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銀光四溢 精細程度令人咋舌(2 / 2)

殿中有人附和般的點頭:“確實精美過了,這不是浪費嗎?”

又有一些人出列說了對新銀幣的意見,但大多數對於新銀幣都處於一種反對意見,甚至有人直接對霍霖說:“小霍大人,身為此次銀源局的監工,你怎可放任銀源局的主事行如此浪費之事,就一小小的銀幣就下如此大的功夫去製作,若要造出天下人使用的銀幣怕不是得把匠人們累死吧?”

等到聖上聽完了想說的人的意見,霍霖有話說了,他出列道:“剛剛霍某聽諸位大人大多數談到銀幣相比較之前的銅幣實在是過於精美,對於這點臣覺得,首先銅幣的幣值隻有一文,一千枚銅錢才值一枚一兩的銀幣。”

對於這點眾位大人並沒有反對。

接下來霍霖說到:“第二,不知剛剛說製作麻煩的大人是否知曉錢幣的製作工藝。”

霍霖環視一周,剛剛說銀幣製作麻煩的大人都不敢說話,知曉錢幣的製作工藝很重要?

霍霖接著說道:“幾位大人若是知道銀幣的製作過程就可以知道,銀幣是先製作一個凸起的陰模。”霍霖展示出銀幣,告訴諸位大人這就是陰模。

剛剛幾個說製作麻煩的大人如鵪鶉一般悄悄往後退,看來這次銀源局是有備用而來啊。

“用陰模製作凹的陽模,每次鑄造銀幣的時候隻需要澆築上銀水,最後加上壓力適度的衝壓,這銀幣上就可以冷壓成各種文字和圖案了。”

有一些對銀幣的製作真的一竅不通的人露出了學到了的表情,原來銀幣製作並不難。

解決了銀幣製作費勁這一問題,那原先的壞處那就變成了好處。

沈翰林出列道:“啟稟陛下,這銀幣身為我大興第一批銀幣,製作精美,且上麵的內容詳略得當,重點突出,尤其是背後的大興疆圖,能夠讓百姓們更加了解我大興,知道大興疆土遼闊。”

說到這裡沈翰林笑了:“若是之後外邦朝貢時來我大興,看到製作如此精美的銀幣竟然在百姓間流通作為平常貨幣使用定當,帶著這銀幣回到其國,定能宣揚我大興國威。”

行家一出手果真非同凡響,霍霖就見本來還對這銀幣抱著遊移態度的皇帝和下麵的有些官員聽到沈翰林的話立刻挺直腰板,宣揚國威這種事情當然得做好。

天朝上國的思想讓大興人尤其注重麵子,隻要涉及對外的內容各個都如戰勝的公雞一般雄赳赳的不想服輸。

由此,銀幣的最終形式就確定了下來。

皇帝看著霍霖和元豐:“本次銀源局上呈的銀幣果然極好,不知可有試過大量鑄造?”

霍霖和元豐對視一眼,霍霖上前答道:“回稟陛下,本次銀幣已試過可量產。”

說完霍霖看向殿門外道,經過聖上同意讓外麵的人抬進來兩個大木箱。

霍霖說道:“陛下,銀源局的匠人們嘗試做出了一批模具,於兩天前製作完成,這兩個箱子就是這兩天製作出來的銀幣。”箱子打開,銀光四溢,吸引著眾人的眼球。

霍霖補充道:“不過因為並不確定是否以這副樣幣作為最終款,故而隻鑄造了兩箱。”

言外之意就是本可以鑄造更多,不過銀這種東西。

聖上撫掌讚道:“極好極好,兩位愛卿果真都是英才,朕果然沒有信錯人,值得封賞,諸位愛卿可有想法?”

聽到皇上的話,底下的百官神態各異,鎮遠侯同站他對麵的工部尚書對視一眼。

稍後,工部侍郎率先出來道:“陛下,為君分憂是臣子的本分,不過元大人被調來暫時代銀源局主事能夠做的如此好,看來也是極為適合銀源局的。”

下麵也有一些人附和,於是元豐被升調為銀源局主事一事就確定下來了。

最後聖上看向霍霖:“霍愛卿在此事上也可以說是功不可沒,接下去朕自有安排。”

霍霖聽此在大腦中過了一遍都想不出是什麼安排,隻能領旨。

不過霍霖倒是真的很好奇到底是什麼安排。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