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 孩子才剛滿月就不抱出來了。
去大莊家那頭封喜錢、看孩子的都是女眷或者夫郎,李青山家派了柳魚做代表。
柳魚回家把做席麵的這身衣裳換下,換了昨日那身碧色的新襖子去封了喜錢,村裡人尋常就封個三十文, 關係好點的封六十。
李青山同大莊關係好, 又是多年鄰裡, 擱兩份錢,一份是叢春花這個長輩的封六十文,一份李青山和柳魚的,封了一百文。
這禮錢可不輕,柳魚在喜盆裡撒下錢的時候,旁人再看他身上這一身棉質一看就是城裡布行才能有的漂亮顏色, 就知李青山家日子現在過得可是不賴。
許多不姓李的人家都後悔啊,當初咋就沒把自家的姑娘或小哥兒說給青山呢。
午時中,準時開宴。
先上肉皮凍、花生米、點心、糖果,頭菜上魚, 接著上把子肉, 再上素菜, 緊接著大碗熱菜一道接一道, 等著上了紅糖糯米八寶飯和木耳雞蛋湯後便知這席麵的菜是都上完了。
其中一桌的一個婦人道:“還是春花做的席麵好吃, 等我兒子成親, 我也叫她給辦!”
她那討債的兒子打娘胎裡就不叫人省心,成親測算的吉日還趕在臘月裡,天寒地凍的。
做大席一般都是關係比較近的坐一桌,她旁邊的人聽見了看了看左右小聲問她:“你不忌諱?”
“忌諱啥?”那婦人說著話也沒忘記夾肉吃,“你看人青山家現在的日子,我覺著往長了看, 咱村裡哪家也不會有他過得好的。”
可不是,青山自己是個有本事的,娶的小夫郎會繡花,做的青團現在全縣城都開始賣了,小兩口一塊抓錢。
“還沒福氣呢,人家磚瓦房住著,整天有肉吃著,比誰過得不都強。再說了,她辦席麵的幾家也沒見著誰......”
說到底都是被風言風語帶起來的,當然她選擇叢春花辦席麵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省錢體麵事還辦的漂亮。
那刁大廚子的德行就不說了,單說杜玉蘭兒子成親時,好像還是從縣城請來的廚子,整雞整魚,還有一些菜的擺盤可是很好看。但不實在啊,對主家來說,一桌一隻整雞費錢。對吃席的人來說,光好看分量不足人家心裡也不喜歡。
而且席麵上那燒雞是真不好吃,也隻外頭皮上有點味兒,裡頭又腥又柴,哪跟這樣的小炒雞入味兒。
她覺著今天大莊家的席麵辦的就不錯,等她去大莊家打聽打聽花了多少銀錢,到時候就照著這個席麵來就成。
旁人一聽也是,還是自己村裡的人辦事實心,那刁大廚子自被杜玉蘭一家叫上村長上門要了個說法,又被梁秀才棄用,言稱不願叫他那等背信棄義之人沾手自家的事後,人們心裡就膈應了,畢竟那可是讀書人說的話呢。
十人一桌,十二個菜分量大,有些盤子裡還有剩菜,剩的多的就送給幫忙的人拿回家了。其他的菜湯混合在一起,各家分分就留著喂豬了。
豬崽吃得可是歡實呢。
一共坐了十七桌,叢春花得了二百五十五文錢,因著豬肉已是按成本價賣給大莊叫他省了一筆錢了,叢春花這工錢她就照實收了。
可是美滋滋的,兒子賺的錢要買騾車得好生攢著,她賺的這點就夠家裡一個多月的油、鹽和燈油的花用了。
吃完席後要收拾的東西也不少,光這些碗碟盆都得洗涮好半天,所以趕在寒天裡辦喜事可是折騰人。
等都歸置好又把村祠堂再打掃乾淨,都快到吃晚飯的時間了。不過中午吃的有些膩了,晚上一家人也不是很有胃口,柳魚煮了一些粟米粥,一人喝了一點,草草應付了一頓晚飯。
昨日柳魚還暢想以後開什麼鋪子好呢,今日就有了些想法。
“城裡的幾家麵館尚且開得下去,娘做大菜的手藝那麼好,調出來的澆頭味道肯定也好,我看我跟娘以後一起開個麵館就不錯!”
其實現在柳魚就是這麼一說的玩笑話,他隻是通過今日的席麵對以後開鋪子的事更有了幾分信心罷了。要在以前這樣聽起來顯得有些異想天開的話,他是絕不會跟李青山說的,但如今有了心事、有了想法他喜歡跟李青山說了。
李青山也很給麵兒,抱著他說:“那我們一起努力攢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