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對於那些賣掉了界山寨的吊腳樓,如今已經是“非界山寨”人來說,也隻能認了,畢竟當初界山寨沒發展起來的時候,他們真的是歡天喜地的,把自家的吊腳樓賣掉的。
現在他們在市裡有房子,還能回界山寨做門營生,已經是最好的局麵了。
更何況,隨著秋季旅遊黃金季的到來,界山寨的遊客每天都能呈現出一個爆炸數量,那些外地來的遊客,最喜歡的就是一些帶有民族特色的小玩意兒。
所以這些在界山寨裡做生意的“非界山寨”人,每天都能賺得盆缽滿缽。
這對他們來說,對每個人來說,都已經是最好的了。
除了一直不肯合作,總想著躺在家裡開民宿數錢的何春花之外。
她總想著能把自己的吊腳樓給要回來,所以一麵喊自己的丈夫兒子,去跟錢多多的律師簽約,要在界山寨做小生意維持生計,另一麵就天天去找錢多多和中間人的麻煩。
但錢多多也不是個傻子,隻要何春花一天不消停了要回吊腳樓的心思,錢多多就一天不跟何春花的丈夫兒子簽約,他們家自然在界山寨裡,也不能夠做小生意了。
時間一長了,何春花這一天天的,從縣裡往界山寨跑,路費都花掉了一大筆。
而除了何春花一家在不停的往外花錢外,仿佛這片山區的每個老人,都已經開始賺錢了。
秦予希在還沒回省城的時候,就托了六爺,開始收購除了界山寨之外的,另外十七寨的手工藝品,來多少收多少,而且她收購的價格也還不低。
因為她賣出去的價格,會更高!高出幾十倍不止。
而那些手工藝品,現在已經沒有年輕人會做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覺得做那些玩意兒還不如出去打工,他們卻是從未曾想過,原來做這些古老的不值錢的玩意兒,竟然還能用來賺錢的。
而且賺的錢還不少,老人們隨便做出去的一副獸骨耳環,賣給秦予希後換回來的錢,都能夠家裡一個星期的日常開銷了。
而且秦予希是來多少收多少,於是十七寨現在的常態就是,家中隻要有老人的,就像是有了塊寶一樣,一個老人就能養活一大家子的人了。
所以在秦予希的瘋狂收購之下,什麼樹皮做的燈,豬皮做的荷包之類的,都可以賣掉,自編的草席草鞋什麼的,也可以賣。
而且能賣一個非常好的價。
每天從各個寨子裡,背著自己做的手工藝品趕過來,往六爺家裡倒騰的山民開始變多了,從早到晚源源不斷。
基於這種火爆的場景,秦予希在寨子裡又雇傭了幾個老實可靠的年輕人,幫忙收購和檢查這些手工藝品,她還專門給六爺配了個會計,每天就是給各路來的山民結算賬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