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魚倒是很開心,心裡已經在默默盤算成本和利潤的事情。
大莊家的識趣兒,不好再待在這裡,起身要回家去。
叢春花見狀,從院子裡的石榴樹上摘了一顆大石榴塞給了她。
這樣一顆大石榴拿到集市上去賣,一顆都能賣三文錢,大莊家的都不好意思拿了。
叢春花笑道:“跟嬸子還客氣什麼啊,石榴多子,可不興不拿。”
大莊家的很不好意思的收下了,柳魚扶著她送她回家,回來時心裡已經算好賬了。
豌豆粉剩下的也就能再做個十斤涼粉,平日裡幾乎都不會吃這個,家中也沒有備的,之後若是還有人買,少不得得用綠豆替代。
綠豆三文錢一斤,一斤能出三兩多一點的粉子,加了水能做三斤多的涼粉,得賣兩文錢一斤才有賺頭。
柳魚把這些都講給叢春花聽,叢春花一笑,很爽快地說:“行,都聽你的。”
柳魚做了五斤涼粉的量,一個時辰後,那兩個婦人連同大莊家的聽見動靜,都自己備著碗上門來了,一人要一斤。
叢春花切塊,柳魚稱重,還教了三人怎麼拌涼粉,又讓她們嘗了自己做的炒涼粉,教了做法。
三人一致覺得炒涼粉味道也不錯,心想回家正好一半放點胡瓜涼拌了一半放蒜苗炒了,一冷一熱的湊兩個菜,都樂嗬嗬的回家了。
回家路上,難免被人問起,一番說道之後,又有兩個喜歡昨天柳魚送的涼粉的人家,把剩下的兩斤買了。
五斤涼粉都賣光之後,叢春花心還跳的厲害,數著五斤涼粉換來的十文錢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這就賺到錢了?”
可比她一天織布輕省太多了。
柳魚也很高興,但人清醒得很,“也就打個牙祭,不會有人天天買。”
更何況馬上就到秋收了。
“不說那個。”叢春花凡事都愛往好的地方想,數著銅板樂嗬嗬的,“咱好歹的至少淨賺了十文呢!管它之後還有沒有人買!”
柳魚一愣,也緩緩笑了起來,同叢春花商議,“娘,外麵的野豌豆不好找了,家裡還有些綠豆,我先泡上,今天再做點粉子吧。”
備用著,說不定之後還有人來買。
叢春花看了柳魚一眼,笑著將手裡的銅板都塞給了他,“家中事情你看著辦便是,不必事事都問我。”
她說完,幫柳魚抻了抻衣裳,又道:“這個家是遲早要交給你和青山管的。”
柳魚緩緩點了點頭,又數了五個銅板給叢春花,“娘也管。”
堂屋廊下正製袼褙的關老太太瞧見這一幕,眼裡都是笑意。
一罱子的泥有個六七十斤重,不是極有力氣的漢子都很難將它從水裡拎上來。李青山和李青河換著乾,一上午已經拉了三船泥。
岸邊的李大伯和李青江則用木筐裝著,一板車一板車的往地裡拉,目前已上了一畝多地。
李青河期待的大魚暫時還沒撈著,一上午河泥裡帶的小魚小蝦、河蚌和螺絲揀出來倒是都快有一桶了。
日頭漸高,柳魚和李樂容一塊去河邊送飯。
因著李大伯和大伯娘昨個兒放了話,再弄那麼好的菜就不上他家吃飯了,柳魚這頓午飯就做的簡單了許多。
但是味道是相當好的,蒜末、辣椒麵、蔥花、熟芝麻用熱油一潑,再淋上醋、醬油,加一小撮鹽和糖,胡瓜切絲,拌上涼水湃過的麵條,最後撒上一小把熟花生和荽菜末,彆提有多酸辣爽口了。
不僅如此,柳魚還將大莊家送來的茴香雞蛋餡兒的包子一並拿來了,茴香苗鮮嫩,裡麵的香味兒十足,配上柳魚調的蘸料,一點兒都不會覺得膩。
四人飽餐一頓,李青山提著那桶魚蝦先送兩個小哥兒回家去。
李樂容一路都嘰嘰喳喳的,拉著柳魚問:“河蚌要怎麼做,螺絲要怎麼炒?”
“河蚌的話,去了殼加紫蘇葉炒了好吃,螺絲多加辣子就行。”
說起吃的,李樂容興致十分高,“那等太陽不那麼毒的時候,我們一塊去摘紫蘇葉吧!”
柳魚點頭,李樂容又扯著柳魚聊彆的,總之兩個小哥兒之間氣氛是十分融洽。
搞得一旁的李青山很是鬱悶,怎麼夫郎跟容哥兒在一起都比跟他一塊兒話多?
作者有話要說: 柳魚:說的都是葷話,你讓我說什麼?
不能寫車真的好遺憾,有的私密話隻能夜半私語的時候才能說出來。【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