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安外加在場的仆從看到霍霖竟然聽得懂這些外邦人的話也是很驚奇。
霍霖無奈道:“其實他們說的還是大興話,隻是腔調我們不習慣裡麵經常夾雜著他們那邊的語言而已。”霍霖也是在彈幕的提示下才聽得懂的一些讀音竟然是大興話。
其餘旁觀的人皆是一臉恍然大悟,那些術羅人也把霍霖視作在大興的知己,直接就告知霍霖他們錢被偷了,現在正準備去找同伴一同去報官的信息。
霍霖覺得在這茫茫人海想要試圖找出一個錢袋還是挺難的,不過他突然有了個想法。
霍霖拿起放置在布包中又名西玉黍的玉米,一句一頓的問道:“請問你們知道這個嗎?”
術羅人雖然不怎麼會說大興話,但是為了朝貢聽大興話倒是聽得賊溜,聽到霍霖的問話,一咕嚕的把關於西玉黍的信息說了出來。
霍霖連結合彈幕的話,再聽這些術羅人的話知道了這玉米在術羅那邊的地位,術羅多山地,且冬寒夏熱,也唯有這西玉黍和另一個如同土塊一般的甘薯才能忍受那邊的氣候,而且產量不錯。
霍霖越問越覺得這西玉黍極其適合大興邊疆種植,不由得問得更深了些,而這些術羅人對於自己的這個小恩人也仗義,不需要霍霖問詳細就把這西玉黍每年幾熟,如何種植的技巧都說得明明白白。
霍霖在旁聽得起勁,甚至拿起一旁的紙筆做起了記錄,兩方你來我往聊得不亦樂乎,看得旁觀的寧安直接讓店家準備了些下酒菜讓他們邊吃邊講。
一個願意講,一個問得深,直接從白天講到夜幕降臨才結束。
等到了臨彆之際,霍霖還有點兒不舍得,讓人準備了一個小箱子在包廂裡給這幾個術羅人讓他們等見到了自己的同鄉再打開。
不過最終還是要分彆,等到那幾個術羅人見到自己老鄉打開箱子後見到裡麵擺放的金元寶瞬間不淡定了。
朝貢所得並不是真金白銀,而且屬於國庫所有,而這幾錠碩大的黃金能夠在大興買上許多東西帶回去,到時候在他們術羅可就是暴富的節奏啊!
霍霖自然不知道這些術羅人在想什麼,他隻是做了自己覺得應當做的事情而已,這是對他們如此熱情回應自己的報酬罷了,如果這玉米的甘薯真的能夠對大興產生這種巨大的作用,到時候大興的聖上自然會對把這種高產作物帶到大興的術羅國有所優待。
寧安在他們聊的時候並沒有做過多乾涉,在霍霖把這些術羅人送走後才問道:“如何?”
霍霖自然不會瞞著自己媳婦兒,他一把牽住寧安的手腕,帶著剛剛寫下來的記錄回到棧府裡的院中。
等到自己的地盤,霍霖才開始顯露出開心的情緒,抱起自己的媳婦兒興奮道:“這西玉黍和甘薯對大興極其有益,特彆是對邊疆的百姓而言,就是神物啊!”
寧安聽不懂霍霖與術羅人的對話,自然不清楚霍霖興奮的點,媳婦兒不懂霍霖就細細講與她聽,他指著這西玉黍說道:“這西玉黍碎石山場皆可植,無須肥土且尤耐旱寒,一年至少可兩熟,十一月到七月皆可種植,兩月半即可成熟。”
寧安驚訝於這西玉黍的種植時間竟然可以這麼長,她思索片刻道:“那他豈不是能夠在夏秋季節成熟,使得百姓能夠度過青黃不接之時?”
霍霖輕輕的刮了刮寧安的鼻尖:“娘子說的對,且這西玉黍長成後高至一丈許,一株常有三四包,上收之歲一包結實就有千粒,其利甚大,收獲過玉米的土地再用於種植其它糧食作物,其產量還可以大大提高,有此接濟,民困可少啊!”[1]
寧安終於懂得了剛剛霍霖為何那麼驚訝,要是她聽到這些她也會很驚訝:“耐寒耐旱,若是在十一月前趁著大興西北土地未凍之時,先將那地塊鬆土,將西玉黍的種子種入土中,等到明年小暑成熟,那不就也能防止旱蝗之災?”
霍霖沒想到自家媳婦兒對農事也懂的頗多,不過細想下也是這個理,霍霖倒抽一口涼氣,這西玉黍就能帶來如此大的好處,更彆說甘薯了。
霍霖和寧安對視一眼,皆覺得這事情不能耽擱,但是也不能外揚,畢竟是沒譜的事情,具體如何還是要做出來才能讓眾人信服,畢竟還有個詞叫做南橘北枳,誰也不知道在術羅長的極好的西玉黍到達大興會不會適應,要是最後竹籃打水落得空歡喜一場那就不是美事了。
采取了之前種植棉花的經驗,霍霖覺得他們或許可以在京城裡種植試試看,再把結果上報與天子。
至於最後這莊子從何而來……
霍霖想了下自己的資產,最後發現自己名下僅有的幾個莊子所擁有的皆是肥沃水地,符合實驗西玉黍艱苦環境的莊子簡直就是一個大寫的‘無’。
寧安看到霍霖困惑的樣子,不由得點了點霍霖的腦袋:“呆子,我名下的莊子可是應有儘有。”
霍霖驚訝地看著自己的媳婦兒,條件不好的莊子竟然也有?霍霖用眼睛表達自己的疑惑:“?”
寧安輕描淡寫的說道:“我名下不僅有父皇平時賞賜和出嫁時所給的東西,還有母後曾經留下的嫁妝,以及當初成親時各家各戶在抬妝時所添的妝。”
寧安親近之人所給的東西自然都是極為好的,但是當時各家各戶添妝所用的東西就不一定能夠達到皇家的層次了,各種的東西皆有,故而一些隻能說相對好的莊子也有。
霍霖恍然大悟,再次覺得自己身邊有一條金晃晃的金大腿,純金打造,童叟無欺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