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 送 掰玉米,挑回去,砍玉米杆子,……(1 / 2)

一部份人掰玉米, 一部份人挑玉米回隊裡,一部份人砍玉米杆子,一塊地一塊地的收過去, 收獲過的土地變空曠。

負責晾曬糧食的人在玉米挑回隊裡後就開始脫粒種子,把頭和尾不合適做種子的玉米粒扒出另放,中間做種的玉米粒脫在前麵的竹筐裡, 脫出小半筐就拿到太陽底下晾曬。

烈日下, 有棚子遮陽讓人緩一緩,讓大家的身體和心理變輕鬆一些。

到十一點,頂不住的人陸續回去, 他們回去也不是回家休息, 而是去祠堂房間裡脫粒玉米。

下午有幾個有中暑的輕微症狀, 她們在棚子下歇一歇, 喝下涼茶就有好轉。

勞累一整天下來,因為昨晚吃肉提升的士氣又蔫下來, 下工回去,相熟的人碰到相視無奈地笑一笑算是打招呼, 話都不想說, 安靜地回家。

農具一般是不夠人手一個, 所以要邊收獲邊翻地,第二天乾活的人做些調整, 唐啟陽和唐啟凡被分配去切玉米杆做青飼料。

去年到現在,三隊找買到三把大鍘刀,但唐啟明隻安排兩人去切, 兩人給他們運送玉米杆,兩組乾活累了互換。

徐蘭和三十多個壯年男女被分配去翻地,曉風還是掰玉米。

唐啟陽和唐啟凡在地窖上麵的棚子下, 兩人坐在同一張竹席裡對著坐,前麵是大鍘刀。

唐啟陽左手拿過一把還是翠綠的玉米杆,右手抬起大鍘刀,左手把玉米杆推到刀下,大刀落下輕鬆切斷玉米杆,刀挺鋒利,就是大刀的重量對普通人來說太重。

他們都沒有用過大鍘刀,開始時不適應,加上用大鍘刀比較危險,一不小心會把手指切斷,所以切得比較慢。

切一會慢慢上手,速度加快。

唐啟凡切沒多久就感覺手很累,不得不停下歇一歇,見唐啟陽不緊不慢地乾著問他:“你的手不累嗎?”

唐啟陽停下手說:“還行,這一年我拉很多石頭,做不少泥磚,感覺力變大很多。”他說完繼續切玉米杆。

唐啟凡說:“佩服你!”他是真心佩服唐啟陽和他媳婦,兩口子悶不吭聲打那麼多石頭拉回家,他三兄弟三個大男人都做不到。

唐啟陽和他笑說:“其實也就那樣,不乾的時候覺得好難,動手做後事情一件接一件地解決就不覺得什麼,你累了儘管歇。”

唐啟凡看切出來成堆的碎玉米杆說:“我把切好的搬到下麵地窖裡。”

唐啟陽說:“行,現在天熱,倒在最裡麵的那一間。”

唐啟凡應:“好。”

曉風十一點多回家,中午吃過飯後和二妹分開給爸媽送飯,隨後兩人去祠堂脫玉米粒,四點出頭回家。

姐妹兩個把兔子抓來,兩人合作把一隻兔子殺了,按爸爸教的磕磕巴巴地扒下兔皮,收拾內臟。

整理差不多,曉風把兔肉斬塊後去上工。

又是一天過去,晚上有兔肉吃,曉語做的紅燒兔肉味道不錯,徐蘭表揚她:“曉語做菜進步不小。”

曉語不好意思說:“離爸爸做的還很遠。”

薑建華也稱讚說: “這已經很好,你才多大,我媳婦還沒這個手藝。”

唐大哥家的小姑娘們懂事又能乾,小小年紀做飯喂豬,收拾家裡,做得利落,懂得體貼父母。

想到自家兒子,薑建華希望媳婦這回生個姑娘。

唐啟陽說他:“那你做啊。”

薑建華忙擺手說:“我更不行,每次炒菜放鹽都鹹,放一點鹽怕不夠鹹,再加一點,覺得還不夠鹹,加著加著就鹹了。”

唐啟陽:“你放鹽時心裡沒有固定的量。”

薑建華點頭。

大家邊吃飯邊慢悠說說話,快吃完飯時徐蘭轉唐啟陽問他:“大鍘刀重,你們切玉米杆累不累?”

唐啟陽說:“提鍘刀的右手很累,一個人不能做太長時間,兩個小時換一次。”

薑建華說:“這好一點,不然太累不小心切到手就是大事。”

唐啟陽笑說:“是啊,小薑你今天怎麼樣?”

薑建華微笑說:“還是很累,但我感覺沒有前兩天那麼難受了,其他人也是這麼覺得。”

唐啟陽和他說:“那是你們的身體在適應勞動強度,你們挺不錯,這麼累沒有一個人吵著鬨著要回城。”

薑建華笑說:“其實很多人來第一天到晚上就想回去,但是退縮會被記在檔案上,以後不管提乾還是評職稱都會比較困難。”

原來是這樣,徐蘭和唐啟陽相看一眼。

次日繼續沿續前一天的活,唐啟陽和唐啟凡還有另兩人用兩天多的時間切玉米杆,把一個小地窖填滿,然後用兩層竹蔑做門檔住,外麵用濕泥封死,四人歸隊上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