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回過神來了,一時間,靈堂裡響起了爭先恐後的請戰之聲。
朱元璋:“……”
他不禁緩緩思考起來:
啊?什麼時候說過,建海上絲綢之路要把日本打掉了?
這有什麼關係嗎?
然而老朱自己也並沒有發現,他似乎有意無意地漏了倭寇兩個字。
【朱棣大概是打仗途中見得太深刻了一些(東昌之戰、東阿之戰、汶上之戰、東平之戰等都發生在運河兩岸),再加上遷都的迫切,才會一上台就著手去解決。
自他以後,運河才長久穩定的乾活著。得益於此,出現了比前朝都完整的多的運輸組織框架。
比如永樂年間使用的是支運法,思路大家聽了會覺得很熟悉。
朱棣在淮安、徐州、濟寧、臨清、德州、滄州這些運河沿線城市,依次建立了當地的水次倉。
臨近稅糧就近交給臨近的水次倉,要支取糧,也到附近的水次倉支取。要運的部分,則收集起來,傳遞到下一棒。
有點類似京東那種快遞,發貨是就近倉庫發,然後寄快遞的話,則上海的運到上海集散中心,集體轉運杭州倉這種。】
大家緩緩:“?”
等等,為什麼有那麼多快遞?他們未來人,難道天天什麼都不乾,就發導彈快遞了嗎?可這樣,未來不應該是早就一片蒼夷了嗎?也不能那麼好戰吧。雖說忘戰必危,但好戰必亡啊!
他們這樣想了又想,總覺得有點轉不過來。
難道這個京東快遞和東風快遞又是不同型號的導彈?
老朱想了半天,還是覺得想不明白就算了,不想了,記下能想明白的東西吧:“這支運法和水次倉,都挺不錯的,記下來,回頭試試再說。”
“還有會通河的治理,也要記下來。在那邊挖個湖,應該能幫助我們。”朱棣補充。
【10月27日晚,二更(21點-23點)。朱棣命令全軍趁夜色出發,僅12小時,在第二天早上9點就趕至滄州城下!
何等恐怖的速度啊,地圖實際直線距離是167裡,史書稱300裡。刷新了上回直撲懷來的單日200裡的速度記錄。
最關鍵的,這可是純夜行啊!
古代軍隊如果吃肉,是可以補充一些維生素A,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夜盲症。不過,到底不如咱們如今的營養成分攝入,天天果蔬蛋奶,真的不小心得了還可以針對性的補充胡蘿卜和維生素□□。所以,想做到這種強度的急行軍,也是極為逆天的。】
大家聽得一怔。
“果蔬蛋奶,水果,蔬菜,雞蛋,牛奶……這些原來是要搭配著吃的嗎?”
“《千金方》裡寫過,動物肝臟可以治療夜盲症!”朱橚說,補充道,“原來胡蘿卜也可以?感覺胡蘿卜比動物肝臟便宜一些。”
老朱倒是滿意了:“果然,蘿卜是個好東西,格蘿卜很重要!沒料到蘿卜竟還能用在這上麵。”
“知道歸知道,”傅友德說,“這些蔬菜水果,極容易腐爛,要怎麼運輸呢?”
大家一時沉默。
老朱說:“屯田之時,注意這些搭配著來!行軍確實無法,但至少平日裡,能吃得好些,就吃得好些。肉確實為難,但這蔬菜水果,再想法配點馬奶,總該試試看。”
【我們可以參考一下金幼孜寫的北征錄。
他寫道“月落,路難行,旌旗甲戈咫隻不能辨。幼孜三人從寶纛(dào),須臾莫知其處。但前騎皆不行,始下馬立半山間。”
意思是,他跟著朱棣自己的帥旗趕路,不一會兒,就不知道帥旗去哪兒了,隻能懵懵懂懂的跟著前麵的騎兵停下腳步。
燕軍在這種極端條件下,還能成建製抵達並投入作戰,其精銳程度,已經不需要形容了。】
朱棣笑道:“我看這金幼孜等人,既這樣形容了,在塞外必要迷路一回。且等著我回頭找他們去呢。”
他居然還沒有忘記夏原吉,轉頭衝夏原吉笑道:
“維喆啊,你若是陪我去塞外,定要緊緊跟在我身邊啊!若迷路了,也不要慌,呆在原地,我會回頭找你,把你全須全尾帶回來的。”
夏原吉都來不及反應,就有皇子拆台了。
隻見朱樉笑道:“是啊老四,你在白溝河都會迷路呢,可能迷著迷著,就迷到一塊去了吧。”
朱棣冷笑一聲,不與其一般見識。
白溝河豈能與我的塞外相比?
【整個急行軍過程裡,他和兩撥徐凱派出來的探子擦肩而過,幸運的沒有碰到,又在黎明時分,鹽倉處遇到了第三波探子,有數百人,儘殺之。(徐凱儘力了)
等到他趕到滄州城下,徐凱的士兵還懵懵懂懂的工地搬磚,建城牆呢。
根本不等他們穿上鎧甲,朱棣命令大軍分兩路,一路北麵主攻,另一路偷偷繞到東北麵,攀登而上。
不過多時,就破了城。
又早早遣人在逃亡路上設伏,把主帥徐凱、程暹,都指揮俞珙、趙滸、胡榮,李英、張傑並指揮、千百戶百餘人,一口氣,全抓了個正著。
斬首萬餘,獲馬9000,餘者皆降。
好一鍋全家福餃子啊,up的評價是,在如此奇襲的情況下,還不忘繞背偷襲,不愧是你啊,我的外線超人Judy。
這個王者明明超強卻過分謹慎(x),打架必上必殺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