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關係,她聽不出陰陽怪氣的語意,就當這是誇讚了。
好在不久後的曆史課,終於講到了棉花和紡織品、服飾的變遷這一章節,能夠予以相應的參考。
【先秦以來,絲織品與麻葛是服飾的主要材料,漢代我國的絲綢遠銷海外至地中海區域,因此被譽為“絲國”。】
嬴政注視著光幕裡的地圖,目光落在“地中海”上。
隻見其與中原地區橫跨了長長的一條“絲綢之路”,通過了各種山脈、盆地等地形後,去往了陌生的地帶。
而這陌生的“地中海”區域,在目前幾國的地圖上,從未出現過。
嬴政若有所思:“這便是你們口中的西方?地方真小。”
他環視著光幕裡的立體地圖,雖隻依照需求勾勒了部分歐亞大陸的輪廓,但對比之下,秦國的麵積似乎也沒大到哪裡去。
嬴政:“……”
而且為什麼七國的總麵積就那麼一點兒?原本攻韓帶來的場場勝利,讓他瞬間產生了微妙的感覺。
看來還是不能輕易得意。
夏安夷安慰對方:“這隻是歐亞大陸呢,下回你看到完整的世界地圖,可能會更加震撼的。”
嬴政:“……”
他向來不是很喜歡對方的安慰方式。
【那麼在棉花傳入我國後,紡織業有了飛躍的發展。這裡提到的便是元代紡織家黃道婆,她帶來了摘棉、軋棉、紡棉紗、染棉紗、織棉布的技術。】
【她被稱為“衣被天下”的女紡織家。】
聽到棉花製衣的步驟竟如此繁瑣,嬴政漆眉微蹙,但又被它能禦寒的優良性能深深吸引。
要想回報夠大,需要投入的精力越多,他自然也知道這樣的道理。
再者,秦國的工匠本就是七國中的翹楚,技藝精湛一流。
而隨著公輸遜所發明的後世之物,足夠絕倫而引人驚歎,他所認識的相裡墨的弟子和昔日的公輸氏同門,或多或少也想出山來試探一二。
吸引頂尖技術者的、除了統治者的扶持和獎賞以外,最重要的還有先進理論和技術本身的吸引。
因此如今的秦國,就像吸星大法一樣在收納著各國的人才、隱居的人才。將一項較簡單的技術研究透並改良,應當隻是時間的問題。
【繅絲與棉花的技術並不一樣,因此黃道婆在推廣的過程中,首先將黎錦紡織中的手搓去籽十字棍、木製手搖軋花機引入了棉紡織工序中。】
【此外,她還創造出了“錯紗、配色、綜線、挈花”的織造技術,改進紡織工具,並製造擀、彈、紡、織等專用機具,這幾個考點都是需要大家牢記的。】
棉花作為長江地區經濟崛起的原因之一,向來是重要的考點,夏安夷自然認真地記著。
偶爾跟對麵的老祖宗,嘮嗑兩句:“後麵的這些技術,感覺比較錦上添花,要不你們還是從剝棉籽、彈棉花做起吧。”
嬴政打量著手裡較小的棉花團,怎麼聽怎麼覺得,對方說起來有點幸災樂禍的感覺:“你日理萬機,不會連棉花都不會剝吧?”
刹那後,她還真目睹了老祖宗實時剝棉花的模樣,果然激將法有用。
對方動手能力向來強,但他指尖輕動嘗試了下後,發覺手裡的棉花團剝起來,十分得麻煩而效率低:“一朵棉花剝籽需要這麼久。”
“若是處理這一批棉花,想必要耗時極久。”
光幕裡所提到的方法和技術雖比較陌生,嬴政轉悠了一圈,還是將目光落在了“軋棉機”上,似乎是打算研究此物。
夏安夷也翻到了曆史圖冊的相關頁碼:“古代的軋棉機,還是比較簡易的好像。上麵說核心是曲柄連杆結構……”
為了不當苦力、避免老祖宗喊自己來受力分析,她及時地出主意:“這些結構跟之前的曲轅犁、水排很像啊。”
“公輸遜和鄭國他們老有經驗了,肯定能行。”
其實還是有些不一樣的,軋棉機顯然要更複雜一些,且對人力和工具的適配性要求更高。不過之前的廣告打出去後,有了一批相裡墨和公輸氏的人才。
嬴政放心地打算壓榨這群人,審視著光幕裡的“曆史圖冊”。
【王禎《農書》中記載的“木棉攪車”屬於三人操作的手搖軋花機(見圖),其具有曲柄連杆結構,能連續轉動和軋棉。】
【而《天工開物》中也記載了名叫“趕車”的軋棉機,具有類似的結構和人力踏板。】
嬴政的畫技依然沒有任何的進步,甚至在抽象意識流的基礎上,一去不複返。顯然他本人並不覺得有什麼問題,也差不多忘記了最初、對這種畫風的嗤之以鼻。
夏安夷隱晦提醒他:“那些剛來秦國的工匠,他們能看得懂這些圖紙嗎?”
嬴政輕哂:“他們看不懂的話,不如背上包袱回去,秦國不養飯桶。”
飯桶這個詞,說起來還是某回她學得疲憊時,用以自嘲時所說的後世詞彙。本意是指這學狗都不上,不如爭當乾飯人。
結果被對方,真情實感地拿來罵人了。
夏安夷:“……”
行吧,這可能跟審美霸淩沒什麼關係。純粹就是老祖宗畫技不佳,大夥兒給他留麵子罷了,隻有她真情實感地說了出來。
不過看來對方還是留了麵子的,至少之前的朝堂上,沒有徑直罵那群儒生是飯桶。
老祖宗還是很有涵養的貴族一枚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