蔥,就知道她去管山裡的地。

徐蘭洗好手擦乾轉身摸一下進門就跟在自己背後的小尾巴的頭說:“真是個小尾巴。”

曉雯依戀和她說:“媽,你上山好久。”

徐蘭說:“就一個白天,走,去吃飯。”

曉雯:“嗯。”

吃飯時徐蘭笑說:“山裡的野蔥和嫩芽還竹筍真嫩,我恨不得全掰背回來。”

曉風說:“媽,山裡的路不好走,你彆背太多。”

徐蘭看向唐啟陽說:“沒事,你爸去背。”

唐啟陽笑笑給她夾菜說:“今天桃樹枝上起一點小鼓包,過幾天就開花。”

曉岱高興說:“爸,真的嗎?棗樹長出葉子它沒長,我還以為沒有活。”

徐蘭說:“桃樹是先開花再長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