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 章 新婚磨合1(1 / 2)

天隻蒙蒙亮,身側的人還未醒,柳魚就起來了。

正值八月,趕早起來也熱的蒸人,柳魚用剛剛從井裡提上來的水洗過臉後,方覺涼快。

男人要去縣城做清理河道淤泥的活,得吃點乾的。柳魚淘米下鍋之後,讓它悶煮著,便開始動手和麵。

昨日,他剛從婆母叢春花手裡接過活計的時候,將餅烙的薄薄一層,男人嘴上誇好吃,但他看出來了,男人趕時間,那樣薄的餅短時間內根本填不滿他的胃。所以今日得烙的厚實一點,好叫男人短時間內吃飽。

醒麵時,柳魚去後院雞圈裡摸雞蛋,天太熱了,五隻母雞就下了兩個雞蛋。清理河道是個苦力活,李青山還年輕,這當會兒吃食上萬萬不能虧了,這自然都得緊著他吃。柳魚盤算著一會炒了,給李青山做卷餅吃。

柳魚洗洗手趕緊去擀麵烙餅,雖說在南江府的時候,他們那吃稻米他都沒怎麼烙過餅,但這並沒什麼難度,隻看叢春花做過幾次,就已學會了。他做活麻利,不一會兒灶台的盤子上就落了一遝子熱氣騰騰的餅,外酥裡軟,香噴噴的。

柳魚揭開熬粥的鍋,用勺子攪了一下,粟米已煮的稀爛,但湯還不夠粘稠。眼下還有些時間,柳魚又往灶膛裡填了一把柴,安靜地坐在灶膛邊守著,望著灶膛內的搖曳火光,他發起了愣,不由想起了他剛嫁到李家的時候。

他原是南江府人士。

五月,南江府發大水,不僅地裡一季的莊稼沒了,他和奶奶住的房子都被衝走了,好險才撿回了一條命。

本還指望朝廷救濟,但大雨遲遲不停,那水一日日的積得越來越深,他和奶奶便一路北上逃命。

來青州府,原是想投奔奶奶年輕時的故交的,但年深歲久,故人早已不住原地,他和奶奶多番打聽未果,便輾轉來了雲水縣。

雲水縣的縣令仁義,肯收留他們這些災民。家中有漢子的全家可立刻落戶,分配到村落,男子分十畝地,女子和小哥兒分五畝,自行開墾。但像他這樣獨戶的小哥兒就隻有嫁給本地漢子才能留下來。

柳魚那會兒已經山窮水儘,不得不點頭應了。

他模樣好,又不要聘禮,還能分五畝地原是不愁嫁的,但壞就壞在他堅持要帶著關老太太一道去男方家。

關老太太今年已五十有五,雲水縣是不分地給她的。

青州府,一年到頭風調雨順的時候一畝地裡才能產兩石糧食,外來戶分的都是荒地,一年兩季的糧食加起來能有個一石都是上天了,這五畝地哪兒夠養活兩個人的。

且家裡多個人還要交人頭稅,關老太太年紀大了,又是一路逃難過來的,身子瞧著也不怎麼康健,將來少不得要看病吃藥的,一時都沒什麼正經人家願意。

柳魚在安濟院滯留了一個月,才有兩戶人家上門相看。恰都是桃源村的,一戶姓陳,一戶就是李家。

柳魚兩相比較,選了家中人口少、關係簡單的李家。

李父早亡,李青山同他娘相依為命。許是因著同病相憐,李家更能體會他的苦楚。都沒待三日回門,新婚第二日,李青山就借了牛車去安濟院把奶奶接過來了。

其後,待奶奶也宛如親孫,不無恭敬的。

柳魚眼瞧著奶奶一日日的精神又好起來,心裡存著感激,漸漸安下了心。

李青山一早起來,就瞧見夫郎在發愣。

他學殺豬的事情不成了,家裡地少,沒個穩定的進項,娶人回來簡直是讓人跟著他受苦,他原是不想成親的。

可他娘這次說什麼也不成,甚至以死相逼,他不得不應了。

未成婚之前,他沒見過柳魚,還暗暗揣測過柳魚長什麼樣子,好不好相處。

可新婚十日,柳魚無論是性子還是長相都讓他覺得合心意,讓他覺得他想象中的夫郎就應該是這樣的。就是夫郎話總是很少,同娘和奶奶有時候還有說有笑的,同他都不多說什麼話,始終像隔了一層什麼似的。

李青山想到這裡有些無措,緩步朝院子裡走去。

柳魚被他的腳步聲驚醒,回了神,“你起來了?粥好了,我盛上涼著,炒雞蛋快,你洗漱過後就來吃。”

“嗯。”李青山輕輕應了一聲,去了井棚,從水井裡接連打了幾桶水出來,先將灶房內和井跟前的瓦缸灌滿,好叫娘和夫郎使著方便。

柳魚把粥盛了一些在湯盆裡涼著,其他的仍在鍋裡悶著,等一會奶奶和娘起來吃。

另一口剛剛烙餅的鍋現在都還有餘溫,稍添一把細柴,就把鍋又燒熱了,柳魚快速地炒了一盤油滋滋的雞蛋出來。

他本是想將雞蛋與昨日挖的薺菜一起炒的,但天氣熱,大清早吃這麼油的難免發膩,柳魚想不如配著卷些生薺菜來的鮮美可口。

這麼早,就隻李青山一人用飯,飯就擺在了灶房裡。

李青山洗漱過後,過來用飯,柳魚出了灶房幫他整理布袋。

水囊、汗巾這都是必帶的,天熱不好自帶乾糧,還要備上幾文錢留著吃午飯。李青山的錢袋有些破損了,柳魚快速地穿針引線幫他補了補。

待收拾好,李青山已用過了飯,正在敲打灶房裡坐的矮木凳,“這凳子腿有些晃,今天先彆坐了,等我晚上回來修。”

柳魚點點頭,幫李青山把布袋係在腰上。

被夫郎這般關心,李青山不知不覺就笑了起來,“今日是做工的最後一天了,有什麼要買的嗎?”

他做工的地方在縣城內,村裡離縣城有些遠,平日裡不是極要緊的事也難得去跑一趟。柳魚最近倒是真缺繡線,但他不想麻煩李青山,便道:“沒有。”

李青山聞言微微有些失望,但他打定了主意,等今日領了工錢,定要買兩隻好看的小花碗回來。

家中過得糙,他和娘胃口又大,吃飯用的都是一次能裝一斤粥的粗海碗。他早就發現了,夫郎飯量半碗都不到,每次扒飯,頭都快栽到碗裡了,手端著也費勁。

柳魚把布袋歸整好,又幫李青山理了理衣裳。

李青山臉上的笑容愈發大,瞧著有幾分傻氣,“那...那我走了?”

柳魚點點頭,李青山方才心有不舍地離家去。

没有了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