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葚, 酸甜多汁,烏發明目。
桃源村雖是離縣城遠,但距山近, 對於鄉下人來說其實是極好的。不同時間, 不同節氣, 總是能在山中尋得不同的美味。
過去那些年, 李青山摘野果摘得多, 似乎都琢磨出經驗來了。
反正他們找到那幾棵桑葚樹的時候, 樹上的果子還沒人摘。
一棵樹上的桑葚, 有紅有黑還有些泛青的。
李青山會撿著黑裡帶著點紅的摘,說這樣的口感最好。
“多摘些,明天給娘和大姐帶過去一點, 再給方哥兒他們送點。”
叢春花現在還因為晚上也想賣鹵青豆, 和李素芝一塊宿在鋪子裡呢。
“嗯。”李青山點頭。
兩人足足摘了一大籃子回家,一部分叫李青山明天帶到鋪子裡,一部分送給了李樂容他們。
剩下的自己洗了洗吃了,酸甜可口,味道當真是極好的。
柳魚還拿了幾顆喂給了大馬騾, 它吃完之後高興地直蹭柳魚,可見是喜歡的。
而後李青山挑水澆菜地去,柳魚和關老太太一起把他今個兒從縣城買來的豌豆淘洗了。
等晾乾後便上磨磨漿, 經過濾晾曬後做成豌豆粉, 之後好做涼粉賣。
日子就這般忙忙碌碌但好似又慢慢悠悠的過著。
這日, 柳魚跟關老太太一起在河岸處剪柳條,準備回家編些小筐子盛餅子、果子和小零嘴用。
才剪沒一多會兒,便聽兩個端著木盆來洗衣裳的婦人說:“喲,魚哥兒你在這呢?”
“你家青山可能耐了, 又買了個大板車回來!那我一瞧,就比咱們平常用的結實啊!”
柳魚笑了笑,這陣子晚上賣鹵青豆和涼拌豬頭肉多賺了一筆錢,兩人才舍得一下花三兩銀子換了個更大更結實的板車。
這樣的板車拉起來也快一些,裝得還多,尤其等麥收的時候該是能派上好大的用場。
柳條什麼時候割都不晚,關老太太和柳魚先回家。
走到家門口,正迎上了因為一路跟人說話而晚到家的李青山。
還有叢春花,柳魚有些驚喜地問:“娘,你怎麼回來了?”
這鹵青豆應還是能再賣個三四天,柳魚還當叢春花要再過三四天才回呢。
叢春花一見他,就笑得牙不見眼,“今個兒有些燥,我覺著晚上或者明個兒興是要下雨。”
於是,她今天就機智的少鹵了點青豆。剩的那些沒鹵的,勻勻吃了就是了。
叢春花走上前來,拉著柳魚轉著圈看了一會兒,更高興了,“不錯,胖了!”
她這快十天沒回家了,可是惦念呢,生怕柳魚吃不好睡不好。每日李青山一去鋪子裡,她就要拉著他事無巨細地問。
“我買了兩隻雞,一隻晚上炒了,一隻等下雨了,到山上看能不能撿到榛蘑,做小雞燉蘑菇給你吃。”
李青山望著這對手挽手說著話進家門的婆媳倆,哭笑不得。
誰還能記得幫他打開大門?
到了傍晚,果然悶雷滾滾,天迅速陰了下來。
緊接著,豆大的雨點便落了下來。
正做飯的叢春花拿著鍋鏟站在灶房門口看著外頭的雨,急道:“可彆下大了啊。”
再過幾個大太陽天麥子就快能收了,若在這之前下上一場大雨,對靠天指著地吃飯的莊稼人來說,無異於滅頂之災。
“應該不會。”坐在灶膛邊燒火的柳魚也探出了頭看雨,“這雨急,應當來得快去的也快。”
叢春花因為他的話稍稍安心,鍋燒熱了,倒油,也不必將油燒得太熱,隻插筷子進去能冒泡泡便行,這時將加香料粉、醬油、蔥薑醃好的雞腿塊倒進去炸至金黃色撈出來。
再下蔥薑蒜和大量的花椒乾辣椒爆香,將雞塊爆炒,出鍋前撒上點白芝麻,一道麻辣乾香,超級下飯的辣子雞丁便做好了。
柳魚被嗆得直咳嗽,關老太太和叢春花將人攆了出去。
這菜是叢春花特意拆下來兩個雞腿專為近來非常愛吃辣的柳魚做得,就著剛剛炸雞塊的油,叢春花又迅速炸了一些蘿卜丸子。
轉頭就把這些蘿卜丸子加進了由剩下的雞肉所製的黃豆醬燜雞中,這黃豆醬是今年三月三新做的,正香的時候,燉雞塊和菇子可是香。
飯剛做好,去地裡轉了一圈的李青山也回來了,柳魚趕緊拿布巾給他擦頭。
“還好,我看咱們村的麥子還欠些火候,這點雨不打緊。”
“那就好。”柳魚找來乾衣裳,幫著李青山換上後,兩人一道去堂屋吃飯去。
辣子雞丁乾香,黃豆醬燜雞嫩滑濃香、湯汁醇厚,裡頭燉入味兒的菇子更是有肉的口感和味道,吸了一點湯汁但還不至於軟塌的丸子也彆有風味,配著乾米飯吃實在下飯。
“哢嚓”一聲驚雷,雨更大了些,用過的碗筷就暫時不刷了,一家人坐在堂屋門前聊著天,就著那點亮光搓綁肉的穀草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