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唐啟陽沒有去王秋花家幫工,提早下工回來給兒子抓周。
唐啟陽在堂屋裡的矮木床四周擺些東西,多數是木頭做的,徐蘭把小六放進去。
小六在裡麵好奇摸摸這個,摸摸那個,曉岱叫他:“小六,拿小木劍。”
曉雯叫他:“小六,拿書,好好讀書。”
徐蘭和唐啟陽沒有說話,小六爬個來回一手拿起小木頭槍,一手拿起木劍。
夫妻倆對他拿什麼並不在意,抓周隻是有儀式感,抓什麼代表不了什麼。
一家人去吃飯,吃完飯切仿版蛋糕分吃,小六吃得津津有味,今天他生日,剛才特意少給他飯,徐蘭給他多吃一點點發糕。
第二天周六,下午曉風三個回家,她們錯過小六的生日很遺憾,徐蘭乾脆再蒸個發糕,晚上六姐弟又熱熱鬨鬨地慶祝一場。
周一國慶節下午曉風三個離家時小六舍不得,見她們走遠“啊啊”叫。
曉岱說:“小六,過兩個星期大姐二姐三姐就回來。”
小六“啊啊”回她。
曉岱說著想到自己現在讀五年級,明年九月也要去縣城讀書,心情變不好。
她以前覺得城裡好,現在聽姐姐們說得多,聽多了就不覺得好,吃住都不如在家好。
在家就是農忙時太辛苦!那簡直是…,不會形容。
既然城裡吃住還不如家裡的好,爸媽將來會去城裡養老嗎?
曉岱看媽媽的背後沒敢問出口。
曉雯現在讀三年級,沒有想太多,逗著弟弟,弟弟是天下最可愛的小孩。
瑣碎踏實的生活繼續,國慶後徐蘭每次進山都誘抓十幾隻肥兔,成年的公雞。
葡萄和蘋果提前催熟收起,水蜜桃成熟,送人一些,餘下自己吃,小六很喜歡吃,早上吃半個,傍晚吃半個。
肥兔和公雞帶回家唐啟陽大清早上去賣,回來再上工,一些買賣開放,需求增加,部份物價稍稍上漲,但某些東西,比如魚和肉比以前黑市裡便宜一些。
這對徐蘭和唐啟陽來說不是好消息,但也沒辦法,隻能接受。
唐啟陽去縣城家裡就有葡萄吃,小六也吃,最喜歡的還是香甜的水蜜桃。
孩子們上學,徐蘭是沒有辦法上工的,小六變喜歡走路,常叫媽媽掂著自己走。
小六睡覺時徐蘭就去忙活自留地和後院。
她有空時就抱小六在隊裡和田野走一走,讓他認識新事物,和其他小孩接觸。
小六白胖乾淨、喜歡笑的樣子很受歡迎。
徐蘭帶他去看過王秋花建的房子,正房建三間,她男人三兄弟關係還不錯,她家地基的石頭和泥磚叔伯侄子們都有幫忙。
王秋花三個兒子兩個女兒,建三間正房太少,一間房隔兩間住太窄,但她家目前隻能建起這樣,況且還負著債。
山村的生活瑣碎,妯娌兄弟鄰裡之間有小吵鬨,大麵上平靜安穩。
中秋節後早晚寒涼,一天比一天涼一點。
唐啟陽給曉風三個送去被子,褥子再等等,送去沒有地方放。
徐蘭比較悠閒的時間沒有能過太久,後院的玉米成熟收獲,脫粒晾曬入庫,種更多的冬季菜。
晚稻成熟,秋收又到,收完晚稻各家各戶進山采柿子、核桃,各家自留地裡的東西收了晾曬,各家小院都曬滿東西。
徐蘭家不進山采秋,家裡曬的都是做鹹菜的蔬菜,後院曬有火腿。
隨後男人們進山采山茶果回來晾曬,接著是收隊裡的秋玉米,曬完玉米入庫,各家準備冬天的柴火,忙忙碌碌。
忙碌間每天都讓媽媽扶著走路的小六能自己跌跌撞撞地走幾步,小腿很有勁,就是平衡不太好。
加上天冷穿衣服多,走路更不穩。
這天晚上徐蘭給小六又做一件棉馬甲時問唐啟陽:“今年要不要給二老做一身新的棉服?”
唐啟陽想想說: “做吧,裡襯用細棉布,外麵用粗布。”
徐蘭:“行,周末曉風她們回來我就做,哎,過兩天秋花嫂子搬家暖房,我們送什麼好?”
送什麼徐蘭有點為難,按說自己和秋花嫂子關係比較好,可以送比較好的東西,但有時送好東西對彆人來說是負擔,人家回禮時要按自己送的東西回禮,對拮據的家庭來說就為難。
人情關係挺複雜,各方麵要想周全。
唐啟陽想了想說:“就按正常的送吧。”
“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