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不客氣 次日大清早,徐蘭和唐啟陽……(1 / 2)

次日大清早, 徐蘭和唐啟陽從修練中回神,從房間裡出來,外麵的天剛有一絲灰亮,看東西模糊, 最後的雞鳴聲隱隱傳來, 隨後世界變安靜。

夫妻倆的手牽著相互緊握一下,他們的心裡完全接受身份的轉變和在一些事情上的無能為力。

兩人洗漱後分開去忙, 天色漸亮, 竹林裡的母雞咕咕地叫著下蛋, 豬圈裡的豬醒來哼哼地叫, 嘰嘰喳喳的鳥雀聲從後麵林子傳來,整個世界在蘇醒。

孩子們起床出來打拳, 和之前一樣是個生機勃勃的早晨, 天地沒有變色。

現在隊裡事少, 稻穀和玉米還小,不用怎麼管理,每天有人去查看一圈就行, 隊裡的活很少, 所以徐蘭和唐啟陽不去上工。

吃過早飯,唐啟陽和徐蘭說:“我提五十斤玉米和二十斤穀子還有些錢去大隊部捐贈。”

他們有能力捐更多, 但現在人的生活水平都差不多, 捐多不合適。

徐蘭應:“好。”

曉岱平時喜歡出去和小夥伴們玩,徐蘭把她拘在家裡,菜窖裡還有紅薯藤喂豬,孩子們不用去扯豬草,就在家裡學習和看小人書。

徐蘭去後院查看西瓜苗,西瓜是梅雨季裡育的秧苗, 在梅雨季尾聲栽下的,現在已經不小,她掐掉長出來的小分枝。

徐蘭看完西瓜苗再查看一下玉米苗,然後掐點白豆角,現在三種豆角結的豆角變少,差不多要拔掉,隨後她去掐一把南瓜苗。

她拿著豆角和南瓜苗回到前院剛好碰見唐啟陽回來。

唐啟陽回來就和徐蘭說:“很多人自發提著糧食去捐贈,就連平時小氣摳門的人也提著一點糧食去捐贈。”

農村人錢少,除了糧食也拿不出什麼去捐。

徐蘭說:“挺好的!”末世頭幾年不知道有多人因為糧食被彆人算計丟了性命。

唐啟陽感慨:“挺好的!”

他接著說:“小隊長叫我再和人挖兩個小地窖,大隊長叫我去大隊和二隊指點他們挖地窖,這幾天我都要去上工。”

徐蘭和他說:“那你去吧,你提一個涼茶罐去,我再叫曉風多煮一些。”

唐啟陽應聲:“嗯。”

唐啟陽走後,徐蘭和曉風交待煮涼茶,就提個籃子去竹林那一頭的自留地,兩個小的跟著她。

她們把上麵所有的小黃瓜摘下,提回來洗乾淨鋪在乾淨的篩子上晾曬,曬去點水分晚上拿來做醬黃瓜。

隨後她去把兩壟黃瓜架拆下,拔掉黃瓜藤,把地翻出來,然後在韭菜和空心菜地頭挖起番茄苗栽下,秧的苗不多,隻栽下一壟。

另一壟徐蘭在傍晚時半壟撒下包介菜種子,半壟撒下白蘿卜種子,鋪上一層薄的茅草,然後澆透水。

隨後多天,大家每天留意收音機裡的播報,壞消息很多,好消息很少,大隊的人又自發捐贈一回糧食,大家能做的隻有這麼多。

時間流逝,生活繼續,各個小隊重新熱鬨起來,唐啟陽也幫一隊和二隊的地窖挖好。

在玉米長到小腿培土的時候,徐蘭和唐啟陽都去上工,這回培土和之前不一樣,這回有化肥放,一部份人抓一把化肥放在距離玉米根一巴掌的地方。

這些地是熟地,時常拔草,所以長的小雜草不多。

培土的人用鋤頭或鐵鍬把零星的雜草鋤斷撥到玉米根部,再把兩邊的土鋤向玉米根部把化肥和雜草埋下麵,形成整齊的一壟。

大家種玉米這麼多年,第一次見給玉米施化肥,都喜笑顏開,議論紛紛。

王秋花在徐蘭下麵一塊地培土,她邊乾邊和徐蘭說:“小蘭,這些玉米放化肥,你說收獲時畝產能有千斤嗎?”

之前夏收的玉米是平均畝產是八百一十多斤,那時隻有一半放基肥,現在這些玉米又放基肥又放化肥,不知道能不能上一千斤?

徐蘭知道這一季的玉米產量九成能上千斤,她保守說:“如果之後沒有蟲害,應該有的。”

相對稻穀,玉米的蟲害比較少,但還是有的。

在王秋花下一塊地乾活的王桂花接話:“有蟲害也不怕,專家們天天去觀察水稻和玉米,有蟲害他們肯定想辦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