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農走近了飛舞的蜂群,一點也不怕被蜂蜇的樣子,看得天幕前的觀眾們心驚膽戰。
這麼多蜜蜂飛來飛去,天幕裡那人居然一點都不怕,好厲害!
調皮小孩王守仁躍躍欲試起來,難道說蜜蜂其實不會蜇人,都是大人們騙他的?不行,他回去要自己試試。
果然不能什麼都聽大人的,大人隻會嚇唬小孩子。宋朝的陸遊說得對,紙上得來終覺淺,真相還是得靠實踐才能驗證。
此時還沒給自己取號“陽明”的王守仁叉了一會兒腰,覺得自己可太有求知精神了。
然後他就被他老爹王華一巴掌拍在了腦袋上。
“老實點,彆以為老子不知道你在打什麼主意。”
王守仁捂著腦袋蹲去一邊了,拿了根樹枝在地上劃拉。老爹太不講道理了,他長大了以後肯定不這麼對自己的小孩。
王華卻是目光沉靜地看著天幕,心中思索起來。
難道這位後世的“主持人”要教他們養殖蜜蜂?養蜂倒不是一件稀奇事,最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有記載了。
天幕也正好說到此處:
【蜜蜂,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這是一種會產出蜜糖的可愛小生物。可愛是什麼意思呢?可以理解為嬌小玲瓏,惹人憐愛。】
被蜇過的百姓們:……對不起,這個真的憐愛不起來。
【我國曆史上最早關於養蜂的記載是春秋時期,《致富奇書》中寫過陶朱公範蠡曾總結出養蜂、采蜜、收蜂和驅逐害蟲的操作方法。】
【雖然這本農書對外宣稱是範蠡寫的,實際上是明朝不知名人士編撰的,但裡麵關於範蠡養蜂的描寫還是可信的。畢竟春秋時期的楚國確實已經出現了養蜂的蜂箱,證實了養蜂一事自古有之。】
春秋,越王勾踐時期。
勾踐聽著天幕中人講解,有些感歎:
“寡人早聽聞上將軍離開後仿佛是經商去了,不成想此事為真。”
左右不知如何應答,隻好緘默不言。
此刻恰好正在花田間采蜜的範蠡驚訝地抬起頭,沒想到天幕會因為養蜂一事提到自己。他還以為後人不會知道這些小事,畢竟如今的史書一般隻記大事。
春秋,吳王夫差時期。
夫差一口酒險些噴出來:
“這範蠡不是勾踐的心腹愛將?怎的跑去務農了?還上了勞什子《致富奇書》,莫非他不僅務農還經商去了?”
夫差心下大定,暢快大笑起來。
必然是那範蠡見越國再無起複之機,心灰意冷去做了農家翁。想來勾踐確實已經不成氣候,不必再過於提防此人。
西施斂眸淺笑,心中卻有不同的見解。
她雖是小女子,卻也有大智慧。她能狠得下心為了複國屈身侍奉吳王,自然對局勢有自己的看法。
況且,她太了解範蠡了。她覺得事實恰恰相反,範蠡能解甲歸田,必然是已經完成了畢生心願。
勾踐此人,可共患難而不可共富貴。
主持人痛心疾首的話忽然打斷了眾人的思索:
【插一句題外話,編書這麼重要的事情,作者們你們到底怎麼想的,為什麼不署名!聽我的好嗎,以後編書都給我把作者名標好?不要隻在扉頁或者封麵寫,最好每章都寫上!】
【千古留名的大事,居然這麼不上心!說的就是你們,寫《山海經》《黃帝內經》《易經》《三字經》等等等等的先賢們!】
被提到的作者全體:什麼?!我被稱為先賢了?!
不對,重點不是這個,重點是我沒留下姓名!
虧了啊!
先賢們血壓升高,捂著心臟到一邊痛心疾首去了。回過勁來第一件事,趕緊往書裡加上自己的名姓。
光這麼直愣愣地加還是不太保險,得想個法子不不著痕跡地把名字加到正文裡頭去,譬如“本人張某某以為……”。
明朝。
朱棣想到了自己讓人編修的《永樂大典》,靈機一動,吩咐道:
“大典裡給咱加一句,本書由朱棣主持編撰。”
千古留名的好事,他朱棣也想要啊!
不會寫書也不要緊,這不有的是人幫他編嘛!
編書的官員們:……
大可不必如此,不加這個後人也知道是您讓人編的,畢竟史官也不是吃乾飯。
再說了,這個書名都叫《永樂大典》了,還有誰能不知道這是您永樂大帝的功績?
【除了範蠡的事跡之外,有關養蜂的記載還有很多。比如晉朝時期,皇普謐便在《高士傳》中記載,漢陽上郡有一位隱士名叫薑岐,以養蜂為業,並且招收了眾多徒弟教授養蜂之法。】
【據說,他的徒弟中光是後續從事養蜂業的就有三百多人。這麼多人養蜂,要消耗的花蜜數量非常龐大,可見當時自然環境的優越,山野間根本不缺鮮花供期采蜜。】
春秋時期的晉國國君們不由得思索起來。
這個晉朝說的是他們晉國嗎?但是晉國好像沒有個漢陽上郡?
不過一人教三百多人養蜂啊,這位隱士可真是大手筆。
要知道在古代,人們對於技術是十分吝嗇於傳承的。收一個徒弟都要反複考察,後續也不一定把全部手藝傾囊相授,怕的就是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不論薑岐是出於什麼目的給這麼多人傳授養蜂術,他都稱得上是一位令人欽佩的師者了。
【到了現代,養蜂業越加發達。公元2021年時,國內每年的蜂蜜產量高達47萬噸以上,從事這一行業的養蜂人足有30萬之多。而這麼多的蜂蜜,國內自己能消耗多少呢?33萬噸。】
【雖然平均到每個人頭上,人均消耗量不足250克,但大量蜂蜜的產出也大大壓低了蜜價,幾乎讓人人都吃得起蜂蜜。】
人人都吃得起蜜糖,這在先秦時期是完全無法想象的事情。因為這個時期的蜂蜜是奢侈品,隻有貴族才能享用。
不少君王看著天幕上出現的重量代換等式,記下了250克是幾斤幾兩、33萬噸又是幾斤幾兩。然後以那33萬噸進行除法,算出了後世百姓的數量。
頓時,所有得到結果的人都倒抽一口涼氣。
十四萬萬人!
有這麼多人口,做什麼不行?反正後世有畝產千斤的水稻,根本不愁養不起!
曾經缺人打匈奴的劉徹羨慕哭了,目前缺人缺錢的李世民也羨慕哭了。
哪怕是富庶如兩宋,也沒法和這個比。一時間心裡那點子關於國家富庶的自得都被壓下去了不少。
“若能叫百姓都吃得起蜜糖……”
漢文帝雙眼亮了起來。
很快被臣下毫不留情地打斷:
“天下種地的人手都不夠,沒空養蜂。”
漢文帝試圖掙紮:
“有神稻……”
“那也是多年後才能培育出來的。”
臣下就差明著說您可能活不了那麼久,等不到那個時候,但沒敢。
漢文帝歎氣。
空有技術卻不能學,何其惋惜。
卻聽天幕繼續說:
【不過蜂蜜隻是養蜂帶來的其中一項收益而已,實際上蜜蜂作為授粉昆蟲,它對於農耕還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農作物都是需要進行授粉才會結出果實的,如果缺少授粉這一環節,那麼就會有大量的花朵無法結出果實,導致產量減少。】
【在沒有昆蟲幫忙授粉的情況下,有一些作物會靠著風來授粉。但是這種授粉的方式效率較低,會產生花粉的浪費,也無法保證所有花朵都成功授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