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食堂。”
就是這兒了。
今天定下手拆蟹粉拌飯的是被張老頭那道百花雞吸引來的群友們,何教授夫妻倆簡直是把這當自家食堂了,幾乎三餐不落,還加了應玲瓏的聯係方式。
這次手拆蟹粉拌飯,就是她幫忙預訂的。
一群人有老有少,浩浩蕩蕩地推開了山海食堂的大門。
大多數人點的都是手拆蟹粉拌飯+老薑雞湯的套餐,隻要399。隻有零星的人不愛吃薑,單點了拌飯。
應玲瓏一眼看到跟著人群一起進來的何教授,就知道是他們沒錯了。這可是應玲瓏的財神爺,光是今天的蟹粉套餐,就賣出了將近三千的營業額。
蟹粉拆出來再炒就很快了,眾人落座沒多久,手拆蟹粉拌飯就端了上來。粒粒分明的米飯,配上一碟金黃流油的蟹粉,不僅如此,定睛一看,旁邊還擺了三小碟。
一碟脆米、一碟香醋、還有一碟細薑絲。
“馬大哥,蟹粉涼了該出腥味兒了,怎麼還不動筷?”何教授看向對麵須發皆白,此刻正悄悄四處張望的一個老大爺。
她說了一遍,馬大爺好像沒聽清,沒有反應。身邊的人又高聲重複了一遍,並對何教授解釋道:“老馬耳朵有點背了。”
馬大爺這才應了一聲,立刻收回目光。端起那一碟蟹粉倒進米飯裡。勺子一拌,每一粒米飯都變得金燦燦的,河鮮的鮮甜簡直撲鼻而來。
那三個碟子他都沒動,要先吃一口蟹粉拌飯的本味。一整碟蟹粉奢侈地淋在米飯上,金黃的蟹油順著飯粒的間隙往下淌,米飯蒸的顆粒感分明,細細的攪拌,確保每一粒米都與蟹粉纏纏綿綿,舀一勺送進嘴裡,仔細品味。蟹粉不見一絲腥氣,隻有滿溢出來的鮮香。
蟹粉和禿黃油是有區彆的,蟹粉裡不僅有蟹黃蟹膏,還有大塊的蟹肉,這一碗要是純用禿黃油,要幾隻甚至十幾隻螃蟹才能出這麼一碟,價格更是水漲船高,至少要翻倍才行。
應玲瓏思來想去,決定換成蟹粉,降低了單價不說,蟹粉的口感層次豐富,其實是不遜於禿黃油的。
這還真對了馬大爺的胃口,他以往吃禿黃油拌飯,第一口驚為天人,第二口迫不及待,等吃到碗底,嘴裡就開始發膩了。
不如這蟹粉拌飯,口中能嘗出層層疊疊的風味,細膩鮮甜的是蟹肉,綿軟香糯的是蟹膏,酥粉鮮美的是蟹黃,配上軟糯彈牙的米飯,簡直香迷糊了。
馬大爺情不自禁的點點頭:“這蟹真是不錯!”往常小輩孝敬給他的特級大閘蟹,個頭一個個大的嚇人,味道還真比不上這蟹粉裡的蟹。
其他人都吃的頭也不抬,味蕾全被濃香的蟹粉占領,幾個吃飯時總愛點評的人都被蟹粉拌飯堵住了嘴,生怕耽誤了最好的風味。
馬大爺這才往蟹粉拌飯裡倒上一點點脆米,讓拌飯多了一些酥脆的口感。他是吃薑的,而且吃蟹必吃薑,免得蟹的寒涼傷身,拌飯頂又鋪上一層細薑絲。最後再來幾滴香醋,去腥提鮮。
香醋一加到蟹粉拌飯裡,簡直畫龍點睛,更加回味無窮。
不知不覺,一碗蟹粉拌飯就見了碗底。口中正乾,旁邊溫度正適口的老薑雞湯端過來,一口喝下去。
這一口全是雞湯,湯色如茶,濃濃的鮮在口中回旋,夾雜著老薑的一絲辣和回甜,這種鮮美又有彆於蟹粉的鮮,清口又暖胃。
說起來蟹粉拌飯的確能占到材料的便宜,但凡大閘蟹品質好,做出來的蟹粉味道都不會差。但這道老薑雞湯就能看出廚師的手藝了,材料不出奇,還能有這個水平,那是廚師的本事高。馬大爺咂咂嘴巴,嘗出這雞湯不止是用雞熬的,八成是加了後廚的高湯。
這還真是遇到懂行的了,應玲瓏剛開店,就吊了這麼一鍋高湯,做菜不加水,基本就是加一勺高湯,比水更鮮更香。
高湯熬煮的越久滋味越好,而且曆久彌新。材料要定時添加,湯味越來越醇厚,是一家餐廳裡最珍貴的資產。就算後廚著了火,也要衝進去搶救兩樣東西,一個是鹵水,一個就是高湯。
這雞湯裡應玲瓏還加了幾塊鮮切的蘋果,吃不出蘋果的味道,但能給雞湯增加一股鮮甜。
何教授也開始喝雞湯,她不愛吃薑,略有薑味還行,咬到薑塊就要皺眉了。有忌口不要緊,提前說一聲就行。像她這碗雞湯就是清湯,碗底臥著幾塊雞肉,絲毫不見馬大爺那碗裡那滿滿的切成小方片的老薑。
老薑雞湯入口,沒有何教授預料到的那股濃濃的薑味,反而湯味鮮濃,切成小塊的雞肉是煸過的,韌中有嫩。
一碗下肚,喝出額頭一層薄汗,發熱驅寒,抵去了今天吃蟹的寒性。吳東華腸胃不好,今天就沒帶他來,何教授一想起出門前丈夫巴巴望向自己的眼神,就忍不住笑出聲。
算了,蟹粉拌飯吃不到,一會兒打包給他帶點老薑雞湯吧。
這時候吃完飯的大夥終於有心思閒聊,旁邊的老姐妹輕輕用手肘頂了頂何教授的胳膊,低聲道:“我還沒跟你說呢,你猜老馬剛剛在找什麼,他是找老張!”
何教授是訂餐的人,當然知道誰來了誰沒來。
“老張今天沒來啊。”
老姐妹:“老張是沒跟我們一起訂蟹粉拌飯,但沒說今天不會來啊。老馬是怕遇到老張來吃飯,見了尷尬,兩個倔老頭現在冷戰著呢!真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