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散去後,獨坐的鄧綏想到此處,心中難安,忙叫人把劉隆抱來,想要親自看上一眼,才放心。
江平抱著小皇帝過來,進了殿門,趕忙低眉順眼地將劉隆送到鄧綏的懷中。
劉隆剛醒來,臉上帶著茫然,但一看到母後,就立馬精神起來,伸手去抓鄧綏頭上的步搖。
鄧綏掂了掂劉隆的體重,笑著道:“皇帝比以前更重了些。”說著,轉頭對江平說道:“你要好生伺候陛下,日後陛下每頓飯吃了什麼,有什麼不舒服,都要過來稟告。”
“是。”江平趕忙應下。
鄧綏陪劉隆玩了一會兒,又留劉隆吃飯,飯後才讓江平抱回前殿。
夏日天氣越來越熱,劉隆穿上冰紈製成的衣服。冰紈,顏色素潔如雪,觸手冰涼,是縫製夏衣的好料子。
劉隆穿著寬鬆的袍子,雙手握住床榻上的欄杆,一用力,竟然借助欄杆的力量站起來了。
“陛下學會站立了!”王娥驚呼道。
江平趕忙伸手護在劉隆的兩側,生怕他一不小心率著。劉隆十分爭氣,牢牢地站住了,甚至扶著欄杆,還能走上幾步。
“快去稟告皇太後陛下,陛下學會走路了!”江平吩咐小宮女道。
幼兒的腿腳還沒有發育好。劉隆邁著肥嘟嘟的O型腿走幾步,就感到累了。
本來,他是想堅持一下,但實在累了。於是,劉隆鬆開手一屁股坐到床榻上,想歇息一下等母後過來,再表演一番。
讓他沒想到的是,他坐倒的瞬間竟然看到了快步走來的母後。
嗚嗚嗚,他光輝偉岸的形象沒了,母後在心中一定會嘲笑他。
然而,鄧綏沒有嘲笑他,反而大吃一驚,臉上露出笑容,來到榻前,鼓勵道:“隆兒,能不能再站起來讓母後看看?”
劉隆“啊”了一聲,伸出抓住欄杆,然後慢騰騰地站起來,又扶著欄杆走了幾步,引得鄧綏連連稱讚。
隱形人史官揮筆記下:“帝九月能行。”
“咿呀呀!”劉隆累了,又跌坐在榻上。天氣悶熱,劉隆吃得圓滾滾的,動一下就出一身汗。
王娥和江平在一旁為劉隆打扇,鄧綏拿出帕子為他擦汗。
“前殿的冰夠用嗎?”鄧綏問道。
江平麵上帶笑道:“回稟皇太後,前殿的冰夠用,太醫說小兒不能多用冰,我和王阿姆這些日子都是為陛下打扇納涼。”
鄧綏點頭,吩咐道:“扇風固然好,但風不可大,也不可急。”江平和王娥忙連聲稱是。
劉隆看到母後的額頭上也出了一層細汗,伸手要來王阿姆手中的
團扇,雙手捧著要為母後扇風。
鄧綏看著粉粉嫩嫩的嬰孩賣力地為自己打扇,一股清涼湧向全身,頓時覺得這悶熱的天氣也不算什麼了。
在團扇又一次從劉隆手中掉落,鄧綏笑著把團扇撿過來,一邊為兩人扇風,一邊笑道:“陛下有仁孝之風。”
“嘿嘿。”劉隆聽到母後的稱讚,笑得連眼睛都看不見了。
如今朝政走上正軌,國家大事都推到鄧綏的桌案之上,這使她分外忙碌。因此,鄧綏隻陪劉隆玩了一會兒,就回到後殿繼續處理公務。
鄧綏走後,江平看了眼窗外,隻見太陽被雲層遮,又悶又熱,道:“看天是該下雨了。快點下吧,這天簡直就是把人放到籠屜裡蒸。”
“啊啊啊。”
“就是就是。”
江平白天剛說完,晚上就下起大雨,電閃雷鳴,狂風呼嘯。
劉隆是被一道霹靂嚇醒的,殿內燭火搖搖欲滅,殿外狂風卷著樹木,一團團黑魆魆的影子在黑夜中不斷掙紮。
大雨如注,不斷撞向門扉和屋簷,與風聲夾雜在一起,令人心悸不已。
“彆怕,彆怕,彆怕……”眼裡噙著生理淚水的劉隆被江平抱在懷中細聲安慰。前殿的宮女寺人們也都醒了,點燈的點燈,關窗的關窗。
風雨如晦,前殿猶如一盞燈籠,堅守在黑夜中。
劉隆抓住江平的衣襟,弱弱地抽泣,不怪他膽子小,實在是這具身體太小,外麵的風雨太大。
他不是什麼害怕打雷的女主,而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才不怕打雷呢。
突然,風雨之中響起一陣拍門聲,小寺人開門發現是太後跟前的小宮女。她渾身濕透,頭發滴著水,用手抹了一把臉,急問道:“皇太後看到前殿燈亮了,派我來問陛下怎麼樣了。”
江平聽到後,示意讓王娥出去應對小宮女。自己則抱著劉隆在屋內來回走去,哄他入睡。
王娥送走小宮女,回來見劉隆不再哼哼唧唧,悄聲問道:“睡了嗎?”
江平低頭一看,正好與剛睜開眼的劉隆對上,笑道:“沒睡呢。”兩人守著,直到劉隆睡下,江平才將人放到床榻上。
大雨連續下了三天,氣溫涼爽起來,但鄧綏卻憂心不已。這樣十多年難見的大雨,怕是要引發洪澇。
天氣放晴,道路恢複暢通,豫州、冀州、幽州等地方受水災的消息陸續傳來。三十七個郡國尤為嚴重,房屋倒塌,百姓溺亡失蹤,損失慘重。
禍不單行。漁陽又傳來急報,鮮卑寇邊,漁陽太守張顯並府中官員皆陷陣中,被鮮卑所殺。
劉隆許是氣溫變化,冷熱交替,邪風入體,竟然發起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