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第 112 章 告密(1 / 2)

宋靜姝不太確定這個年代的老師會不會流行家訪這一套, 但她記得杜子明也沒有去幾天學校,上次他們這些家長還在學校跟林浩聊了不少。

可以說謝若蘭這邊的基本情況,林浩那邊都知道。

既然知道,沒必要孩子才去學校幾天就家訪吧。

就在宋靜姝若有所思的時候, 有熱心的大院人已經領著林浩進了門, 人一繞過影壁, 大家就打了照麵。

“林老師,你怎麼來了, 快請家裡坐。”

謝若蘭也聽到了林浩的聲音,見到人, 趕緊迎了過去。

“林老師。”

大雜院裡不少孩子都是同一所學校的學生,杜子明與徐敏學還是林浩的學生,兩個小孩見到老師上門, 停下玩鬨,神情略微有點緊張。

這年代, 老師一般不家訪, 除非是學生犯了什麼大事。

杜子明與徐敏學迅速在腦海裡回憶。

這一個星期以來兩人還算乖巧,並沒有乾出什麼能讓老師上門家訪的事。

想清楚,兩個孩子在心中狠狠鬆了一口氣。

“靜姝同誌,你也在?好巧。”林浩此時也看到了宋靜姝,認出人, 他臉上, 眼裡都是詫異。

宋靜姝不露神色打量對方, 招呼對方進門,“林老師,快請家裡坐。”

這會林浩已經跟隨謝若蘭穿過了院子,得了宋靜姝的邀請, 他看了一眼站在大門旁邊的小高與小劉兩個軍人,有點猶豫。

“林老師,我們家子明在學校犯了什麼錯嗎?”

宋靜姝見林浩猶豫不進門,乾脆搬了兩根凳子放在了屋簷下,請對方落座。

杜子明聽宋靜姝這麼一問,可緊張了,不僅不敢再跟小夥伴打鬨,還乖巧地站在了宋靜姝的身邊,他對這個舅媽很信任。

“子明同學沒犯什麼過錯,你們彆誤會。”林浩見家長誤會,趕緊搖手,然後打開手裡拎著包,從裡麵拿出兩本舊課本遞了過來。

“我看子明同學非常愛學習,就淘了兩本課本給他,這樣一來,他也能在家裡自學,要是能跟上進度,下學期說不定能跟著升班,不用重新上一年級。”

“太感謝林老師了,你這可是雪中送炭,謝謝。”

麵對林浩送來的課本,謝若蘭高興地雙手接過。

她家子明雖然耽誤了上學時間,但她一直都有在家裡教,加上家裡小妹讀書時留下各年級的書本,就算新課本的內容略有變動,變動也不大。

搬到大雜院,徐家把徐敏學一年級上學期的課本借給她家子明學習,有了課本,孩子又珍惜學習機會,雖然還沒考試,有基礎的杜子明追上同學的學習進度其實並不難。

可以說現在每天都在鞏固。

謝若蘭這邊這幾天一直都在家給孩子輔導功課,成果是顯著的,沒想到林浩今天居然會送課本來,她沒嫌棄,而是一臉感激。

不管自己現在缺不缺課本,但彆人的善心是應該得到足夠尊重的。

林浩不知道謝若蘭家裡已經有了課本,把課本交出來後,他表情有點靦腆,“若蘭同誌,子明同學非常聰明,有了課本,今後我會單獨多指導,一個暑假下來,下學期應該能跟著一起升班。”

徐敏學也在孩子堆裡,聽到林浩的話,立刻對著杜子明比了一個加油的姿勢。

這幾天他也有回答了一些杜子明不懂的課程。

“子明,快謝謝林老師的關心。”宋靜姝暫時看不出林浩有沒有問題,但也是要有所表示的。

“謝謝林老師,我一定認真學習,不辜負老師的愛護。”杜子明抱著林浩給的書鄭重向林浩道謝與承諾,其實他更想向宋靜姝承諾。

他家現在能有這樣平靜又幸福的生活,都是因為雲崢舅舅與舅媽的關愛。

“好好讀書,老師看好你。”

林浩慈愛地看著杜子明。

“林老師,快請喝水。”謝若蘭倒了一本白開水遞給林浩,解釋道:“林老師,家裡不喝茶,沒有準備的有茶葉,還請見諒。”

“白水好,白水更好喝,解渴。”

林浩接過搪瓷杯跟謝若蘭客套了一句,然後看向一旁的沈氏。

他可以看出沈氏跟謝若蘭與宋靜姝的關係匪淺,也不知道雙方是什麼關係。

“媽媽,我想喝水水。”

就在此時,一直跟美美幾個小姑娘玩耍的朵朵跑了過來。

“朵朵,媽媽要招待客人,來,奶奶帶你去喝水。”沈氏沒想過要跟林浩接觸,杜子明隻是她的堂外孫,今後她不會參與到杜子明的學校中,加上她家雲崢的身份敏感,不打算多認識人。

“好的奶奶。”

朵朵見沈氏招手,就跟著沈氏進了家門。

而兩人的對話也暴露了她們與宋靜姝的真實關係。

林浩有點驚訝,也有點尷尬,主動解圍道:“老同學,沒想到你家孩子都這麼大了。”

“是啊,就跟我一樣,我也沒想到你還沒有結婚。”宋靜姝猜到了林浩還沒有結婚,正常來說,林浩這年紀應該是結婚了的。

當然,也不是絕對,畢竟不管什麼年代,都有人結婚早,也有人結婚晚。

話說到這,好像就沒有多餘的話題了。

林浩看得出宋靜姝一家應該是來謝若蘭家走動的,難得的周末休息時間,他肯定不能做讓人討厭的客人,喝了幾口水,就起身告辭。

謝若蘭對於特意送課本來的林浩很感激,肯定要挽留對方吃了午飯再走。

當然,也隻是客氣話,今天沈氏跟宋靜姝特意帶著朵朵來她們家,她肯定不可能再招待其他客人,但挽留客人的話一定要說得熱情。

林浩也知道這個理,沒有留下,隻是說了不少客氣話就離開了。

宋靜姝不是主人,但因為跟林浩是老同學,林浩走時,她跟謝若蘭帶著杜子明把人送出了大雜院的大門。

目送人走遠後,他們才轉身回家。

這會喝完水的朵朵已經再次跟大院的孩子們玩耍起來。

沒了林浩這個老師在,孩子們恢複了玩鬨的天性。

宋靜姝看著熱鬨的大雜院,一邊往回走,一邊跟謝若蘭說話,至於杜子明,也已經跟徐敏學他們玩去了。

謝家的教育是該學的時候認真學,玩的時候也隨意玩。

雖然杜子明姓杜,但他是謝若蘭的兒子,從有記憶起就在謝家村生活,他的一起早就融入謝家村,對謝家村也有著難以割舍的歸屬感。

“若蘭姐,工作那邊怎麼樣?有沒有誰為難你?”

宋靜姝關心謝若蘭的工作情況。

“沒有,大家都很熱情,也很和氣,柳珍每天都來邀我上下班,一點困難都沒有,孩子們在學校也交到了朋友,沒有人欺負他們。”

謝若蘭主動把家裡的情況向宋靜姝說明。

她知道宋靜姝他們今天就是來看他們家的生活過得舒心不舒心。

說實話,太舒心了。

比在謝家村舒心一萬倍。

大雜院有宋靜姝的威懾,根本就沒有人敢嚼舌頭給她聽,工作清閒,孩子們也得到最好的教育與發展,真的比謝家村的生活如意。

更重要一點,不用乾農活。

身子骨弱的謝若蘭對於做農活還是畏懼的,畢竟太累了。

“那就好,若蘭姐,要是遇到什麼困難你就跟我們說,彆自己扛。”宋靜姝留意謝若蘭的麵容與神情,可以看出精神狀態好了很多。

之前謝若蘭因為杜旭的過世憔悴太過,麵容也蒼老不少,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調養與休息,已經恢複如初。

“靜姝,中午在家吃飯,我包餃子給你們吃。”

謝若蘭看了一眼日頭,雖然還沒到中午,但現在開始忙活,差不多也是中午才能吃。

“我原本想帶你跟兩個孩子去逛故宮的,但天氣比較熱,現在去逛故宮也是遭罪,我也就不跟你客氣,我們包餃子吃,一起包。”

見到林浩到來後,宋靜姝突然就不想去故宮了。

“行,你跟大娘在家坐會,我去供銷社買點菜,回來我們就一起包餃子。”謝若蘭看了一眼小高與小劉,知道大娘一家留下吃飯,那兩個軍人也會在家裡吃飯。

“我跟你一起去,家裡媽照看著。”

小高與小劉是跟隨宋靜姝來的,兩人的夥食肯定得她負責。

“那我去拿竹筐。”

謝若蘭沒有推脫,因為她知道現在全國吃飯就是這種形勢。

每人都是按照口糧的,普通人家很難請客。

回到家,謝若蘭去拿竹籃,宋靜姝則跟沈氏交代一聲就帶著小劉出了門,小高則留下來保護沈氏與朵朵。

這讓大雜院裡留意到情況的不少人更是羨慕。

出門能帶軍人保護,真的太讓人羨慕了。

其實宋靜姝也可以不用這麼高調,可以讓小高與小劉換上普通衣服,但兩人跟著她們一家在大雜院露麵也不是一次兩次,大雜院的人都見過他們穿軍裝的樣子,哪怕就是換上普通衣服,大家還是知道他們是什麼人。

“靜姝,你是不是有話要跟我說?”

謝若蘭跟宋靜姝走在沒多少人的巷道裡,今天周末,天氣熱,不少人都在家裡休息,路上的行人少,偶爾遇見一個,跟謝若蘭也不認識。

也有認識宋靜姝的,但此時的宋靜姝一身軍裝,早就成了不能高攀的人。

心有畏懼,這些認識的人可不敢跟宋靜姝打招呼。

之前跟宋靜姝鬨過矛盾的隔壁大雜院吳嬸與楊嬸,看到宋靜姝,彆說上前打招呼了,早就縮回腦袋把自己藏得嚴嚴實實。

她們擔心宋靜姝翻舊賬!

看著熟悉的巷道,宋靜姝確實有話要跟謝若蘭說,還是不好當著孩子們麵說的話,此時見時機合適,才小聲說道:“若蘭姐,在京城生活你也得留個心眼,人心難測。”

“你是說?”謝若蘭瞬間聽明白了宋靜姝的意思。

也想起丈夫死亡的蹊蹺。

“你彆驚慌,也彆擔心,這裡是京城,治安最好的地方,不會有人敢明著鬨事,就是讓你多提防一點背地裡的陰謀,你彆上當。”

宋靜姝知道謝若蘭的身邊有人保護,安全上絕對沒有問題,但她擔心謝若蘭被有心人利用。

“我知道怎麼辦了。”

謝若蘭腦海裡閃過林浩的人影。

之前她對這人親自送課本上門的事很感激,但這會聽了宋靜姝的話,怎麼想都覺得對方有點可疑,子明一直在學校,真要有心幫忙,課本直接交給孩子就行,哪裡用得著周末特意跑一趟大雜院。

大雜院一跑,得到家長的感激是一點,更重要一點,很巧的遇到了宋靜姝一家人。

謝若蘭想到這裡心驚起來,“靜姝,是不是有人要對雲崢不利?”這是她唯一能想到的。

就她家的情況看,絕對沒有什麼價值。

“嗯。”

宋靜姝見謝若蘭懂了,直接點頭,但沒有說謝雲崢工作上的事,隻是叮囑謝若蘭彆輕易信任外人,如果突然遇到困難,可以找大雜院裡的人幫忙。

那些人最懂得趨利避害。

隻要宋靜姝一天風光,他們就會賣麵子肯幫忙。

“我懂了。”

謝若蘭徹底明白丈夫為什麼會選擇死亡了。

供銷社並不遠,宋靜姝她們買了不少新鮮的蔬菜,還遇到了活魚,宋靜姝也買了一條,那麼多人吃飯,多條魚才夠吃。

錢是謝若蘭爭著付的,這段時間以來都是大娘一家幫他們,她還連頓飯都沒請吃,現在有了穩定工作的前提下,謝若蘭舍得花點錢。

宋靜姝在外麵也沒有跟謝若蘭爭著付錢,隻是笑了笑。

兩人商量著買了不少菜,就回了家。

路上宋靜姝叮囑謝若蘭家裡今後要多備些糧食,這會還能在供銷社買到糧食,等再晚兩個月,所有供銷社就要限購糧食了。

糧食一限購,那就是有錢、有糧票都不一定能買到糧食。

謝若蘭從謝家村來,當了不少年的農民,深切體會到氣候對糧食產量的影響,就算宋靜姝不提醒,她也打算把家裡的錢、糧票都換成糧食。

甚至頭幾天她已經在供銷社買了一口大缸,足夠存上兩三百斤糧食。

“存起來的糧食換著吃,吃陳的,進新的,隨時保證缸裡有那多糧食。”

宋靜姝叮囑謝若蘭。

“嗯。”謝若蘭用力點頭,也明白他們家今後要節約糧食了。

說話間,一形容回到了大雜院。

大雜院還是老樣子,各家都響著鍋碗瓢盆的聲音,聊天的聲音也很以前一樣熱鬨,沈氏坐在屋簷下跟陳桂香她們聊天。

不是她想跟這些人聊天,而是這些人主動靠近。

沈氏一直很溫和,氣勢沒有宋靜姝鋒利,大院眾人才敢這麼靠近沈氏。

宋靜姝跟謝若蘭回來後,大家也就散了。

回家各自忙活一會,就到時間點做午飯。

宋靜姝她們也忙活起來,擀餃皮的擀餃皮,和餡的和餡,就連小高都被宋靜姝指揮著去收拾活魚。

魚是鯉魚,刺多,腥氣也重,不過都難不倒宋靜姝。

家裡孩子多,謝若蘭一家還都不怎麼吃辣,她也就沒有做口味濃烈的水煮魚片,而是做成了魚丸。

有小高與小劉兩位軍人在,魚刺經過敲打早就化作了粉末,做出來的魚丸絕對不會卡到孩子們,還能根據各自的口味做成不同的味道。

韭菜肉餃香噴噴,酸溜溜的魚丸好吃又鮮美,所有人都吃得心滿意足。

一頓飯吃完,就到了十二點多。

飯後孩子們犯困,宋靜姝跟沈氏也沒回家,而是在大雜院裡休息下來,兩間房都是炕床,乾脆女同誌一間,男同誌一間。

這樣一來,宋靜姝她們這邊有點擠,但也沒影響大家休息。

午覺起來,各自洗了一把臉,宋靜姝領著所有人出門了。

難得的休息日,雖然不去故宮,但也可以去周邊公園逛逛。

一行人開開心心玩到下午四點多,宋靜姝才跟沈氏把謝若蘭一家送回了大雜院,把人送到後,她們才坐上車回軍區大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