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疑惑地問。
“叔叔,最近鹹陽公卿貴胄與您往來頻繁。”
“小侄聽說蒙家投入數百萬貫的錢糧,已經與您達成了共建大型新式水泥作坊的協議。”
“不知……李家這裡,您打算怎麼辦呢?”
李超強忍著不滿,語氣還算平緩。
巴氏清笑嗬嗬地說:“年輕人沉不住氣,老婆子答應開采出來的煤炭供給李公子使用,他迫不及待就來找您問個明白。畢竟這筆錢不是小數目,還請陳府令見諒。”
陳慶頷首道:“他建他的,你建你的,有什麼關係?”
“超兒,彆怪叔叔說話難聽。”
“就算是你一家經營此業,通往北地的直道翻修,會買你家的水泥嗎?”
李超怔了下,立刻回答:“不會。”
蒙恬統領北軍多年,大事小情一把抓。
怎麼可能把供給軍需的任務交給李家?
哪怕內務府的產量不敷使用,人家慢慢等就是了。
路可以不修,但不能便宜了外人。
“京畿地區營建、修路、造橋,各項公私產業需要用到水泥的地方,你家有把握拿下多少?”
陳慶又問。
李超再次啞口無言。
那是寧騰的勢力範圍。
凡是在鹹陽左近經商、興辦產業,哪個不得賣他幾分麵子?
李家的影響力差得太遠了。
“超兒,李家既然沒這個本事,你急什麼?”
“待令尊蕩平西域,站穩腳跟,肯定有李家興旺發達的時候。”
“彆人碗裡的肉,你急也急不來呀。”
陳慶苦口婆心地勸道。
李超頓時心生慚愧,恭敬地作揖行禮:“多謝叔叔教誨,是小侄孟浪了。”
巴氏清勸道:“其實老身家裡也要用不少水泥,等李公子的作坊興建起來,老身采買一些,李公子莫為銷路發愁。”
“家業不是一天賺回來的,要沉得住氣,才能辦成大事。”
陳慶不由側目打量著這位慈眉善目的老太太。
她不像平常的小商小販那樣斤斤計較,錙銖必較,反而總是願意成全彆人,施予恩惠,哪怕自己吃點虧也無所謂。
程家煙消雲散、卓家元氣大傷。
唯有她這個巴蜀首富依然如故,安安心心經營她的丹砂生意。
“老夫人,不知您家中的產業可有鹹陽總號?”
陳慶突然開口問道。
“有啊。”
“就在……陳府令您打聽這個乾什麼?”
巴氏清認真地問。
“那您介意把總號換個地方嗎?”
“本官剛入手一塊好地,毗鄰皇家銀行,乃是一等一的金貴所在。”
“如果您舍得花錢,還可以多蓋幾層高樓,將巴蜀商會也遷移過來。往後探聽消息、商談買賣、錢財往來都會方便很多。”
“普通的小門小戶,本官怕辱沒了銀行的名聲。”
“老夫人您有這個實力,也有這個資格在此開門立戶。”
陳慶作揖道:“你我相得益彰,兩全其美。”
巴氏清連價錢都不問,豪爽地答應下來:“陳府令相邀,老身怎敢推辭。”
“我去跟大家夥說一聲,都來銀行附近落腳,沾沾皇家的貴氣和財氣。”
陳慶滿意地點頭:“地價可有點貴哦,當然您吃不了虧,它絕對物超所值。”
“好好好。”
巴氏清笑著說:“一分錢一分貨,這道理放之天下皆準。難道陳府令還能欺瞞我一個老婆子?”
“那肯定不會。”
陳慶感慨地想道:彆人做生意爾虞我詐,勾心鬥角,恨不得從對方身上割一塊肉下來。
你每次都溫和謙讓,讓人如沐春風。
所以你的生意越做越大,名留青史。
“老夫人,開采煤礦光靠人工的話費時費力,耗費頗多。”
陳慶壓低聲音說:“本官想辦法在陛下麵前為您美言幾句,準許您的礦上使用火藥。”
“當然此事未必能成,本官儘力而為。”
“您先彆往外說。”
“但凡換個人,陛下準了我也得刮他一層油水下來。”
巴氏清樂嗬嗬地捂著嘴:“不說,不說,老身誰都不說。”
“多謝陳府令厚愛,老婆子給您行個大禮。”
陳慶連忙扶住她:“不用,老夫人快起來。”
李超看著他們三言兩語就達成了利益交換,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不足和稚嫩之處。
瞧著陳府令年紀也不大呀!
他怎麼就能磨礪得心機如此深沉,跟朝堂中的老狐狸鬥得旗鼓相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