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第13章 抓考官心(2 / 2)

霍霖用眼神表示疑問:“?”

元基不好意思地說:“我之前跟著夫子學習都有做筆記,不知對霍兄是否有用。”

霍霖掩住內心地驚訝,這個人還真是個自來熟的人,他感慨道:“元兄真是個樂於助人,能與元兄相遇,是我之幸。”

說完,兩人結伴前往元基的家中。

路上霍霖先開口詢問道:“元兄到京城多久了?”

元基數了下答道:“元某年後過來,到這裡不足兩月,後又因為水土不服生了場病,最近才出來外麵逛,霍兄是我在這裡結識到的第一個學子呢。”眼神熠熠生輝,就如同找到新同伴的孩童一般純質。

霍霖突然懂得了旁邊這人的熱情好客,他笑著答道:“原來如此,也歡迎元兄京城來我府中走動,如若有學業上的問題也可一同商討。”

元基開心得嘴角上揚:“這是自然,到時候就希望霍兄不要嫌棄我走得太勤就好。”

說話間,兩人就已經走到一個高大的府邸麵前,霍霖定睛一看,又看向自己的好友,驚訝挑眉,沒想到自己在路上認識的友人竟然就是工部尚書之子。

雖然霍霖一直居於書房勤學苦讀,但是基本的官員情況還是知道的。

元基熱情的邀請好友進門,工部尚書是江南學子,整個府邸的風格都偏向於淡雅樸質,與鎮遠侯府的精致貴氣不同。

等到了元基的書房,他拿出一本厚厚的書籍:“這是我之前在江南那邊讀書所作的筆記,不知對霍兄有沒有用處。”

霍霖翻開一看隻見裡麵的內容字跡端正,詳略得當,一下子就能看到重點,還講到了一些霍霖之前沒有注意到的地方。

霍霖驚喜地看著元基:“元兄,你這筆記做的真是精妙。”

元基不好意思地搓了搓衣角:“這個方法在江南那邊很流行,霍兄如果有興趣也可試試,對學業還是有所幫助的。”

【還可以建立錯題庫,能夠比較清楚認識知識的薄弱之處,保證自己不犯同一種錯誤。】

【是的,最好是找到錯因,反思總結,最好是能進能出,以後不再犯了。】

霍霖拍了拍元基的肩膀:“你這兄弟我交定了,以後要是有誰找你麻煩,你報我霍霖的名字。”

彈幕和元兄的話霍霖都看見聽到了,他不由得再次感覺自己的運氣逆天,人生處處是貴人。

於是兩個皆有所得的人愉快的交起了朋友。

在元基府中待到快到飯點時,霍霖才離去,離去前也把自己府中的地址給元基,兩人相約有空就相聚讀書。

*

縣試考完府試也快了,四月的府試即將到了,為了自己立下的目標,霍霖再次恢複了當初的拚命讀書輸入模式。

此次林夫子也已經考上進士,通過朝考考選庶吉士留在翰林院,平常比較清閒,就對霍霖進行了更為嚴苛的訓練。

每日的課業都得讓霍霖學習到三更,第二天一大早就要起來,嚇得整個鎮遠侯府的人都擔心霍霖的身體受不受得住。

書房內,霍霖坐在書案前,林夫子坐在他的側麵:“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何解?”[3]

霍霖隻考慮的片刻就脫口而出:“這是《論語·雍也》中關於中庸的出處。中庸應為至高之德,不偏不倚,選擇行為之恰到好處。”[4]

林夫子點頭:“何謂中?何謂庸?何謂‘中庸’?”

霍霖:“中,和也。庸,用也。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要求學子堅持;不偏不倚;保持均衡。”[4]

林夫子對霍霖說道:“中和之道即天下根本之道。此次府試的考官極為推崇中庸之道,你剛剛隻說到了中庸關於道德的部分,忽視了它的實踐部分,你再想想。”

霍霖一愣,思考片刻,說道:“庸,用也,‘用’也可以解釋為實踐,實踐才是學子學文後應該做的,應作為人們對待世間萬物的根本方法。”

林夫子看到自己的學生醒悟,對霍霖說道:“是,就像你剛剛所說,實踐過程中不必過分拘泥,但也要把握度,不偏不倚,此次答卷不切記不要過於偏激,要不然你的小三元可能就......”

夫子對霍霖報以微笑。

霍霖心領神會,可能就長翅膀飛走了。

作者有話要說:  最近評論好多呀,羞澀,還有小天使投營養液,開心~抓住小天使,吧唧3

[1]丹墀對策三千字,金榜題名五色春——出自元代王冕《送王克敏之安豐錄事》。

[2]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神童詩作者汪洙 朝代宋

[3]《論語》及其注解

[4]《中庸》及其注解

[5]最後部分關於中庸實踐的理論來自《公務員行政中庸行為成因與應對策略》

感謝在2022-07-14 15:38:26~2022-07-15 19:38:12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一生懸命在吃土 8瓶;麻煩死了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