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消息 中午在地頭吃飯時紀鳳英和……(1 / 2)

中午在地頭吃飯時紀鳳英和徐蘭靠著坐, 她問徐蘭:“小蘭,你做很多酸菜和鹹菜?”

徐蘭咽下飯回她:“嗯,酸豆角也做不少,你家不夠吃就去我家拿。”

天太熱, 吃酸菜開胃下飯。

紀鳳英說:“那好, 我家的酸菜已經吃完, 我叫小悅傍晚去你家拿點。”

徐蘭:“好, 昨晚我和曉語說了。”

紀鳳英笑:“你做事周到。”

“……”

晚上有肉吃, 天黑下工時大家走路回家的腿腳有勁, 和前幾天下工回家時有氣無力的情況完全不同。

相比疲累不堪的大多數人,徐蘭和唐啟陽隻用去一半體力, 精神不錯, 曉風中午歇幾個小時也還好。

他們回到家洗手吃涼爽的西瓜歇一會, 熱氣消去大半再吃飯。

曉雯在媽媽回來的時候就一直跟她後麵,等媽媽吃完西瓜告狀說:“媽,下午奶奶來把我們家熟的番茄摘完了。”

唐啟明安排四個老太太給支援的人做飯, 吳老太太是其中之一。

用的油和糧食是大隊賬上出, 菜是各家各戶輪流出一點。

徐蘭不在意和她說:“摘完就摘完吧, 過幾天就熟一批。”

曉岱不滿說:“媽,奶奶摘走的番茄不是全部拿去祠堂,她拿整整一籃子回家。”

老太太拿回去的番茄肯定不是老兩口自己吃的, 她這做法實在是令人膈應。

幾個孩子臉上都不高興, 唐啟陽和她們說:“知道你們心裡不舒服, 但這隻是小事, 不要讓這些小事影響自己的心情,不計較並不是大方,而是不值當, 不值當費精力去計較。

他們占這點便宜並不能令他們大富大貴,隻會令他們將來的路越走越窄……”

唐啟陽和曉風五姐妹談關於格局,她們也許不全能聽懂,也記不住,但心裡有個印象,他希望她們長大後有大格局,目光長遠,而不是眼光狹隘,短視,隻看到眼前的利益。

曉風五姐妹是聽不太懂,但認真聽爸爸說話。

一個小隊殺一隻豬一家分到的豬肉不多,彆人家炒後多放鹽放著,和菜煮多吃幾頓,徐蘭家一頓就吃完。

接下來繼續連軸轉一十天,收玉米翻地種下秋玉米,整理水田,插秧。

在種完秋玉米後來支援的就回城,唐啟陽雖然和孫周兩人談話不多,但彼此都有好感,交換地址後約定以後常聯係,他們回家時唐啟陽和徐蘭送給他們一些蔬菜和各一個西瓜。

每年夏收夏種時節都去半條命,晚稻秧苗插完,所有人都鬆口氣。

同時唐啟陽打聽到他們大隊今年的早稻平均畝產比去年下降三十一斤,據說外麵因為生蟲多,產量下降更多一些,他沒有打聽到下降的具體數據。

他得到消息晚上睡前和徐蘭說,徐蘭聽了說:“種子是在退化,也不知道農科所有沒有用這些種子試著培育更優良的種子。”

唐啟陽不確定說:“應該有吧。”

他們對社會的了解隻從報紙和收音機渠道,糧食豐收的消息常能看到,但關於種子的信息從沒有看到。

他們雖然常看和聽新聞,但對這個社會的了解隻能說是了解一小部份。

徐蘭無奈說:“秋玉米和晚稻的種子我又用異能蘊養了,收獲後可以繼續用來做種子,我們能做隻有這樣。”

這個世界沒有異能,他們不可能讓彆人知道他們的不同,一旦被人覺察,他們一家很可能遭受滅頂之災。

唐啟陽:“嗯!”

剛開始農忙時春天養的雞還不夠大,沒有殺,這段時間隻吃臘肉臘腸和鹹魚。

農忙快一個月,小母雞和閹小公雞又長大一些,插完秧第一天傍晚唐啟陽就殺一隻三斤多的閹公雞,吃起來肉質鮮美滑嫩。

傍晚,天色還很亮,徐蘭一家就吃飯。她吃幾塊鮮嫩的雞肉後轉頭和唐啟陽說:“明天還想吃雞肉,家裡還有點零碎木板,再做一個雞圈,孵點小雞養春節吃。”

唐啟陽答應:“好,可以,明天我就做雞圈。”

徐蘭:“我找秋花嫂子換能孵小雞的雞蛋。”

唐啟陽“嗯”一聲叫曉岱:“小四,吃飯後你去問你興宇哥,我們孵小雞他們家要不要,和他說我們家給他們賒賬。”

興陶三兄弟的院子隻比自家的小一點點,也全用荊棘圍起來,可以多養雞,過年就有雞吃。

曉岱咽下飯應:“好。”

一家人吃完飯天還亮著,曉岱挺著小肚子出去,曉風三個大孩子收碗洗碗。

唐啟陽和徐蘭坐在石桌旁乘涼,曉雯坐在媽媽旁邊。

他們剛說兩句話喬怡就過來,雙方打過招呼後喬怡吃一塊西瓜,然後和徐蘭說:“徐大姐,我有點事想單獨和你說。”

徐蘭心裡沒有猜是什麼事,爽快說:“我們上進堂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