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宮的宮殿不像南宮那樣整齊密集,而是錯落地分布在園林中,更適合生活。
禦花園也建得極大,周圍並無高大的建築,想必是宮中最開闊的地方。
劉隆扶著母後過去時,看見寺人和宮女正在搭簡易的帳篷。
禦花園的草地上落滿了殘枝落葉碎紅,點綴花園的石橋斷成幾塊堆積在渾濁的水麵上。
劉隆小心翼翼地過了亂石堆,然後轉頭伸手去扶母後,一行人來到闊朗平坦的草地上。
陸離和江平指揮宮女寺人們接下布置帳篷的任務。鄧綏站定之後舉目四望,就看到遠處一座宮殿塌了半邊,旁邊有十多個寺人正在從裡麵挖人。
鄧綏深深歎息一聲,臉上一片凝重,抬頭望天,天空是灰白灰白的,看不見一絲藍色,幾乎讓人心生絕望。
鄧綏收回目光,看見了一臉擔憂傷悲的劉隆,拍拍他的肩膀,無聲地安慰他。
劉隆憂心道:“不知道消息有沒有傳到北軍中候。”
北軍中候接到太後的聖諭後,立馬召集五營兵士,分派他們出去救災。
北軍中候是鄧氏門生,因為在鄉野之中素有賢名,被鄧騭公車征辟,成為掾屬,走上仕途,如今身居北軍中候,督掌五營兵。
上一個擔任北軍中候的鄧氏門生已經坐到了九卿之一的大司農。
他騎馬帶著一隊兵士從大道上行過,隻見房屋倒塌無數,處處都是痛苦和哀嚎,揪人心腸。
“高門大戶自有奴婢賓客營救,你去通知兵士們多去救那些平民百姓。”北軍中候對身邊的侍衛說:“再派人去雒陽郊區,記得統計損失。”
侍衛們領命退開,追上兵士傳達首領的命令。
北軍中候眉頭緊鎖,一路上越看越心驚,甚至在南城看見了一處大地裂。
地裂如同一條長而闊的傷口,裡麵湧出渾濁的黃泥水,周圍傳來的嚎哭,讓人渾身發寒膽戰心驚。
幾次餘震後,大地慢慢恢複了平靜。
重臣們陸續來到北宮,商量救災事宜。鄧綏和劉隆坐在草地上的暖席上,重臣們分坐下首。
受災情況還未傳來,但眾人知道這次地震造成的損失恐怕不會小。
鄧綏從郎官中選出謁者,以雒陽為中心朝四麵八方派出去。地方的消息尚未傳來,但派人巡察吊問宜早不宜遲。
鄧綏又讓少府和大司農準備好救災的粟米錢帛等待災情消息,隨時發往各地。
吩咐完這些事情,鄧綏感念地震破壞之烈,道:“在地動中殞命的百姓由朝廷提供棺材安葬。”
鄧綏說完,大臣們紛紛稱讚皇太後的仁慈。地震的事情商議完畢,尚書令遲疑了下,道:“過了明日就是孝廉考試,如今雒陽這番情形,隻怕無人主持。”
劉隆道:“當今要務是救助百姓,孝廉考試往後推一兩個月再做打算。孝廉傷亡如何?”
大部分孝廉住在傳舍,隻是不知道這傳舍的質量如何
?
尚書令搖頭道:“啟稟聖上,尚未有準確的消息傳來。”
劉隆想了想,轉頭對母後道:“地動慘烈,難免有人在地動中傷了肢體容貌,隻要於批改公文無礙便可錄用。母後,你覺得如何?”
鄧綏點頭,道:“依聖上所言,孝廉考試往後推,武舉也往後推,待諸事平息再舉行。”
此次地震隻怕人心惶惶,允許體貌受損者入仕這個舉措雖小,但也能穩定人心。
眾人散去,各自處理政務。
雒陽受災的消息陸續傳來,城內外民居坍塌者無數,百姓死傷數以萬計。
天空漸漸暗下來,夜幕降臨。
因為害怕有餘震,鄧綏和劉隆都住在簡易的帳篷內。鄧綏把劉隆催回去睡覺,自己仍然在處理政務。
劉隆回來,看見江平正在帳篷內鋪床。
“聖上,現在條件艱苦,咱們暫且忍耐些,權當為了安全。”江平看見劉隆說。
劉隆不在意地搖搖頭,坐在榻上,初春的寒意透過帳篷彌漫在周圍。
草地上鋪了一層油紙防潮防蟲,又在油紙上鋪了暖席,暖席之上又設了榻。
“我知道,安全最重要。唉……”劉隆唉聲歎氣,不知道這樣年年發生天災的日子什麼時候到頭啊。
江平聽見一頓,在被窩裡放好湯婆子,絮叨道:“聖上,你常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這是老天爺決定的事情,咱們不能決定,隻能事後補救。”
劉隆仰麵躺在榻上,看著帳篷的頂部,道:“是啊,可我心裡就不好受。”
劉隆的腦海中浮現被埋在廢墟裡的百姓,心情沉鬱,恨不得自己親自去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