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拆穿了這些遺留的韓係勢力、想要使用疲秦之計的心思後。
緊接著又有士兵前來報信:“稟陛下, 韓國的都城陽翟傳來消息。逃走的長安君意圖集結剩下的勢力,進行再度謀反。”
消息如驚雷,底下的朝臣開始紛紛議論。
隻是無論是趙係還是楚係勢力, 對此都達成了一致的意見, 需將對方收拾了以絕後患。
經過前後一出,方才的“細作”便陷入了更涼的境地:“陛下,韓國一邊鼓動聯合長安君,一邊又使出這疲秦之計。”
“定是不安好心啊。”
嬴政麵上不顯怒色,隨著朝臣的反應將方才那群“細作”,順勢扔進了牢裡。隨後又順勢下了指令,安排蒙驁帶軍駐守二國邊境。
若有異動,便即刻攻韓。
夏安夷望著這狀況, 總覺得似乎有哪裡不太對:“韓國不是向來懦弱,對著周邊的諸侯國各種端水和抱大腿的嗎?”
這個形容還是老祖宗親口描述的。
所以韓國怎麼可能當反秦的出頭鳥, 扶持長安君一個小孩叛亂呢?而且曆史上對方叛亂時,韓國也自始至終沒有過多參與。
反而是趙國橫一腳, 看熱鬨不嫌事大,把自己給折騰沒了。
嬴政淡定答複:“消息是我讓人傳出來的。”
夏安夷:“??”
所以莫非是老祖宗忌憚對方, 所以急著斬草除根、以免夜長夢多?
但她琢磨了下對方的性格,又感覺不太像。畢竟曆史上的對方,不僅在滅六國後未將那些貴族怎麼樣, 同時也不曾因忌憚而錯殺功臣。
應當不會將長安君放在眼裡。
隻聽他頓了下, 語氣平靜地補充:“關於修渠等需大興的土木之事, 雖所用工具改良了不少, 但也缺不少人力。”
“鑒於後世所劇透的饑荒,也不宜廣征庶民,以免耽誤農事而使軍隊糧倉不足。”
嬴政思來想去, 便找到了能精準薅羊毛的對象:“這些犯事的逆賊,還有日後那些六國的貴族,死罪雖可逃。”
“不如讓他們去一同挖渠。”
與其按較為苛刻的秦律,賜他們一些酷刑而無實際的大用。不如直接拉去乾活,好好感受一下捶打。
若是這些人自詡身份高於平民、不願受罰而反抗——
嬴政淡淡道:“左右日後會被罵幾千年的暴君,那不如坐實了這名聲,乾點暴君會做的事。”
“這群貴族不耕而食、不織而衣,不過是獲罪後充當下苦力罷了。”
曆史上的他沒有將這群六國貴族如何,死後他們還不是如死灰複燃、又重新搞事了。
有時候苛待前朝貴族容易被抓住小辮子鬨事,過分寬容又會縱容對方的野心。能不能鎮住,基本靠的是掌權者的手腕,而非具體的政策。
因此看樣子這一回,老祖宗在薅完這些人的錢財後,又打算繼續將他們拉去挖渠。
可謂是能榨乾的價值,他都注意到了。
夏安夷:“……”
彆說,從對方的視角來看,妥妥的爽劇啊。
有老祖宗這樣的實力作擔保,她追這“劇”的過程中,壓根不用擔心掛羊頭賣狗肉的問題。
當然,對方在不動聲色下套的過程中,也受到了一定的阻攔——
“陛下,此舉怕是不妥。”
“禮樂不可廢,當以仁治國啊。也不宜大興土木、行不義之戰,陛下當兼用德和仁……”
屏幕裡老祖宗一言難儘的神色,就跟她每次學數學課壓軸題時,表情有點相似。
一種明顯跟對方語言不通的感覺。
顯然她是再痛苦也必須要學數學的,而老祖宗可以一言不合開懟臣子。
嬴政向來不喜歡這群儒生,無論是這些時日上朝後的感受,還是先前來自後世的劇透。
不知道是哪個家夥,把儒生的地位提高到了至高無上的地位,使這群人在後世順利地逼逼賴賴了幾千年。
而且更雙標的是。
同樣是出於文化上的一統需要,都對百花開放的思想進行了鉗製。他“焚書”的行為被顛來倒去罵了很多年,而“罷黜百家”的儒學卻成了所謂的正統。
可惜這頁頁史書自上古來,便是由成功者所撰寫的。
夏安夷小聲道:“其實也不算吧……儒學在一些為人處世的哲理上,還是很有意義的,所以在現代也備受推崇。”
隻是在“罷黜百家”之後,其作為利於統治者的一麵存活下來並不斷拔高,在代代“新儒學”的演繹後,與戰國時代最初的思想有了較大區彆。
獨屬於君子之風的一麵慢慢削弱,而變成了封建的框架和三綱五常,變成了強者規訓弱者、冠冕堂皇的工具。
嬴政麵無表情地等著底下的儒生,將一堆討伐的廢話講完。
他淡淡道:“你確定?那朕倒是有些好奇,他們能說出什麼為人處世的哲理來。”
於是,隻見半晌後。
發話的儒生講完大道理,又繼續指手畫腳著道:“何況周禮不可廢,陛下你尚未加冠,冠冕上的珠玉怎可有十二道,這於禮不合。”
迅速打臉的夏安夷:“……”
這群人怎麼連頭上的東西都要管,這麼閒。
幸好老祖宗隻學了椅子沒學會翹二郎腿,不然還不被這群儒生噴出各式的花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