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彆起,我出去看看。”
儘管李青山這樣說,這敲門聲這樣急切,又在夜半三更,柳魚還是披著衣裳坐了起來。
很快,李青山回來了,“是大莊媳婦發動了,他要去叫穩婆,叫娘和奶奶過去看著他媳婦兒,我現在去那頭叫他爹娘過來。”
大莊下頭的弟弟妹妹多,他成親後,莊伯莊大娘便帶著下頭幾個搬到彆處住去了,這處隻住了小兩口和他們的一個女兒。
李青山出了門,叢春花和關老太太也穿好衣裳去了大莊家,一個守著大莊媳婦,一個趕緊燒熱水。
柳魚還在病中,不宜過去,免得過了病氣給大莊媳婦。但他還是穿好衣裳起來了,萬一真有需要他幫忙的時候。
過了一會兒,李青山回來了還帶來了莊大伯和大莊四歲的女兒,“大莊家兩個灶燒熱水不夠,莊大伯要用咱家的灶台燒水,我在這裡幫忙,你帶著燕姐兒到屋裡去吧。”
柳魚點點頭,領著燕姐兒回屋,先給她脫了鞋子,叫她坐到被窩裡暖和。
因著柳魚常給大莊家送吃的,燕姐兒對這位漂亮的小嬸嬸並不陌生,但麵對今夜的事她還是有些害怕,“嬸嬸,我娘怎麼了?”
柳魚給她退了外頭的小襖哄她躺下,“你娘要給你生小弟弟或者小妹妹了。”
“他/她要出生了嗎?”
柳魚點了點頭,輕拍著燕姐兒,“等你明天醒來就能看到他/她了。”
燕姐兒到底還小,被人輕哄著,迷迷糊糊的又睡著了。
柳魚起來,站在院子裡偶爾還能聽見大莊家的吃痛的叫聲。
“彆出來了,外頭冷。”李青山摸了摸柳魚的手都還是涼的。
“我睡不著。”
但莊大伯還在這裡,李青山也不好進屋陪他,隻道:“那你坐在床上,實在不行,就把針線翻出來做做,被我藏到立櫃上頭那卷被子裡了。”
柳魚這才眉眼彎彎地笑了起來。
李青山輕刮了一下柳魚鼻子道:“小狐狸。”
柳魚不服,不笑了,轉身回屋了。
他已繡好了六條絹帕三條棉帕,上次裁的布還能再做三條棉帕,但這三條他不打算拿去賣了,他想給叢春花繡一條,再給李青山繡兩條換著用。
但是給李青山繡個什麼花樣呢......
柳魚思索了片刻,自己把自己逗笑了。
直到天將亮時,大莊家的才把孩子生下來,是個大胖小子。如今,也算是湊成一個好字了。
大莊家大門上掛了一張一尺見方的紅布,四角都縫了銅錢,又用紅線拴著一張用柳條做的弓、一支箭和一本書,表示能文能武是個小子。
莊大伯臨回家前將燕姐兒接走了。
關老太太和叢春花也回來了,一夜都被折騰得不輕。柳魚下了麵條,一人吃了一碗回去睡了。
李青山昨個兒晚上也沒怎麼睡,跟李青河說了讓他今天下工幫忙捎兩斤紅糖回來後,就回房摟著柳魚好好補了個覺。
再醒來時,收到了大莊家報喜的紅雞蛋,按照男單女雙的規矩,是五個雞蛋。除此之外,還請叢春花洗三那日去掌廚,自然之後的滿月酒也是要由她掌廚的。
叢春花很是高興,鉚足了勁兒要叫大家嘗嘗她的手藝,拉著柳魚一塊製定後日的菜品。
李青山看著他們婆媳好的樣子不去打擾,趁著今天得空乘船罱泥去,趕緊把這活乾完了,之後好走街串巷收毛豬試試。
洗三宴和滿月酒不同,洗三隻請最親的人,因此桌數少,像大莊家這樣親戚少的,一桌坐十人,擠個三桌就差不多了。
大莊要的是六葷四素一湯一飯,叢春花和柳魚商定了一番,定下來了菜色。
六葷分彆是:小炒雞、紅燒肘子、蔥油鯉魚、燉酥肉、四喜丸子、香芋扣肉。
四素是:清炒芥菜、紅燒茄子、涼拌脆藕和三合菜。
一湯一飯則是地皮菜雞蛋湯和紅糖糯米八寶飯。
做廚子的要把具體到幾隻雞幾條魚幾斤肉等都估算好,像是肉禽類的要提前去縣城訂好,等辦宴席那日一早去拿回來。做大菜要用的香料或是其他耐放的東西等可以提前備上,免得那日有缺漏。
第二日一早,叢春花就跟著大莊家的人一起去縣城置辦東西,李青山今日也沒去做工,一是把家中活計收收尾,二是看看大莊家有什麼要幫忙的地方。
因此今個兒他陪著柳魚出攤。
“還有沒有難受的地方?”
李青山這話一早問了好多遍了,柳魚再次強調,“我昨天就好了。”
李樂容也巴巴地跟著去,一路沒少跟李青山拌嘴,逗得柳魚臉上始終掛著輕淺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