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國的所在,就是徐霞客口中‘天無三日晴,地無三裡平,人無三分銀’的黔地。
這裡是全國唯一沒有平原的省份,山地和丘陵占比達到了可怕的92.5%。
百姓耕種的土地,多是在山間零星分布的泥土,收成極其低下。
後世有詩雲:石田收得幾多糧,不遇荒年也類慌。
當地百姓都常年食不果腹,何談供養軍隊和官吏?
清朝道光年間上任的貴州糧道在查看了此地情形後,感慨的作了一首詩:
“奉檄千山萬壑中,閒來比戶驗民風;
所到無非成瘠土,此間不合有貪官。”
清朝吏治腐敗,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是常事。
能讓一省糧道說出‘此間不合有貪官’,當地的情況可想而知。
“嘶……難辦呀。”
陳慶翻開了那本小冊子,發現上麵的記錄還挺詳細。
商隊經夜郎國,每一道關卡的守衛將領,行賄的數額都羅列分明。
光是從這裡走一遭,就要付出不菲的代價。
“朝廷既然在夜郎設縣,可否派士兵沿途駐紮,保護商道?”
陳慶皺眉問道。
黔地的貧瘠,讓熱衷於開疆拓土的始皇帝都搖頭。
但他實在不想交這筆買路錢,寧願自己花錢養兵。
“呃……恐怕不妥。”
卓興懷猶豫了下,搖了搖頭。
“夜郎國雖貧,可民風悍勇。”
“一到災荒之年,常嘯聚而起,從者十萬,西南夷中罕有能敵者。”
“大秦在此地駐紮士兵,運輸糧秣耗費甚大。”
“況且一旦人餓急了眼……”
卓興懷沒把話說下去,陳慶卻明白了他的意思。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大秦必然不可能派駐太多士兵,到時候趕上災年,管你是誰的兵馬,連骨頭渣滓都給你啃了。
“聚眾十萬……”
陳慶皺眉苦思。
有個成語叫‘夜郎自大’,實際上夜郎國真沒有自大。
當今世界,能拉出十萬人馬,不管放在地球哪個角落都算得上一方強國了。
夜郎國也就命不好。
先與霸秦為鄰,後來又遇上強漢。
這要是能打得過才有鬼了。
“夜郎國交換的物資主要是鹽?”
陳慶翻著小冊子,突然發現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誠然如此。”
“巴蜀、滇國都不缺鹽,獨夜郎國缺鹽。”
“商隊行經此地,若遇上歹人攔路,給包鹽通常就過去了。”
卓興懷點點頭。
陳慶禁不住笑了起來。
缺鹽?
扶蘇打賭輸了,讓我主管大秦鹽政,這不正中下懷嘛!
“卓家奉上的賀禮,本官非常滿意。”
“說說吧,有沒有什麼想要的?”
“機會僅此一次,你們可要把握住。”
陳慶難得的對外人大方起來。
卓興懷確實很上道。
一擲萬金不說,連蜀身毒道的地圖和密冊都一起交了上來,沒有半點隱瞞。
君示之以誠,我必以誠待之。
卓興懷心頭狂跳,緊張地打量著陳慶的臉色,然後轉過頭去和兒子對視一眼。
卓天祿微微搖頭,提醒他千萬彆生貪念。
“小人……”
卓興懷內心猶豫再三,遲遲開不了口。
如果能留在大秦,誰又想拋家舍業,去域外的不毛之地重新開始呢?
可想到其中的風險,他又心驚肉跳。
仿佛站在懸崖絕壁之上,一步踏錯,就是萬劫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