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的家境不算很差,否則林巧兒也不會被養的這麼嬌。和她一樣大的同齡女兒,早早的就已經結婚嫁人了,背著孩子一麵種田一麵做飯,唯獨她,被邱氏養到十六歲才籌辦婚事,這麼些年,就沒讓林巧兒吃過半分苦。一雙白嫩的手指如蔥段兒,一看便知是沒有沾過陽春水的,小臉兒一年四季都是白生生的,像這樣的酷暑天,林秀才從沒讓她下過地。
村裡人都說,林巧兒被養的太嬌了,將來沒幾個男人敢要。
但看見林巧兒那張臉之後,這些人又默默的把話給咽回去了。
難怪,長成這個模樣,要是自己的女兒或者婆娘,那也是不願意讓她勞累半分的。
後麵村裡人都不說話了,一些喜歡林巧兒的單身小夥也不敢上門提親,隻因他們自己也知道,林家把女兒養成這樣,怕是不願意嫁給農民漢的,與其上門自取其辱,不如早早的歇了這心思。
邱氏也的確給女兒相了一門好親事,縣城的魏員外,大戶人家,他家小兒子見過林巧兒一麵之後日思夜寐,請了媒人上門提親,並且不是要納妾,而是給正妻之位。這一下,可謂是在枇杷村掀起了一陣不小的風浪,彆說魏家本就是有頭有臉的人物,聽說這個魏員外的兒子魏俊才,來年就要去做斜封官了。
所謂斜封官,就是花錢買的官,可甭管是咋來的吧,林巧兒嫁過去就是官太太了,況且是正妻之位啊!
一時間去林家道賀的人,絡繹不絕。
可誰想到,世事無常,或許也是林巧兒美名在外,這出嫁的當天,竟然讓隔壁山頭的幾個山匪給盯上了。
搶花轎,還是光天化日。
消息傳來,邱氏當場就暈過去了。
前腳才高高興興的送女兒出嫁呢,這後腳,就從天上掉入泥地了。
官府的人來的太晚,最後救下林巧兒的不是彆人,正是上山打獵的成四,等邱氏和林秀才瘋了一樣的趕過去時,自家閨女剛被成四救下來,衣衫不整,小臉蒼白。
這一幕被不少枇杷村的人都看見了,眾人緘默不語隻用眼神交流,林秀才和邱氏不管不顧的跑了上去抱住女兒哭,過了好一會兒,官府的人才趕了過來,成四也沒走,將事情的完整經過都說了一遍。
原來那幾個山匪中了成四捉野豬的陷阱,現在還掛在樹上呢。
事後,林秀才向成四表示了感激,不過這個沉默寡言的男人沒說什麼就走了,而第二天一早,魏家的人就上門討回了聘禮,這樁婚事就此作罷。
在村子裡出了這樣大的事,從發生至今,一直都是枇杷村和桃庵村津津樂道的話題。愛嚼舌頭的人早就將那天成四抱著林巧兒下山的模樣繪聲繪色的說了,說什麼林巧兒衣襟全亂,像一頭小鹿,瑟瑟發抖,埋在成四懷裡頭也不抬。說的是唾沫橫飛,越發添油加醋。
邱氏聽到之後,氣得渾身發抖,當即就朝這幾個長舌婦臉上啐了一口,隨後回家狠狠的關上了大門,這已經好幾天都沒有出來過了。
林秀才雖說彆和這些人一般見識,但心裡也是發愁的。這樣的流言他們聽到了,成家自然也聽到了,要是有心有擔當,成四應該上門提親才對。但林秀才自己也知道,不能強人所難。畢竟要是沒出嫁之前發生了這事倒也罷了,偏偏是個出嫁的路上,那說出去,即便沒有拜天地過門,也是出閣的女兒了。
成家那老兩口,不願意也是人之常情。
說起這成家,其實也不算良配,因為一大家子人,關係過於的複雜。成家老兩口,成老漢是屠戶出身,屠戶和秀才,本就是門不當戶不對,而成婆子年輕時候也是遠近聞名的裁縫看,為人潑辣,如今還掌著成家的大小事情。
膝下一共四個兒子一個女兒,大兒子成正才,名字帶才不成才,早早年紀不學好,將老兩口的家產輸了個大半,還進牢裡蹲過半年,名聲極差。
二兒子成正旺倒是稍微好一些,如今在縣城裡經營著一家酒館,好歹算是成家立業。
三兒子成正禮是個讀書人,隻是運道不好,秀才考了兩年還考不上。
再來就是老小成正業,算是最老實最本分的一個,繼承了半個家業,開了一個養殖場。
如果隻是這四個兒子倒也罷了,偏偏這頭三個全都成了家,而成家就是因為這三個妯娌,隔三差五就能鬨出一點兒事情來。桃庵村和枇杷村是鄰村,林家自然也是有所耳聞的。
更何況,成家還有個老姑娘,因為小時候發燒燒壞了,成了個聾子啞巴,這已經十八九歲了,也沒說下好的婆家來。
總的來看,林秀才若是選親家,成家著實不算一個好選擇,分家了就罷了,沒分家,這破落事就是一堆。
但為了女兒,林秀才還是決定拉下老臉去搏一搏,於是在次日天不亮,林秀才沒讓老伴告訴女兒,自己一個人出了門,看了眼方向,就朝著西邊的桃庵村走去了。
林秀才為了女兒,已經決定豁出這張老臉,走在路上,他已經想到了無數種可能,成四若不是個眼瞎的,見過自己女兒那模樣,不動心才怪,要是他也有這個心思,這個事就好辦……
林秀才剛剛走過玉米地,拐過老槐樹,忽然腳步一頓。
不遠處,走過來一個高大的身影,這時辰還沒什麼人出來,對方也一眼就看見了他。
四目相對,彼此顯然都愣了愣。對麵的人也不是彆人,正是成四成正業,他穿了一身新衣,左右手都提了好些東西,見到林秀才也是腳步一頓,喊了聲。
“叔。”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