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樉哼哼:“一個600年後的人,說500年前的作者魂穿見到朱棣演戲,可那作者,不比你距離朱棣近500年?”
朱元璋是接受不了兒子那啥的。
但是佯狂麼,有可能。
他有點同情朱棣,但同情中又帶著一絲幸災樂禍。
這小子,天天和你老子大小聲。
就該給他點教訓,看看沒有他爹的庇護,他過得有多慘!
【最早的奉天靖難記和明太宗實錄隻是說朱棣病了,因老爹的去世,傷心病了。】
“嗯?”朱元璋犀利,“你裝的吧。”
朱棣這回生氣了。
“我當然是認真的!爹你有那麼多兒子,還因為大哥的薨逝這麼傷心,兒子就一個爹,爹死了,兒子能不這麼傷心嗎?!”
朱元璋氣勢為其所奪。
想想,覺得自己剛才那句話,是有點傷孩子的心,於是嘟囔:
“那好吧,你說是就是,你說有就有,我也沒說你沒孝心嘛。你孝順,你孝順那麼大聲乾嘛,欺負你爹耳背嗎?”
【為了論證朱棣真的會因為爸爸去世而病倒,太宗實錄裡嚴謹的舉了個例子。
有一回,他和晉王哥哥一起來朝見爸爸,他本來就病了,又被壞哥哥懟,“內懷憂畏疾劇增”。
哇,完全被狠狠欺負了呢。
沒想到,晉王看他病了還不放心,暗中派人去探查他有沒有裝病。
超惡毒有沒有?
晉王究竟為什麼那麼惡毒那麼壞呢?原來啊,晉王發現老爹的目光總是更多的注視著朱棣。
可惡啊,我才是哥哥,朱棣明明是弟弟!
這種嫉妒扭曲的晉王,果然隻有朱跑跑的份呢。】
原本已經將全副心神放在了子孫後代上的朱棡,聽到這些,也不禁冷笑:
“原來我的朱跑跑前麵,還有這麼多的戲份啊。那二哥懟了你這麼多次,你為什麼沒有倒下?”
是啊,為什麼呢!
朱樉笑嘻嘻:“嗯,看來是我的言辭太過溫柔,還是得三弟你來啊。四弟怕你。”
【至於奉天靖難記呢,就更繪聲繪色的加上了太子的劇情。
說晉王欺負完林妹妹般的朱棣後,很快活,尤未滿足,跑去太子麵前搬弄是非。限定版本-綠茶朱標想到之前藍玉逼逼賴賴什麼燕王有王氣,也跟著來罵朱棣。
朱棣就自辯啊,說我事事尊敬哥哥你,自認沒乾壞事啊,乾嘛這麼講我。
太子很憤怒,太子仍然不理解朱棣。
朱棣被深愛的太子哥哥懷疑,病上加病,病到在南京待不住了回北平老家。
他都已經退讓至此了,太子和晉王還是沒放過他呀,在南京勾勾搭搭,挑撥是非。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也不過如此了!
我燕王,那麼柔弱無助,爸爸死了,傷心病倒了算什麼裝,明明很合理——】
“……”
今天的朱棣,注定是C位了。
大家再度看向燕王,尤其看看他那挺拔偉岸的身形,齊齊歎了一口氣。
所有未儘的話,就全在這聲歎息之內了!
然後他們討論:
“這句詩,寫得真不錯啊,十分傳神,若非四哥現在就站在我們眼前,幾乎要被它糊弄過去了。”
“老四啊,哥哥們真是對不起你啊,每天都對你如此的嚴刑相逼。”
“四叔,心裡有苦說出來吧!”
朱棣瞪向裝模作樣在燒紙的朱允炆,你以為我聽不到你在其中渾水摸魚嗎?
當然,這不是重點。
他臉紅脖子粗地辯解:“都是謠言,這奉天靖難記是誰寫的!翻開一看,謠言滿篇!”
朱樉靈光一閃:“莫非就是愛你的夏原吉寫的?”
夏原吉:“?!”
魂遊天外的夏原吉被嚇得魂魄歸體。
朱棣卻不願這樣認為:“這關維喆什麼事情,維喆的長處,又不在筆頭上。”
朱棡輕笑:“也有可能是那個經常給彆人寫墓誌銘的楊士奇。”
他本來已經懶得和老四計較,都咬牙吃下“朱跑跑”這個悶虧了,現在,卻決定讓老四明白明白,什麼叫做泥人也有三分火氣。
“後輩說,楊士奇筆下的你總是那麼的陰陽怪氣,可能是因為你臨終的時候,隻說夏原吉愛我,卻沒有說楊士奇愛我,顯然,楊士奇心中是有想法的。”
朱樉快樂了,過去都是他一個人在衝鋒陷陣,現在,卻有人打配合了。
他哈哈大笑:“什麼想法,你們不懂,明明是楊士奇很了解朱棣,都說畫虎畫皮難畫骨,若非日日看見,時時琢磨,能寫出這麼栩栩如生的朱棣嗎?”
心!態!爆!炸!
朱棣深呼吸:“——夏原吉和楊士奇都是我的人,你們閉嘴,休要離間我們君臣!”
他這麼一爆發,靈堂裡還真沒有了聲音。
反倒叫朱棣錯愕了,這群兄弟什麼時候這麼聽話了?
他再定神看去,發現他們雖然不笑也不說話,目光卻齊刷刷地看向他的身後。
他也回身望去。
原本站在他後頭的夏原吉,不知什麼時候,挪到了老朱後麵。
而朱元璋,啜著茶,看著他,冷冷一笑。
【Up個人淺見啊,朱棣的具體身體狀況我們後麵來講,就這會兒來看,肯定還是不錯的,隻是找個由頭裝病好讓朱允炆把自己三個兒子放回來。
寫文時順便詆毀一下兩個哥哥。
你沒看他四年靖難,一條生病記錄都沒留下嗎?光是一邊檄文裡傷心欲絕,一邊生龍活虎親自領兵衝鋒,暴打李景隆他們了!】
朱樉、朱棡聲音重重:“順便!”
而本來一直有眼色不說話的李景隆,此刻卻忍不住了,頗為感動道:“燕王抱病也能將臣暴打,更加英武了呢。”
他其實在想,英武的我,能襯托燕王的英武;那麼英武的燕王,想必也能襯托我的英武吧?
皇子們:“……雖然你這樣說可能是想讓朱棣愛你……”
朱棣重重:“我不愛他!”
【up甚至認為,他裝病也比較糊弄。
各類演義裡麵,說什麼他裝的好認真,靠夏天生火爐來蒙蔽謝貴等等,張信化妝才能潛進王府悄悄通風報信,朱棣一聽消息垂死病中驚坐起,什麼毛病都沒了,一整個醫學奇跡等等……】
大家恍然了:“原來剛剛那段可以用醫學奇跡來形容!真是言簡意賅,一下子就把畫麵給描述出來了!”
【汗,你們想想朱棣對情報戰的重視,他需要這樣嗎?
實際上謝貴等人在奉天靖難記裡,是靠收買王府官吏來打探消息的,沒辦法親自進去。
反而他們自己北平布政司裡的官吏李友直早就投靠了燕王,謝貴等人這邊剛想動手,那頭李友直就跑去通風報信了。
張信確實存在,也因有功被封了隆平侯。但沒有張信,也有李友直,北京城裡全是朱棣的眼線。
門口路過的大媽聽到喝醉了的士卒要殺燕王府的人,都偷偷跑去跟朱棣舉報呢。】
然而皇子們,現在已經和後輩有了不一樣的想法。
他們直接說了:
“像老四這樣陰險狡詐——嗯,心思深遠的人,怎麼會露出破綻呢?哪怕彆人看不見王府裡頭,豈不聞百密一疏。
他肯定也會裝得很認真的啦!畢竟,想要把彆人騙過,先得把自己給騙過。
就是苦了徐王妃,每天看他這麼演,還不能笑,忍得好辛苦。”
說罷,大家齊聲哈哈大笑。
【至於為什麼朱允炆要冤大頭的把三個兒子放回來。啊這……就像靖難打著冠冕堂皇的清君側口號。吳三桂造反,都有個超級離譜又似乎很詭辯道理的反清複明檄文。
古代講究名正言順,朱允炆到底還沒公開宣戰。
朱棣率先對朱允炆打出了一記孝道道德綁架,朱允炆方沒有好辯手,找不到好借口,辯論打輸了,臉皮又薄隻好心不甘情不願的放人。
他真的是優柔寡斷嗎?隻是方孝孺等人口才不行吧,思維定勢抓不到可反駁點,缺一個像嘉靖頭號辯手張璁那樣的小機靈鬼。】
原本開心的大家愣了愣。
“吳三桂,之前不是說他和清軍攪合在了一起嗎?怎麼,他又造了清朝的反?”
“果是個狼子野心之徒啊!”
“不過,他居然說是‘反清複明’,這麼一說,倒像是我們大明的忠臣,還挺想看看他的檄文是怎麼寫的,不知道究竟是他的檄文好呢,還是老四你的奉天靖難的檄文好呢?”
他們這般事不關己地討論了幾句,覺得這吳三桂和清朝,不過是狗咬狗一嘴毛的事情。
“倒是嘉靖,怎麼回事,怎麼感覺他手下人才濟濟,他用的那些人就不說了,連不屑用的那些人,都被大誇特誇……”
“但我覺得我們的文人也沒有那麼差啊。”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見,“四哥朝就算一張卡都沒有抽出來,也是有能人,蹇義夏原吉,三楊,他們都是被後輩專門提出來,說是一代名臣呢。”
夏原吉現在每次聽見自己的名字,心臟就要重重跳一下。
都快犯心臟病了。
“所以有沒有可能,是文臣使壞……”這位皇子有條有理,不是彆人,正是代王。一肚子陰謀詭計的代王,想了想,舉個例子,“比如茹尚書吧,說不定覺得四哥有王氣,所以在大侄兒手下的時候,就故意一語不發,不出一計,這樣,等靖難結束,他就能順順當當到四哥手上乾活了。”
聽完代王的分析,大家覺得很有道理,遂齊聲感慨:“文人真的好壞哦!”
現場唯一文人夏原吉:“?”
夏原吉本在一直忍耐。
現在,突然感覺忍無可忍,高呼一聲:“文人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