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 算 次日上工,有小部份男人去大……(1 / 2)

唐振家心裡清楚, 自己上回想和老三賒賬幫老大省錢的事惹惱了他。

老三這回送的中秋節禮雖然有肉和魚,但肉條薄了很多,一條魚更比不上一罐麥乳精。

他品味出來了, 自己越想讓老三幫老大他們,老三年越厭惡自己。

次日上工,三隊有小部份男人去大隊部幫忙搬搬抬抬,唐啟陽是其中一人。

徐蘭和大多數人去種土豆和紅薯的地方除草,她聽力好, 路上發現自家被人說。

不用猜也知道是盧小翠三妯娌在傳小話,就挺惡心。

乾活時和徐蘭靠近的王桂花問她:“啟陽媳婦, 你家昨晚吃餃子沒送給公公婆婆啊?”

徐蘭語氣平淡說:“桂花嬸子, 我家吃餃子為什麼要給公婆送去?”

唐啟陽後來了解到, 他們給二老送去吃的東西,老兩口隻嘗個味, 東西全進他們幾個孫子的肚子。

雖說他們送二老的東西,二老給誰吃不關他們的事, 但心裡難免有些不痛快。

王桂花笑笑:“這不都這樣嗎?”

徐蘭說:“不覺得,農忙時我和唐啟陽每天掙滿公分,農忙後家裡吃頓好的補一補, 為什麼要給他們送?

我公公婆婆四個兒子,搞不清楚隊裡的人為什麼隻盯著我家孝不孝順, 平時唐啟陽給二老送吃的最多,節禮也送最好的, 昨晚不送就被人說。

我就奇怪, 我公婆的另三個兒子另三家又不是都廢了也不是都殘了,怎麼孝順老人隻盯著我家?”

徐蘭心裡歎氣,這個社會文盲多, 人的素質普遍低下,沒有分寸,閒言閒語多,就算是城裡也好不到哪裡去,這種大環境真是操蛋。

就算有機會搬走,在新的地方時間一長也免不了被人說閒話。

除非強大到彆人仰望你,心裡有顧忌!

王桂花聽了尷尬笑笑,啟陽媳婦說的實話,在給老人送節禮和送吃的上麵,唐啟陽一家確實挑不出錯。

但家裡有點好吃的送給老人一點是傳統。

在徐蘭四周的人聽到她說的話,也覺得奇怪,徐蘭的公婆有四個兒子為什麼隻盯著一個唐啟陽孝不孝順?

有人隱晦看向盧小翠三個妯娌,眼裡意味不明。

王秋花明知故說:“小蘭,我也覺得奇怪,養老錢糧你們按時給足,節禮和年禮豐厚,節禮和年禮可以說是整個大隊數一數二的,平時有點好東西也給公婆送去,昨晚一次不送今早就被傳小話,幾年不送一回的人提都沒被人提。”

有個四十多歲的婦女不懷好意說:“啟陽媳婦,你知道不?你男人送你公婆的東西是吃進彆人的肚子。”

徐蘭冷淡說:“送給二老,二老想給誰吃那是他們的事,我們隻儘心意。”

“……”

晚一些,盧小翠和何翠紅、江群英三個聽到他們三家又不是殘了也不是廢了,不孝順老人的話,心裡惱火。

三人心裡呸一聲,徐小蘭現在過得好又怎樣,變厲害有膽把人按進豬糞又怎樣!

沒有兒子將來老了淒慘,那個大房子大院子是自己兒子的!

徐蘭不知道盧小翠三妯娌心裡不約而同地盯上自家的房子,知道會冷笑: 將來她們的兒子不定死在自己和唐啟陽的前麵!

這事說幾句就過,女人們轉頭討論和大隊人結婚的知青要參加高考,另一半不答應引起打架吵架的事。

現在的農村生活對普通人來說太苦,下鄉的知青沒有不想回城的,這些年想儘辦法回城,削尖了腦袋要回城,好不容易機會來都想拚一把。

已經結婚有孩子的知青,他們的丈夫(媳婦)怕他們考上大學,一去不回,肯定反對他們參加高考,生出矛盾。

這個話題徐蘭不接話,安靜地乾活。

霜降已過,晚上已經開始蓋被子,當晚吃飯時徐蘭問曉風五個:“曉風,你們單獨蓋被子睡覺習慣嗎?”

曉雯最先說:“媽,我和大姐睡的,被子好小。”

徐蘭問她:“那你怎麼不自己睡?”

曉岱哈哈笑:“小妹一個人睡害怕,她膽小。”

曉雯不滿向四姐撅嘴。

徐蘭問曉雯:“小五,和姐姐們同睡一個炕上,兩邊都是姐姐,怎麼還害怕?”

曉雯老實說:“媽,晚上黑黑的,我要靠著大姐。”

那就是安全感不夠,徐蘭不勉強她,說:“那我抽時間再做一床大被子。”

曉風馬上說:“媽,做大被子要用很多棉花和布,我和小妹睡一起可以。”

徐蘭:“沒事,家裡有棉花和被子。”當時棉花種約一畝,收三百多斤棉花,現在還有大半。

聽媽媽說棉花和布料都有,曉風不再提。

過三天,半山大隊的晚稻平均畝產算出來,是九百二十五斤,比去年高出一些。

大家得知後興奮議論,今年糧食又能多分一些,希望秋玉米也能豐收!

有人說:“希望明年畝產千斤!”

旁人接話:“很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