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家塾(2 / 2)

這位薑老先生早些年也中過進士,青年時也做過官,可惜為人所害被奪了官,後來雖然平反可惜也沒位置了。

他為討清淨,就在江南一代辦書塾,不過教了幾年就聲名鵲起,他也就繼續教著了,手底下出了不少舉子進士,等侯爺請他的時候在當地已然是名聲斐然,輕易不想來京城的。

隻是獨子不爭氣,得罪了人,被人揪住了小辮子,下了獄,原也不是多大的事,隻可惜那人死纏爛打,非要上京告狀,這事才鬨到了京城。

薑老先生為救兒子,才欠了個人情,來侯府教書,當然順便也來避禍。那家死纏爛打的就在江南,對輕判的這個結果

很不滿意,若是回去,隻怕還有的鬨,還不如就在侯府,那家人怎麼也不會鬨到這裡來。

家塾在後頭月池旁邊的敬文齋,後頭就是家的家祠,這是為了家中子孫讀書,特地改在這裡的。不過簡若寧覺得讀書閒了的時候還能看看水,其實也挺不錯的。

薑老先生留著長長的胡子,看上去形狀很完美,也很柔順,應該是時常打理的,稱得上是美髯公了。

看上去也不是一個嚴格的老師,反倒是鄰居家喜歡在院子裡侍弄花草、讀書看報的老爺爺,看起來比簡葉彥可和氣多了。

這位薑老先生上午講的自然是孔孟之道,儒學精義,這種課簡若寧最早聽的是暈暈乎乎的,但是硬著頭皮聽,然後再發揮原先她上課做筆記的方法,將薑老先生講的重點都記下來,過後再複習複習,也就明白了。

簡若寧前世能從一個小縣城考出去,除了天賦,主要靠的還是努力,沒道理這輩子就這麼算了。

她並不想做一個聾子或者瞎子,又或者就是呆在家裡隻做些繡花之類的活,然後等待著嫁出去,她要儘可能讓自己活得好一些,再好一些,這也是為什麼她會找門路去畫圖樣,為自己攢錢的原因。

即使女子不能科考,但是據她觀察,這個朝代還算寬鬆,沒有理學,也不像明清,女子不僅要裹腳,還不允許出門。

這個不知名的昭朝沒有那種“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說法,民風較為開放,這樣的話她肯定是知道的越多,錢越多越能過的好。

這也是趙夫人培養簡若宓並沒有隻是教她管家理事、女紅針織,而是琴棋書畫、詩酒花茶樣樣都要會才對。

早上第一個時辰是薑老先生的課,後一個時辰便是一位文先生的課了。

一是因為薑老先生畢竟年紀大了,身子受不得累。二是因為他休息一會兒之後要單獨給簡若泓答疑解惑去。

簡若泓最年長,學的東西自然比其他人要深不少。有些課可以一起上,有些課還是得有針對性一點。

文先生現年四十六歲,也是進士,做過十來年的縣令,也做過知州,後來因為治水的時候腿被砸傷了,不良於行,隻能辭官,做個教書先生。

又因宣平侯府待遇優厚,吃穿住行侯府全包,束脩也給的高,便沒選擇去書院而是來了侯府。

畢竟他出身農家,雖然有些積蓄,可上有七十歲老母,下有兒子女兒以及三歲親孫子,還有哥哥嫂子一家,早年為了供他讀書,也是晝夜做工,一大家子人呢,就指著他一個人養著,自然是哪裡束脩給的高去哪裡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