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白嬤嬤來的男子姓尹,名惜華,原是顧公學生,如今也客居在顧家學習。尹惜華二十來歲,長身玉立。他不但身材好,還麵容白皙,飛眉如鬢,朗目含輝,總之就是那種典型的讀書人中美男子。
他取出一本《工物》,擺在了是林瀅跟前,說道:“何謂工物,耕作之器,守城之器,防河堆壩,釀酒采礦,日常諸事皆離不得工器襄助。本朝科舉分農、武、經、工四科,農、武、工三科皆考此書。你可翻開一觀,念讀一下第一頁。”
林瀅麵對這古代版專業專業教材,一時頭皮發麻,她麵上卻不露。
她乖順翻書之後,就頓時心生不妙。有些生僻的繁體字她不認得也還罷了,關鍵是這些專業書籍沒有標點符號。
《工物》第一綱是講農民耕田輔佐工器,開篇還搞點兒點名主旨,點明農事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
古代專業書籍有一定閱讀門檻,林瀅顯然還缺了些火候。她念什麼“種異多見於水土之異,有南橘北枳之論。”這些還能猜估大概意思,念到什麼“博士以人積耨耕為詬詈。”那就一頭霧水,隻能結結巴巴略過。
林瀅抓瞎讀完一頁,已經露怯。好在尹惜華也沒考問她所讀這一頁的意思,而是另外又抽了一本書。
這本書就不是《工物》這樣嚴肅讀物了,上麵有遇狐記三個字,這名字對於林瀅就頗為耳熟了。
這是時下坊間流行的一本誌怪小說,將一個書生遇到一個黑狐所化美女,從此遇難呈祥,逢凶化吉的一本爽文。套路是老了些,可作者寫得非常有趣,打臉情節也爽。故每次說書先生開講時,茶客都不少。
林瀅雖暗暗吐槽又是寫書作者代入,每次都是書生什麼的當主角,閒暇無聊也聽得津津有味。
目前《遇狐記》出了第三卷,這一冊是還沒發行的第四卷,林瀅算是先睹為快。
這誌怪話本就對林瀅友善多了。話本麵向大眾,算是通俗文學,因為受眾關係,通常用半白話寫作。不但如此,大胤其實已經出現句號和逗號。隻是《工物》這類書籍是前朝大儒所著,看書的又是經生之士,翻印、手抄時仍保留原本沒標點版本。
林瀅閱讀流暢,看完之後還給尹惜華講劇情。
《遇狐記》正寫到書生考上科舉,當官後所遇種種危險,皆被黑狐娘子一一化解。
寫書的可能是個大胤匿名公務員,對朝廷官製似十分了解。不過這年頭寫小說開馬甲也不是什麼稀罕事。
尹惜華聽完,輕輕點點頭。
他發覺林瀅認字不全,有些複雜的字並不認得,但這小姑娘十分機靈,若看的是半白話的小說,就能夠聯係上下文,將意思猜測得大不離。
但若閱讀一些簡潔、生澀的專業書籍,林瀅就會稍微有點困難。
尹惜華模樣溫文爾雅,待林瀅也和氣。可林瀅已隱隱覺得,他恐怕是個很精明的人。
他如此試探,將林瀅文化水平摸了個透,由不得林瀅誇大。尹惜華英俊麵頰之上一雙眸子溫沉若水,卻似極難對這麼一雙眼睛欺瞞說謊。
這師承顧公的弟子,都是這般沉穩厲害?
林瀅不覺心中惴惴,懷疑顧公要求可能比較高,對於自己能否被選上似乎也沒那麼有把握了。
不過林瀅這一次還是猜錯了顧夫人的心思。
顧夫人介意的倒不是林瀅的文化水平。
顧家這次特意挑年紀小十二三歲的姑娘,如此十年後放出府,這姑娘也才二十出頭。如此一來,雖比尋常女子嫁人要晚一些,卻不至於真被耽擱了青春。加上她在顧公身邊工作經驗,這樣有能力會做事的大家婢在嫁娶上也是有屬於自己的優勢的。
但教出一個女仵作並不容易,若她十多歲年紀,青春慕少艾,一心一意解契嫁人不乾活兒了。這雖然也算是人之常情,可也平白浪費了顧家一番教導功夫。到那時顧家若是不應,縱然典身契在手,可終究顯得苛刻。
所以顧夫人讓尹惜華相試,看中的並不是這位顧公弟子的審問之才,試林瀅的主要是尹惜華這張臉。
林瀅沒想到自己還被美男計小小考驗了一下。
不過尹惜華哪怕帥裂蒼穹,林瀅滿腦子都是吃上顧家飯的上進心,故並未被其迷惑。
一旁的白嬤嬤仔細觀察林瀅反應,她才是真正麵試官,亦暗暗點點頭。
此刻白嬤嬤覺得林瀅是經受住了美色的考驗。
林瀅最終還是順利成為了顧家婢。
本朝已漸廢奴婢買賣,故而林瀅跟顧家簽的是典身契,為期十年,期滿可回家。林瀅的典身銀為一百兩,由顧家交付給林家。
來之前林瀅還打聽過,在顧家做活的小姑娘每月另有月錢,半兩一兩不等。在顧家包食宿的情況下,林瀅估摸著也能在做活期間攢一筆了。
離開林家時,楊紅替她收拾了包袱,有一件新棉衣,還有幾貼常用藥及其他日用品。楊氏身子還矯健爽利,可頭發卻微微花白,已經有些白頭發。
林瀅本不是多愁善感的人,此刻卻心頭一酸。
原身的親爹林槐脾氣還可以,打老婆什麼的也沒有,還會上交大半俸祿養家,隻留點私房錢喝幾口小酒。所以在楊氏看來,這個丈夫也算可以了。
可林槐跟很多古代男人一樣,不沾家務,也基本不會照顧孩子。家中十個子女,基本都是楊紅一手拉扯。
楊紅心靈手巧,又任勞任怨,是那種很樸實的女人,大約她自己也並不覺得辛苦。
顧家本來也給林瀅一個紅包,裡麵有五兩銀,林瀅臨走時偷偷留給楊紅。
她雖然不是原來林瀅,可這幾年確實在楊紅身邊學了不少。
到最後母女二人紅著眼眶抱著哭了一場,方才依依不舍分開。
等林瀅到了顧家,她眼睛也紅紅的,顧家下人也見怪不怪了。畢竟是個小姑娘,離家時若不哭上一場,反倒不正常。
林瀅的住所是在一處小院中,跟她同住還有桃子、白芷兩個同齡小丫鬟。桃子和白芷也是剛入府沒多久,跟林瀅這個新丁安排同一處。
院子不大,不過麻雀雖小,卻是五臟俱全。正堂是幾個公共活動區域,備有座椅和燒水爐子,可以在這兒吃飯、喝水,做活兒繡花什麼的,冬天幾個人湊一起烤火也省炭。
房子左右一邊一個小小廂房,林瀅分到一個小單間,桃子和白芷共睡一個屋子的通鋪。
中間一個透光的小院子不過五六平方米,卻也擺了幾盆花草,看著清新雅致。
林瀅去瞧瞧自己屋子。房間不大,開了個高窗透光。裡麵一張小床,一個小書桌,還有個放東西的櫃子。
林瀅在家時基本跟幾個姐妹擠一處,如今終於有了私人空間。房間雖小,她也挺高興。
那小桌上放著一盞油燈,幾上擺著文房四寶,還壓著幾本書冊。
林瀅未及細看,就聽到院子裡有人喚她:“阿瀅,晚飯送來了。”
那聲音聽著年紀輕,一聽就是跟自己同住的小姑娘,也不知是桃子還是白芷。
林瀅應了一聲,就匆匆過去,也想見見自己室友。
晚飯已經擺好了。桌上一碟香乾炒雞片,一碟拌三絲,切了半盤熏腸,還有一缽熱乎乎的雜菜羹。另有一個木桶,盛著一桶米飯。
林家家境擱和縣普通百姓裡算不錯了,可一來林家孩子多,二則古代物資條件也就那樣兒。她穿過來後,餓是餓不死,可十天半月家裡才能嘗嘗葷腥。像眼前這樣菜色,都可以過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