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木質風箱和皮囊根本承受不住。
並且爐壁的耐火材料也要進一步強化。
還有一點,最好讓爐子轉起來,取代人工攪拌。
陳慶把所有要害關係都說了,把田舟愁得一個頭兩個大。
這下可以證明他不是什麼穿越者了,隻是個平平無奇的大秦小天才。
目前產出的鋼鐵質量隻能靠玄學。
哪次運氣好,冶煉出的低碳鋼性質好,就拿來打造兵器。
質量差的那些,做成甲胄和輔具。
陳慶也隻能把希望寄托在秦墨身上。
但願他們集思廣益,能想出什麼辦法把冶鐵過程進一步完善。
聽完陳慶的牢騷,扶蘇笑著說:“既然鋼鐵冶煉如此困難,而我大秦已經走在了前麵。”
“依匈奴的本事,再過一百年也彆想煉出合格的鐵。”
“到時候大秦必然更加強大。”
“先生過慮也。”
蒙甘點點頭:“依末將之見,有了這兩樣東西,應當先訓練出一支強大的騎兵。時機一到,就奔赴北地,將匈奴殺個乾乾淨淨!”
章邯也讚同地說:“因噎廢食不可取。大秦軍中的軟鞍,比陳府令拿來的鞍具可簡陋多了,匈奴照樣用不起。咱們怕它個什麼!”
陳慶苦笑道:“你們想的太簡單了。”
“匈奴打不過,還不會跑嗎?”
“西域諸國多受其害,豈非明證?”
“他們不事生產,冶煉不出合格的銅鐵,但是再往西……有人會啊。”
“本官怕的是匈奴西遷,學了我的馬鞍和蹄鐵,然後用它對付歐羅巴人。”
“戰爭一向是科技的催化劑。”
“陛下對馬其頓心心念念,大秦早晚要與之一戰。”
“要是等咱們點齊兵馬,跋涉萬裡抵達歐羅巴之時,發現他們搞出了裝備齊全的輕重騎兵怎麼辦?”
“介時音信不通,又無援兵。”
“萬一……”
陳慶拖長了尾音:“責任誰能承擔?”
扶蘇等人的麵色不由凝重起來,皺著眉頭苦苦思索。
陳慶掃視了一圈,暗暗歎氣。
火器在初期並未取得戰場上的統治地位,起碼在馬克沁機槍發明出來之前不可以。
馬鐙出現之前,匈奴在奔馳的戰馬上難以固定身體瞄準,大部分情況下都是衝刺接近後停馬射箭。
然而大秦的弩兵擁有射程和威力的雙重壓製。
百步之外,弩箭可至而弓可不至。
百步之內,強弩又快又準。
匈奴一直被大秦吊打不是沒理由的。
高橋鞍具和馬鐙的出現,給大秦帶來的加成頂多算10%,而且會大大降低強弩的優勢。
但是對於匈奴,其戰力起碼飆漲300%!
扶蘇猶豫了好久,才悠悠地說:“先生曾說過,亞曆山大率軍征戰萬裡,蠻邦小國在他麵前不堪一擊。”
“匈奴就算西遷,遇到這樣的強國也沒辦法吧?”
“說不定被迎頭痛擊,就此覆滅了也說不定。”
蒙甘附和著說:“既然西方也有人冶煉銅鐵,建築城池,想來沒那麼容易被匈奴打敗。”
趙崇勸慰:“陳府令料想的隻是最壞的一種情況。大秦統一天下至今,六國餘孽尚且不甘蟄伏,謀逆大案層出不窮。歐羅巴人但凡有幾分骨氣,怎會讓匈奴坐大?”
陳慶忍不住發笑。
無論怎麼說,這些人高低就是不信。
“你們呀……”
“咱這邊出去的喪家犬,到了歐羅巴那也是爺!”
“罷了,就給你們講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