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流心柿餅和板栗餅(微調) (2合1)……(1 / 2)

農家漂亮小福妻 地綿綿 12614 字 10個月前

成老漢是一家之主, 他開了口,大旺飯館從這一天開始當真沒再繼續營業了,而伍氏則留在家裡照看生病的大海, 小孩子身體弱,養了四五天才終於恢複了些。這次生病, 大海足足瘦了四五斤,可把他奶給心疼壞了。

而伍氏從這天之後, 也學會了一些縮著脖子做人, 不敢再像從前那樣大大咧咧,聲音比喇叭還高。

尤其是麵對林巧兒,老遠看見之後她就閃得遠遠的,仿佛害怕她似的。

林巧兒:“……”

對此,成正業就一句話:不管她。

而林巧兒最近也忙著做點心的事情, 也的確沒空, 漸漸地,也就沒這麼上心了。

成婆子自這日之後都不準伍氏進城,家裡大部分的活也都交給了她,伍氏心中有苦難言,好幾次想去找趙氏吐苦水,偏趙氏現在也縮著脖子做人,並不敢多說話。

大房二房兩人都盼著自己男人趕緊回來, 日子過的不大舒心。可反觀三房四房, 李氏自是不必說,臨近產期, 成婆子將她當個眼珠子一樣護著,生怕出一點兒閃失。而林巧兒那邊,點心賣的越來越好, 但凡她做一次之後進城,全部都能賣個精光。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趙氏和伍氏即便是再不高興,現在也不敢多說半個字了,但這不代表她們心裡沒有小九九,伍氏不敢明麵上問,但心裡想的卻是,巧娘賺的錢也算老四的吧,不知道有沒有充公中……

林巧兒對這些毫無所查,十一月起了霜,她之前吊的柿餅回霜兩次,總算是可以吃了。

原本圓圓的柿子已經變成了霜白色的柿餅,桃庵村的柿餅形狀略尖,晾曬起霜的時候林巧兒用繩子一個個把柿餅穿了起來,掛在房梁下,遠遠望去,就像一串一串的紅燈籠,回霜之後,林巧兒剪了一吊下來,捏了捏,已經十分的軟糯了,就給各家房裡都送了一小盤。

成婆子和李氏自然是很喜歡的,成婆子咬了一口這柿餅,感歎:“也不知道她是咋做的,這柿子咋也能這麼好吃嘞。”

一口下去,橙紅色柿子肉軟糯香甜,沁甜入心,一點兒澀味都沒有,讓人吃了一個就想吃第二個,根本停不下來。要是吃兩個有點膩了,就喝口熱茶,順便曬著暖烘烘的太陽,彆提多美滋滋。

伍氏和趙氏自然也收到了,伍氏的節省是刻在骨子裡的,從小到大都沒吃過什麼好東西的她不敢浪費一顆米,所以當她吃到這樣的東西時,隻恨不得將柿子後麵的把兒都吞吃入腹,當然最後還是依依不舍地扔了。

“俺的娘,她從小都是吃著這些長大的?”伍氏嘟囔。

伍家是出了名的能生,她兄弟姐妹加起來一共六個,四男二女,她是家裡的大姑娘,也就是底下弟弟妹妹一籮筐,現在還有兩個兄弟沒成家。伍氏在嫁給成正旺之前,彆說是這些零嘴兒,就連雜糧飯都不一定吃得飽。

伍氏看著這盤子柿餅感歎,她哪裡像人家那麼好命哦……

她不知道,這次飯館事件,公婆最後輕描淡寫的揭過去,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成婆子的原話是:“我就該好好讓她長長記性,讓她改改這小家子氣的毛病!”

成老漢勸:“算了,他們家從小的情況就是那,俗話說的好,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你要讓她和巧娘一樣,那怎麼可能的事嘛!”

成婆子咬牙:“你彆和我提他們家,煩!”

成老漢何嘗不是,他笑道:“算了,人畢竟給你生了一個孫子又生了一個孫女,彆這麼苛刻。”

總之,最後在成老漢的勸說下,成婆子打消了教訓伍氏的念頭,同意了成老漢的解決方案,先將飯館關門,後麵等兒子回來再說。

而伍氏還以為,這一切都是因為公婆看在她生病的份上。

一晃就進了臘月,成大成二離家也有兩個月了。

寒冬臘月裡,天氣的確冷的刺骨,當真如大姐所說,冷歸冷,日頭卻還好,也沒有下雪的跡象。

城裡、鎮上,每天的人越發多了起來。因為都忙著置辦年貨,過大年。

大木村的林場已經開荒結束,就等春天一到,草木重新發芽,再去修整成養牛場,而原本的那些乳牛現在產乳穩定,幾家大客戶的生意也都談好,每日有條不紊地朝城裡送著便行。年底了,尋常老百姓或許不是每個人都喝得起牛乳,但是家家戶戶都是要吃肉的。

成老漢的豬肉鋪子迎來了一年到頭最繁忙的時候。

成正業開始去殺豬場和鋪子裡幫忙。

殺豬場比起養牛場的活更累,一忙起來,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成小蘭要去給爹和弟弟送飯。

因為她不能開口的緣故,平時都是趙氏或者伍氏陪著她去,可趙氏今天去河邊洗衣裳,成婆子又不讓伍氏出門,於是送飯的事便又落到了林巧兒身上。

她一點兒也不介意,高高興興的和成小蘭出門了,臨走前,還裝了一袋子的板栗餅。

這是今天剛烤出來的,送去給四郎嘗嘗。

兩人高高興興的出門,這一幕自然又落到了伍氏的眼裡,她忍不住撇嘴,她也想出門啊,整天在院子裡看著婆母的臉色,還不如讓她下地乾活去,當真是憋死個人了。

林巧兒和成小蘭出門的時候,還和伍氏打了個照麵,三人客氣的笑了笑,不過她們剛轉身,就看見一個男人忽然來了自家院子門口,林巧兒不認識那個男人,卻見成小蘭毫不意外的模樣,大抵明白了這是成家的熟人。

果然,伍氏見到那男人之後,臉色變了變,也顧不上她倆還在了,上前把人一拉,小聲道:“你咋來了……”

那人似乎有幾分鬱悶和生氣,和伍氏說了句什麼,伍氏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樣,嘴裡也說著什麼,隻是林巧兒和成小蘭已經走遠了沒有聽見。

林巧兒好奇地問了句,“那個是二嫂的熟人嗎?”

成小蘭笑著比劃——[是二嫂的弟弟。]

哦,原來是親戚,林巧兒明白了,不過,既然是家裡人,為什麼二嫂沒讓人進屋,反而怎麼有些避之不及?

林巧兒惦記著給成正業送飯,自然就沒注意到這些,坐上牛車行駛了半個多月時辰之後,就到了成家的養豬場。

養豬場在鎮子上,村子裡地方太小,城裡的地又太貴,所以修在了月牙鎮的郊區,離臨安城就半個時辰的路,運送新鮮的豬肉都不是問題。

牛車在養豬場附近停下,剛下車,林巧兒就情不自禁地皺了皺鼻。

養豬場可不是成正業那個一望無際的草場,這裡都是用柵欄養豬,一隻挨著一隻,吃喝拉撒都在豬圈裡,一個豬圈的味道都夠衝鼻,更何況幾十頭豬一起?

她是真的有些受不了這氣味,生理性的反胃,連帶著腳步也慢了下來。

成小蘭大抵是看出來了,笑著接過食盒——[你在這等,我進去就行。]

林巧兒雖然覺得不好意思,但耐不住她是真的覺得難受,林秀才是枇杷村的學堂夫子,家裡也有幾畝地,所以從沒有養過豬,從小沒有接觸過這些,不習慣也是人之常情。

不遠處有棵大樹,又是在通風口,林巧兒走過去站在樹下等。

過了一會兒,沒等到成小蘭出來,倒是先等到了急匆匆出來的成正業。

大概是大姐告訴她自己來了,才讓成正業連飯都沒吃就衝了出來。

成正業看見林巧兒,本想直接奔過去,卻在離她一丈開外停了下來。林巧兒原本還高興地等著他過來呢,卻見人忽然停下腳步,麵色露出不解。

“咋過來了?大嫂呢?”成正業遠遠地問她。

林巧兒歪了歪頭:“大嫂去河邊洗衣裳了,你站那麼遠乾嘛,過來呀。”

成正業撓了撓頭,他剛殺了一頭豬,雖然褂子被他換了,但是身上味道肯定是不好聞的,嬌氣包指不定要嫌棄。

林巧兒見他半天沒挪,竟然微微鼓起了臉:“你不想看見我?你再不過來,我就走了。”

成正業哪裡還敢耽誤,三步跨兩步的走了上去,林巧兒坐在樹下一塊大石頭上,成正業就坐在她身邊傻嗬嗬的笑了兩聲。

等成正業靠近時,林巧兒總算明白他為啥不肯過來了。

其實比起剛才靠近養豬場那股濃鬱的味兒,他身上的味道已經好很多了,雖然還是有一點點,但林巧兒卻是沒嫌棄的。隻是下意識的皺了皺小鼻子,像隻嬌貴的小貓。

成正業:“看吧看吧,就說我不過來了。”

平時他身上有點汗味她都嫌棄,更彆說豬血了。

林巧兒輕輕哼了哼:“裡麵沒有換洗衣裳的地方嗎,怎麼不知道收拾一下過來?”

成正業:“祖宗,我哪知道你會來,大姐說你在外麵把我嚇了一跳,哪裡顧得上。”

林巧兒彎起眉眼:“算啦,也還好,反正你比那些男人都要愛乾淨的。”

那些男人?這幾個詞敏銳的傳到了成正業的耳朵裡,他忍不住皺起了眉頭:“你看見哪些男人了?”

林巧兒一愣,對上他漆黑又有些受傷的眼神,噗嗤一聲笑了出來:“就你們養豬場的男人啊!我在這坐著,門口那麼多來來往往的男人,我看不見?他們身上全是血,怪嚇人的……”

成正業想了想也是,咳嗽了一聲:“走吧,彆坐在這兒了,那群孫子肯定盯著你看,我帶你去鎮上轉轉。”

林巧兒驚訝:“這邊不用再幫忙了嗎?”

成正業:“不管!是老頭子自己的產業又不是我的,而且我乾一早上頂他們乾一天的,還是陪你要緊,咱們走。”

林巧兒笑了:“那你去換身衣裳嘛,褲腿上還沾著血呢……我給你帶的飯你還沒吃吧,拿著出去吃。”

成正業笑著應好,準備轉身進去,隻是臨走前,看了看那些聚在養豬場門口的男人,他大步走過去說了些什麼,那些人哄堂大笑,跟著成正業一塊兒進去,不敢在門口盯著林巧兒看了。林巧兒咬了咬唇,臉頰泛上一絲粉紅。

沒過多久,成正業就出來了,他換了身衣裳,明顯也洗過了,清清爽爽的,走到林巧兒身邊:“走吧,鎮上有家茶館口碑不錯,去那邊。”

月牙鎮不大,統共就兩條街,正因為集市和攤鋪集中,看上去竟然和臨安城差不多熱鬨,成正業說的飯館就在鎮中心,進去之後上了二樓,環境也是挺雅致的。

“沒想到鎮上還有茶館。”林巧兒左看右看有些感歎。

成正業已經找了個地方坐下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