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 專題:亡國之君2 始皇:李淵當什麼皇……(2 / 2)

李淵本人都乾了什麼呢?他邀買人心,結交英傑,擴充大唐的隊伍。有時候也帶兵打打仗,取得幾次勝利。

但他不乾這個問題也不大,直接原地退位捧老二上去當領頭人說不定能做得更好。

始皇左看右看感覺不是很需要自己,他穿李淵的話,唯一能替李世民做的就是不去折騰李淵那些騷操作。

當個安靜的吉祥物就挺好。

奈何始皇閒不住。

始皇自己是不懂打仗的,不過給他幾個將軍輔助坐鎮大後方沒什麼問題。

他還在思考怎麼和李世民說以後他不去前線了,李世民自己先過來了。

李世民上來就說他打算兵貴神速,直接挾勝速取長安。而另有一方認為應該“先克河東,然後西上”。

曆史上李淵選擇雙管齊下,綜合了兩種意見。

換成始皇……

始皇看看提議前者的李世民,這人據說軍事能力排在華夏前三。再看看提議後者的裴寂,不認識,這誰?

始皇果斷接受了李世民的建議。

外行堅決不指導內行,打仗的事情他聽李世民的。

反正就算出問題了,李世民肯定也能力挽狂瀾,不用他操心。

始皇的心態就是過來瞧瞧熱鬨。

左右是個遊戲世界,玩崩了也不要緊。而且被玩崩的是大唐又不是他的大秦,他沒給李世民搗亂就不錯了。

不過考慮到李世民還在打仗,抽不出空來管事,始皇還是稍微搭了把手。

打仗他不行,坐鎮後方統籌全局他還是可以的。當初滅六國的時候他都乾順手了,隋末這局麵小意思。

滅六國還需要他幫著想辦法內部瓦解敵人,因為趙國是真的很難正麵滅掉。但是隋末不一樣,隋末的都可以打,隨便打。

始皇翻遍記載,發現暫時打不過的可能就一個突厥。

很好,那就去找突厥玩玩。

於是李世民和平陽昭公主在前頭打仗,始皇在後頭處理政務的閒暇之餘挑撥挑撥突厥。

未來威脅大唐的是東突厥,既然有個東突厥,那肯定還有個西突厥。

東突厥打大唐是覬覦富饒的中原土地,但,誰說隻有大唐有油水?西突厥把控絲綢之路,也是個肥羊啊。

始皇回去思索怎麼挑撥突厥內鬥了。

彆的都是虛的,得讓東突厥覺得自己打不過中原,來中原撈好處不如去找西突厥乾架。

好在東突厥是數年後才受了王世充等人的蠱惑,起了心思打唐朝的。

當時李淵因為沒有平定內地,就選擇贈與東突厥一些財物安撫對方。結果反而讓東突厥貪得無厭,覺得大唐好欺負。

武德四年的時候,突厥和大唐在北邊時戰時和。沒有給突厥足夠的壓力,讓他們覺得自己打不過大唐。

當時李世民在和竇建德打。

平陽昭公主在坐鎮大後方。

始皇在想,能不能抽一個出去收拾東突厥。

平定內部事關重大,拖延不得,必須儘快搞定所有反對勢力。那麼讓平陽昭公主去前頭打突厥,試試看她能不能打贏。

應該問題不大。

公主不在的時候大唐都沒輸,沒道理她去了反而情況更糟糕。

更何況六月份李世民就搞定竇建德了,之後一直到十二月,竇建德的舊將劉黑闥舉兵造反,李世民才重新出征。

中間門這六個月李世民在乾什麼呢?

李世民在研讀經史子集,開文學館接待四方學士。

你敢相信李世民是真心想做這個的嗎?北邊東突厥在和大唐打仗啊!內部也不算安穩,隻是沒有非常大的起義勢力而已!

始皇揉了揉太陽穴。

作為一個卷王,始皇有點看不得人才清閒下來。但是李淵顯然沒這個毛病,所以他很樂意功高震主的兒子老老實實待在家裡看書。

始皇覺得這就是浪費人才,李淵這種家夥當什麼皇帝?修長城去吧!

說起修長城,始皇更生氣了。

隋朝還是有修過長城的,但是後頭起義頻發的時候,明顯長城沒起到太多作用,不然能讓東突厥那麼猖狂?

晉朝內鬥沒防住胡人偷家,你李淵教訓沒吸取到是吧?寧願把兒子放著看書也不讓他去打突厥,非得等到突厥打到都城外了才讓兒子出去交涉。

彆的王朝末年是看末代皇帝的騷操作生氣,隋朝末年是隋煬帝和李淵一起搞事情。

因為放任東突厥沒管,後來李世民大破劉黑闥之後,劉黑闥跑去投奔突厥了。短短三個月,劉黑闥借著東突厥的幫忙重新舉兵,繼續和大唐作對。

與此同時,河北諸州也重新開始叛亂。

當初大破劉黑闥後,李世民就去討伐徐圓朗了。因為劉黑闥敗了之後,河北就平定了。等他再把徐圓朗搞定,國內所有州郡便能徹底平定。

局麵一片大好,李世民也確實做到了平定天下。

結果六月份劉黑闥重新造反,帶著河北也重新脫離掌控。

始皇:……

剛打服所有反叛勢力,李世民才調頭離開沒三個月,河北又又又脫離掌控了。

李淵,不愧是你。

但是李淵完全沒覺得自己的決策有問題,證據就是他沒把李世民重新派過去打劉黑闥。

十月份他給李世民加授了個“十二衛大將軍”,就丟到一邊去了。

十一月份,他讓李元吉去打劉黑闥,李元吉逗留不前。於是換成李建成過去,總算在次年二月搞定了劉黑闥這個秋後螞蚱。

至於李世民那邊呢?

下一次他出場就是兩年後,東突厥來犯,李淵讓他過去談判。

合著東突厥不打過來,你李淵還不準備讓戰神兒子出場了?

對了,武德五年三月就被李世民平定的河北後來是什麼時候重新歸順的?是武德七年起義軍首領被自己的部下殺死之後,對方自己投降大唐了。

也就是說,李建成乾掉了劉黑闥後河北還在反叛,蹦躂了足足兩年。

始皇越看越頭疼。

明明是可以一口氣徹底解決的問題,他們拖了兩三年,給敵人反複橫跳的機會。

廢物就不要當皇帝了,天天擔心功高震主不累嗎?不如早點去地府,這樣就不用提心吊膽了。

始皇原以為自己沒什麼能做的,李世民一個人就可以做的很好。現在他發現,不,他還是很重要的,這不就幫李世民去掉了一個拖後腿的老爹嗎?

一個李淵頂得上十個敵方首領。

大唐沒一世而亡真是全靠李世民的硬實力。

從隋末副本出來之後,始皇覺得自己今天一天生的氣夠平時一整年了。

畢竟大秦眾人這兩年越發乖順,已經不會再惹他生氣了。

始皇也總算理解了為什麼朱元璋非要把李淵踢出太廟,李淵這家夥也就比朱允炆好那麼一點吧。

幸好酷刑已經結束了,他不用再看李淵還乾了什麼。

受到精神衝擊的顯然不止始皇一個。

不少武將都興致勃勃地選擇了扮演李世民,然後全程打兩個月仗、被關在家裡看一整年書。

沒有新的、打不過的敵人出現,絕對不讓他們重新上戰場。

韓信這個暴脾氣,當時就造反了。

什麼等到玄武門之變?等你大爺的!

攻下長安之後韓信就直接反了,正好他的部下柴紹是平陽昭公主的丈夫,要說服平陽跟自己一起反了親爹太容易了。

李淵前腳讓女兒坐鎮後方,透露出以後不打算給女兒展現自我能力的意思,後腳韓信就把這個姐妹拉入了夥。

韓信:我會不會當皇帝是一回事,反正我隻是來打仗的,能乾掉李淵平定天下就算我贏了。

後頭皇帝要是當得不好,直接退出副本就行。反正他批的是李世民的皮,要丟也是丟李世民的人。

從副本出來之後,韓信就決定了:

“下次混排最好讓我碰到李淵,我要親自揍他。”

揍假的李淵沒意思,要揍就揍真人。

混排碰到的李淵不知道是什麼時期的,但八成是已經折騰過李世民的了,揍他沒商量。

戌狗教授喝了口茶,幸災樂禍地說道:

【消消氣,消消氣。李淵這個不算什麼,畢竟大唐又沒被他玩完。接下來是李隆基,體驗過這個再生氣也不遲。】

然後戌狗教授他沒開放李隆基的扮演權,他開放的是被李隆基坑過的幾位將領。

比如死守潼關的節度使封常清、高仙芝,本來老老實實守關就行了,李隆基覺得不行,把他們斬了。

再比如被派去接手潼關的哥舒翰,也覺得老老實實守關不出可以。但是李隆基還是覺得不行,逼他出戰,放棄潼關這個天險,導致潼關失守。

還有什麼死守睢陽十個月的張巡,死守安西幾十年的白發老兵郭昕。後者是德宗開始的鍋,但是源頭還是安史之亂。

一群武將險些沒被整抑鬱。

他們從來沒有哪一天像現在這麼明悟——頂頭上司是個正常人有多麼珍貴!

他們都不要求皇帝是個好皇帝了,隻要對方是個正常人就行了。要求已經這麼低了,不能還有人比這更糟糕的吧?

戌狗教授:

【有的,一會兒就讓你們體驗一下當宋太宗、宋真宗、宋徽宗、宋欽宗和宋高宗手底下武將的滋味。】

所有人:……

趙匡胤:…………

宋朝的皇帝,上榜數量是不是稍微多了億點點?

大部分武將不解:

“徽欽二帝乾了什麼我們知道,趙構怎麼折騰嶽飛的我們也知道。但是這個宋太宗和宋真宗,居然也有騷操作嗎?”

大家苦思冥想,想起來了。

宋真宗這個稍微好一點,就是打仗之前非要撤退,被人逼著才肯繼續打,最後打贏了反而賠款納貢。

眾人:這叫什麼稍微好一點!哪裡好了?!

但是宋太宗,宋太宗應該隻是自己騎驢車丟下戰士逃跑吧?

懷揣著這樣美好的期待,大家進入了遊戲。

李信充滿信心地穿成了李繼隆,正對上遼國三路大軍南下,應戰雁門。

李信心說遼國不知道有沒有匈奴厲害,打打再說。

他躍躍欲試地向自己的上峰、名將潘美請示想要主動出擊,利用他最擅長的奇兵奔襲,給遼軍一點顏色瞧瞧。

然後潘美攔住了他:

“不可,陛下有令,將從中禦。且我等需按照陣圖行事,不得私自更改。”

李信願聞其詳:

“將從中禦是什麼東西?”

潘美:“將從中禦就是一切軍事行動必須聽陛下指揮,我等不能隨意下決策,要先報給陛下定奪。”

李信:???

“等一下,我大宋的都城不是在開封嗎?”

開封在河南,距離山西的雁門關還挺遠的。這一來一回的傳訊,也太耽誤工夫了吧?

李信深吸一口氣,繼續問道:

“那陣圖又是什麼?”

潘美:“陣圖則是陛下親自擬定的軍士列隊方陣,我們須得按照陣圖站立。”

李信:……

這不就是活靶子?你站立的布局不讓隨便更換,彆人破解之後分分鐘針對死了你的弱點好不好!

打仗哪有這樣的?戰機稍縱即逝,什麼都聽後方皇帝的定奪,那還打個屁!

潘美也很無奈:

“先這麼打吧,等小敗一兩場,我們便可自行發揮了。這樣陛下問起來也好交代,總不好直接抗命不尊。”

打個仗還得先糊弄皇帝,李信心說宋太宗也不像是不會打仗的人啊。他之前率兵親征也是打贏過幾回的,並不是隻會逃跑。

結果這人到底怎麼想的啊,為什麼會搞出這些離譜的規定?

李隆基那個不讓守將死守潼關他還能理解,可能是擔心守將在消極怠工。也可能是覺得一直守著沒用,更想看到將軍直接打退敵軍。

類似的操作從戰國開始就屢見不鮮了,他李隆基不是天底下第一個。

但是陣圖這個,是真的非常特立獨行。沒見過,真沒見過。

大概隻有真情實感地相信郭京可以施展六甲法的宋欽宗,能夠比他還炸裂了。

什麼隻用七千七百七十七人布陣就可以擊退敵軍啦,見勢不妙借口下去做法結果打開城門自己溜走啦,留下一個城門大開的京城給金兵啦。

郭京也是個能人。

李信痛苦地打完了這一場大宋的戰役,然後飛快溜了。他受不了,真的受不了,他不想再體會第二遍宋太宗的英明決策了。

李信:能跟著始皇帝陛下是我祖上八輩子修來的福氣!

這麼個既不會對武將指手畫腳、也不會因為武將固守不出就心生懷疑、要幾十萬大軍就給幾十萬大軍、要多少錢就給多少錢、打完仗還不忌憚你軍功、該給的封賞一個不克扣的皇帝,華夏五千年就這一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