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銅馬朝 初到京城(1 / 2)

洛陽城。太尉府。

“遂高真的成了大將軍了。”太尉楊賜捋須微笑,有些得意,也隱藏著一些不屑,何屠夫也能成為大將軍,這皇帝真是昏庸啊。

幾個楊賜的族人子弟以及太尉府的官員同樣隱藏著不屑,微笑道:“何遂高以後就是大將軍了。”

他們口中的何遂高就是當朝何皇後的兄長何井。

何井,字遂高,以前是個殺豬殺羊的屠夫,家中世代平民,祖宗十八代中識字的人都找不到一個。但是何井的妹妹意外地長得天姿國色,進了皇宮之後受到皇帝的寵幸,又一舉生下了皇子,地位貴人到了皇後。陛下寵溺何皇後,這何皇後的兄長何井何遂高因此也發達了,從殺豬的屠夫成了朝廷的官員,短短幾年曆任郎中、虎賁中郎將、潁川太守、侍中、將作大匠、河南尹,今日更是從河南尹直接越級提拔成了朝廷武將之首“大將軍”,當真是平步青雲。

某個官員笑道:“若沒有太尉,何井焉能有今日?”

一群官員點頭認同,何屠夫很知道進退,初到洛陽就拜在了太尉楊賜門下,鞍前馬後做小伏低,將楊賜像親爹一樣伺候著,楊賜這才出手提攜他。若沒有楊賜,哪有何屠夫的榮華富貴。

楊賜微笑,心中不以為然,皇帝想要讓何大舅子當官之意昭然若揭,他隻是順應皇帝的意思而已,沒有他,何井照樣會官運亨通。他淡淡地道:“遂高成了大將軍,老夫必須派人去祝賀。”

眾人聽了“派人”二字,緩緩點頭。

若是他人成了大將軍,楊賜定然是親自去的。銅馬朝大將軍可開府治事,參與朝政,位高權重,官職與三公並列。楊賜自然要客客氣氣地親自前去道賀。但是何井是楊賜的門下弟子,楊賜於情於理都不合適親自去道賀。

太尉府掾屬孔梨站了出來,大聲道:“下官願替太尉至大將軍府道賀。”他傲然看著四周,他是孔聖二十世孫,這裡除了楊賜,誰能夠與他比身份?去何井府邸道賀絕不辱沒了何井,正是最合適的人選。

楊賜微笑點頭,多大的事情,誰去都無所謂。他笑道:“那就有勞文舉了。”

孔梨傲然微笑,環顧四周,你們不敢與我爭奪這差事,還算知趣。一群太尉府的官員微笑著,去送個名帖而已,多大的事啊,需要大家搶著做嗎?孔二十永遠這麼討人嫌!

大將軍府前車水馬龍,上門祝賀之人如過江之鯽,堵塞了道路,每一個前來祝賀的人的臉上都流露著無限的歡喜。

有官員遠遠地就對著大將軍府邸叫著:“恭喜大將軍!賀喜大將軍!”臉上的笑容仿佛自己親爹升官了。

有官員站在門口,看著新換的“大將軍府”牌匾,讚歎道:“這牌匾早就該掛在這裡了。”左顧右盼,與有榮焉。

大將軍府門口,一群河南尹衙署的官員笑著迎接客人:“招待不周,恕罪,恕罪,未請教閣下是?”

今日來的客人太多,幾乎整個洛陽的官員都來了,何井家中族人子弟人手不夠,幸好河南尹衙署的官員正在左近,急急趕來幫忙,隻是河南尹衙署的人多在地方,最近才進京城,對京城內朝廷官員不甚熟悉。

即使如此,大將軍府前依然擠成一團,亂糟糟的。

孔梨被堵在一條街之外,等了許久,馬車才到了大將軍府前,他心中略微有些不快,何井果然是屠夫而已,不懂禮節,這種普通小官員理他做甚?沒得怠慢了他這般的身份尊貴之人。

孔梨忍住不屑,下了馬車,傲然到了大將軍府前,在擠成一團的賓客和大將軍府人員身前十幾步站定,大聲道:“我是孔聖二十世孫孔梨,奉命前來祝賀大將軍。”

他驕傲地微微仰頭,身為孔聖後人,天下所有讀書人都該對他恭恭敬敬,沒有孔聖,這些人焉能懂得禮儀,不懂禮儀,與禽獸何異?

孔梨倨傲地看著大將軍府的官吏,等待對方又驚又喜地跑到他的麵前,恭敬地道,“閣下就是孔聖二十世孫孔梨孔文舉?”或者“閣下就是從小懂得禮法,四歲讓梨的孔梨孔文舉?”

孔梨其實對每次被人拿四歲讓梨的事情拿出來說不怎麼開心,難道孔某四歲以後乏善可陳?他四歲以後嚴守禮儀的事情多了去了。但他有度量,願意包容那些見識淺薄的人。

何氏子弟和河南尹衙署的官員恰好都在招待賓客,有的在帶人進入大將軍府,有的在與賓客寒暄,一時之間沒有人應答孔梨。

周圍有其他拜訪的官員倒是聽見了,似笑非笑地看著孔梨,大名鼎鼎的孔二十來了。

孔梨等了許久,不見有人過來接待,更不用說崇拜的眼神了,環顧四周,唯有一大群不屑的眼神。

周圍一些官員大模大樣地挖耳朵,斜眼乜孔梨,有人淡淡地道:“老孔啊,要有耐性,大家都在等著,不要急。”有人燦爛地笑著:“還以為孔二十有多大排麵,不過如此。”孔梨處處惹人嫌,得罪人無數,今日能夠看到孔梨被人下麵子,無論如何要報複回去。

孔梨臉色鐵青,握緊了拳頭。這是大將軍府的人沒把孔聖人以及他放在眼中嗎?他壓製住心中的憤慨,努力往好的方向想,或許是那些人耳朵不好,沒有聽見他的聲音。

孔梨提高了音量,又一次大聲道:“我是孔聖二十世孫孔梨,奉命前來祝賀大將軍。”

有河南尹衙署的官員聽出了孔梨聲音中的怒氣,環顧四周,沒見到有人招呼孔梨,急忙向身前的賓客致歉,快步走向孔梨,道:“不知閣下是哪個衙署的?”

他不認識孔梨,一邊問著,一邊伸手接過了孔梨手中的名帖。孔梨臉色鐵青,沒聽見我是孔聖二十世孫?

那河南尹衙署官員翻看名帖,以為怠慢了他人而緊懸的心立刻落地,笑道:“原來是太尉府的人,大家自己人啊。”洛陽官員誰不知道何井是太尉楊賜的門下弟子,關係之好,情同父子,太尉府衙署的人自然是自己人。

那河南尹衙署官員看孔梨的眼神滿是埋怨,自己人,彆鬨,自個兒進去,我還要接待客人呢,或者,你幫著一起接待客人?

孔梨冷冷地看著笑容滿麵的河南尹衙署官員,這個家夥沒有聽懂他說什麼了嗎?他說的是“孔聖二十代孫孔梨”,為什麼不鞠躬行禮,為什麼不立刻將他迎接到大將軍府中?

一股受到輕視的憤怒瞬間彌漫了孔梨全身,有人不尊重太尉府也就罷了,竟然有人不尊重孔聖二十世孫!

孔梨重重拂袖,對那河南尹衙署官員厲聲道:“汝等為何讓我在此處等候良久,這是看不起孔聖還是看不起太尉府?”

那河南尹衙署官員一怔,完全沒反應過來,明明是自己人,為什麼發飆了?

孔梨看著茫然的河南尹衙署官員更怒了,孔某說得這麼清楚了,你為何還不立刻跪下謝罪?你懂得什麼是禮法嗎?

盛怒的孔梨一伸手奪回了河南尹衙署官員手中的太尉府的名帖,厲聲道:“大將軍府儘是一些不懂禮義廉恥,不懂感恩之輩,物以類聚,大將軍又是何種人?楊太尉豈能祝賀如此無禮之輩!”他當眾撕掉了名帖,舉起手,名帖碎片在秋風中洋洋灑灑飛舞。

大將軍府前無數人怔怔地看著孔梨,搞什麼東東?

孔梨環顧四周,冷笑一聲,反身回了馬車,厲聲道:“回太尉府!”

大將軍府前靜悄悄地,所有人呆呆地看著孔梨的馬車消失在長街儘頭。

忽然,有河南尹衙署的官員怪叫一聲:“王八蛋,這是挑釁!這是鬨事!這是砸場子!這是打何大將軍的臉!”

其餘河南尹衙署官員終於反應過來,滿臉通紅,血往上衝,上門拜見祝賀之人奪回名帖撕碎,當眾大罵何大將軍府,這哪裡是打臉這麼簡單的事情?這壓根就是羞辱何大將軍府!

“殺了他!必須殺了他!”一群河南尹衙署官員拔劍怒吼,真忒麼的倒黴,竟然當眾遇到了王八蛋羞辱何大將軍,所謂主辱臣死,他們說什麼都要砍死了那個王八蛋,不然以後怎麼在何井麵前混啊?

好些河南尹衙署官員悲憤無比,還以為隻是拍老上級馬匹的簡單任務,沒想到竟然要殺人了,不知道殺人後是被貶官、處斬,還是成為何大將軍的心腹?馬蛋啊,老子不想拿命賭未來啊!

一群圍觀的官員又是興奮又是震驚。有官員佩服極了:“沒想到孔二十竟然囂張至此。”還以為孔二十隻會在一群小官員麵前仗“血脈”欺人,動不動就說,“我是孔聖二十世孫”,原來孔二十在大將軍府照樣囂張跋扈,真是個人才啊。

有官員一臉的興奮,沒想到何井成為大將軍的第一天就是與楊賜開戰,雖然血流漂杵肯定不止於,但是互相彈劾撕逼那是必然。

有官員眼睛放光,還沒到過年呢,就有大戲看了?今日真是來的太值得了。

無數圍觀官員大聲叫嚷著:“必須殺了孔二十!”“大將軍的尊嚴不容褻(瀆)!”“叵耐豎子,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一群河南尹衙署官員聽著呼喊,看著無數官員群情激憤,肝疼極了,就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勸一下嗎?那個孔二十是得罪了整個洛陽的官員嗎?事到如此,不去是不行了。

一群河南尹衙署官員滿臉通紅,憤怒大吼:“我沒有佩劍,來人,快拿我的寶劍來!”“拿我的方天畫戟來!”有人從左跑到右,從右跑到左,就是找不到寶劍;有人卷了袖子卷褲腳,卷了褲腳衣袖又落下了,繼續卷衣袖,周而複始;有人仰天怒吼:“吾必殺孔二十!”可腳下就是一動不動;有人大叫:“我等從河南尹而來,不認識那個孔二十,誰好心帶個路?”

鬨騰許久,何井終於得到了消息,快步趕了出來。人未到,笑聲就傳了出來。

“諸位何以如此憤怒?”

一群河南尹衙署官員終於鬆了口氣,老何來了,沒事了,臉上紛紛露出被孔二十殺了全家的憤怒和悲傷:“大將軍,有太尉府的人孔二十羞辱大將軍!”那個家夥的名字沒聽清,但是周圍的洛陽官員都說那個人叫孔二十,想來何井知道是誰。

何井細細問了事情,笑道:“那個孔二十啊,我知道那個人,是個佞人。我與楊太尉情同父子,豈是一個佞人可以挑撥離間的?”

大將軍府邸外一群官員笑著道:“正是,大將軍與楊太尉豈能因為一個無知佞人壞了感情?”“大將軍果然心胸寬廣,那無知佞人定然會羞愧無比。”

一群河南尹衙署官員長聲歎息:“便宜了那個佞人!”“可惜,可惜!”然後又崇拜地看著何井,長鞠到地:“大將軍果然非凡人也,德才兼備,吾等佩服。”

何井笑著道:“今日諸位賢達到敝人府上道賀,何某不勝榮幸,且進去痛飲幾杯。”將門口的官員儘數迎入了府邸之中,哪怕是仆役和車夫也派人送了酒水飯食。

數百官員頌詞如湧,慢悠悠喝酒吃菜,這才看了上半場呢,還有下半場,千萬不要錯過了。

半個時辰後,幾輛馬車在大將軍府門前停下。第一輛馬車上,一個紫衫老者緩緩下車,威嚴的目光環顧四周。

何大將軍府的大門大開,十幾個仆役匆匆出來,清水淨地。而後是穿著盛裝的何大將軍帶著何家的族人子弟,以及河南尹衙署的官員,一行上百人急急忙忙出了大門,走到台階之下,恭恭敬敬地對著那老者行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