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令府。
幾人在後院, 討論了整整一個上午,總算是把菜單給定下來了。
而在定菜品的過程中,三人還發生了一些分歧。
因為王大廚擅長的是南邊的菜色, 在他們眼中,那湯品就是第一要義,什麼東西都講究鮮, 況且在越高級的盛宴中, 這種湯品更是品味的象征,所以他的菜單裡麵差不多有四五種都是高湯。
但是小蘭明顯更適合家常味。
她擅長的都是小炒爆炒。
而據他們所知,這位劉縣令的母親,正是土生土長的蜀中人。
這個消息,是林巧兒前幾日接了這宴席的時候便打聽過的。這是她做生意這麼久摸索出來的門道,要想生意好,了解顧客的口味是很關鍵。上門給彆人做宴席也是一樣的道理,要是連客人家的喜好都不知道,那怎麼能做出客人喜歡的飯菜呢。
當聽說那老祖宗是蜀中人, 林巧兒當即便放心了不少。
因為吉祥飯館的招牌, 全都是大姐最擅長的川菜。
這樣一來,便能十拿九穩了。
所以剛才在定菜單的時候,一看張大廚的菜單, 巧兒和小蘭便知道他並不了解老人家的口味, 在提出自己的看法後, 沒想到張大廚還有些不服氣。
“我在縣令府的後廚這幾年, 即便是知道老祖宗是蜀中人, 但是我做的飯菜,老祖宗也從沒說過不喜歡呀!”
林巧兒搖頭:“沒說不喜歡並不代表喜歡,如果大廚不信, 可以將你的菜量減少一部分,加上我大姐的,到時候對比看看老祖宗更喜歡哪個?”
張大廚搖頭:“不可不可,這壽宴非同小可,怎能兒戲,況且我無意與你爭辯,隻是想定出最適合的菜單子出來。”
林巧兒:“我們的初心也是這樣的,不如這樣,我們叫來劉小姐問問?”
事到如今也隻好如此,劉瑩月剛回去不久,聽說了那邊的事又趕了過來。當了解查清楚他們的意思後,劉瑩月也陷入了沉默。
“實不相瞞,其實關於這事,我倒是聽母親說起過。”
劉瑩月說了一件往事。
原來,劉家也是寒門出身,劉縣令當初高中進士,一步一步才爬到了這個位置,劉老太太為這個兒子也算是付出了大半生的艱辛。在朝為官的人,總是免不了要結交一些權貴,少不了一些應酬,劉縣令如今已經到了這個位置,這樣的宴席也不知道舉辦過多少次了。
劉老太太是蜀中人,最喜歡的菜色自然是川菜,尤其最喜歡吃鴨血,但是這樣的東西,在權貴人家眼裡就是上不了台麵的醃臟玩意兒,有頭有臉的人物,都是不會承認自己喜歡這東西的。
相反,那一品鮮蛤、東阿阿膠、黃燜魚翅這樣說出來就頗有檔次的食物才應該出現在這樣的宴席當中,所以有一次劉老太太出門坐席,因為喜歡吃鴨血被人鄙視地看過一眼之後,她就再也沒有吃過這東西了。
不僅平時在宴席上不吃,就是平素在家吃飯也從來沒有說過。
當劉瑩月說完這事之後,後廚的人都沉默了,劉瑩月有些慚愧:“若不是你今天來問,其實我也都要忘記這事了,這些年辦宴席,大多數的廚子都是按照標準來走,很少有人問過我這個問題,想來竟然是我忽視了。”
林巧兒搖了搖頭:“其實食物……又哪裡分什麼貴賤呢……想來那些吃不飽飯的人家,下水對他們來說應該都是難得。”
王大廚也有一絲動容,看向劉瑩月:“小姐,那咱們這菜單……”
劉瑩月想了想,咬牙:“就照著一半一半來做吧!父親那邊我去說,你們儘管做就是,我祖母今年已經七十了,若連這點兒小事都做不到,當真是我們不孝!”
成小蘭立刻點了點頭:[我一定給老祖宗做出最合她口味的來!]
最終,這菜品單子就一分為二,王大廚負責的,自然還是他最擅長的南方菜,燉係,而小蘭便負責自己最擅長的川菜爆炒。
鴨血的吃法有很多種,但最常見的,就是血旺。這菜名聽起來倒是可怖,但實則美味無比。
尤其是下飯,簡直是一絕,鴨血下鍋滑煮,最大程度的保證了鴨血的嫩滑,毛肚切絲,嚼起來爽脆生津。另外時蔬的選擇上,嫩黃豆芽和小白菜是最佳,一鍋直接端上桌,麻辣濃鬱,看著便能令人口齒生津。
這樣刺激霸道的菜色,因為吃起來酣暢淋漓爽快至極,自然一般難登大雅之堂,但是隻有吃過的人才知道,在自己熟悉放鬆的環境,一碗白米,一盆紅豔豔的血旺,一口飯一口菜,吃得額頭冒汗,若再來一口冰飲。
嘖。
這才叫不枉活一回啊。
劉瑩月的想法很快就得到了縣令的同意,他聽完之後大手一揮:“吃!如何吃不得?!我母親為我操勞半輩子,過壽辰難道還吃不到一道心滿意足的菜了?!想吃什麼就做什麼,我倒要看看,誰敢在我麵前嚼舌頭!”
有了縣令大人這番話,成小蘭乾勁更足了。
這事將劉瑩月的母親,也就是劉老太太的兒媳婦都驚動了,來到後廚,又給成小蘭提了兩道菜。
原來劉老太太還喜歡吃豬蹄,尤其是燉的軟爛的,這樣的東西自然從前也不好意思說,要不說巧呢,小蘭最拿手的菜色之一便是是燉豬蹄或者是鹵豬蹄了。
所以當劉夫人走了之後,小蘭乾勁更足,又臨時加了兩道菜,王大廚聽說之後,倒是有些慚愧了。
而林巧兒那邊,甜品也差不多準備好了。
她提前就給劉瑩月交了底,當劉瑩月嘗過她做的搗奶後給她悄悄豎了個大拇指:“祖母一定喜歡。”
林巧兒便也放心大膽的去做。
最後定出來的,是一個圓形的大壽糕,其實這點心起什麼名字林巧兒並沒有想好,但既然第一次亮相是在人家的壽宴上,那明日,它就叫壽糕。
厚底的餅胚大概有十寸的大小,外表用搗奶細膩均勻地抹了一層,整個壽糕變成了白色的底,在白色底上,便好發揮一些了。
圓形的壽糕邊緣點綴了一些花朵,最中間門又是一個大大的壽桃,也是用搗奶做成,這樣的壽糕擺出去,先不說味道,光是模樣就是吸引一大片人。
林巧兒信心滿滿。
除了壽糕,自然還有一些飯後的小甜點,得知老祖宗喜歡吃南瓜之後,她便又做了一道南瓜牛乳冰,這道小甜品隻當是飯後換個滋味兒。蒸熟的南瓜和提前冰鎮過的牛乳搭配在一起,再煮一些小圓子,清清爽爽的,也能消暑解辣,看著不起眼,卻是必不可少的小點心。
忙活了整整一日,才差不多把這些菜色的準備工作都準備好了。
成小蘭和林巧兒也準備去歇著了。
劉瑩月提前安排他們住在偏廳的廂房,這邊也早就收拾妥當。
回到房中之後,林巧兒竟破天荒感覺到一絲不適應,正如劉瑩月所說,她和成正業成婚快四年了,幾乎沒有一日分開過,這陡然一下有一日不在一起住,林巧兒當真還有些不習慣了。
因為住一間門屋子,成小蘭問:[你先去洗?]
林巧兒笑了笑:“大姐先去吧,我正在算賬呢。”
成小蘭便也沒推辭,直接去了。
縣令府的廂房,那自然是比鄉下的房子看著氣派,但是林巧兒卻怎麼都不習慣,沐浴的地方太大太空,乃至於她甚至有點害怕,草草地洗完之後就回了房間門。
她和大姐的床也是一張通鋪,兩人各睡一邊,林巧兒也是今天才發現自己竟然有些認床,躺在上麵,身心都是疲累的,卻是半晌都睡不著覺。再去看大姐,大姐背對著她沒有聲響,林巧兒也不確定她是不是睡著了,但想著明日大姐或許比她還要累,便沒出聲打擾,硬逼著自己閉上了雙眼,良久,才慢慢有了睡意。
而與此同時,幾十公裡之外的桃庵村,吱呀一聲,成婆子將院門打開,披著外套走了出來。
“犟種,你又在乾啥!”
成四小院子裡深更半夜還在窸窸窣窣,成正業正坐在院子裡用竹條編著什麼東西。
“您彆管,早些睡吧。”
成婆子搖了搖頭:“不困也彆折騰了,去照看我孫子孫女去!”
“他們早睡了!香著呢!”
成婆子笑了,搖搖頭朝回走,一麵走一麵嘴裡還嘟囔:“怕不是在想媳婦兒呢……”
成正業沒聽見這句話,頭也沒抬。
-
次日,劉縣令的母親過七十大壽,整個臨安縣的人都知道這件事。
一大清早,縣令府便將大門大大地敞開,賓客滿至。
後廚,從卯時開始,咚咚咚的切菜聲和鍋碗瓢盆的碰撞聲就沒有停過,十來個人在後廚裡有條不紊地忙活著,進進出出,每個人臉上都很嚴肅。
聽說,今個兒老祖宗過壽辰,連府城都來了兩三個官員呢,這樣的重要場合,宴席就是門麵!要是搞砸了,指不定會是什麼後果!
成小蘭和林巧兒自然也聽說了,不約而同的又開始有些緊張,但是今日的緊張隻能化作動力,手中的動作是萬萬不敢停下來的。
最終,壽宴呈現出來的一共有十六道菜,兩道甜品,一個大大的壽糕。
十六道菜中,鮮湯開胃的菜最先上,小湯盅盛出來,讓各位賓客先開開胃,潤潤喉。
菜品循序漸進,一道一道上的次序都是有講究的,小蘭擅長川菜,但並不是隻會做爆炒,川蜀當中有一道菜,曾經作為貢菜還在宮中出現過,那便是雞肉豆花,這道菜和佛跳牆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呈現出來的成品卻比佛跳牆要樸素太多,因為它看起來和最普通的豆花差不多,吃雞不見雞,形似豆花,吃進嘴裡才會發現這所謂的豆花其實是雞肉。
鮮美!妙哉!
這才隻是開胃菜,當劉瑩月親自帶人將那個大大的壽糕給推出來時,眾人頓時都好奇了。
“這是何物?”
“怎如此大一個餅?”
劉瑩月高聲道:“此乃壽糕!是孫女特意給祖母定製的心意,祝祖母壽比南山不老鬆、福如東海長流水!”
一句話將老祖宗逗得哈哈大笑,“好好好,真是祖母的好孫女……”
“祖母,這個要切著吃,您是今天的老壽星,您來切,讓我們也來沾沾您的喜氣!”
喲吼!
這個法子倒是新鮮,一下子就把賓客們的心給勾起來了。
“沾沾老祖宗的福氣!!”
劉縣令笑嗬嗬的,親手給母親遞了一把銀色秀氣的小刀,那老太太或許也沒想到還有這一出,又新鮮又高興,走上前:“好好好,我來切,這應該從哪裡下刀啊?”
“這兒!”劉瑩月開心地教老太太切,那些賓客們也一個個好奇的仰著脖子看,切好的壽糕再由小丫鬟們依次接著裝在一個個的瓷盤裡,然後送到各個賓客的麵前。
有會說話的,眼珠子一轉立馬道:“這壽糕看著新鮮彆致,最重要的是意頭好,我們吃了這壽糕,就和老祖宗一樣長壽了!”
所有人都笑了,用勺子嘗了嘗。
!嗯,這模樣看著彆致,味道沒想到更是不錯!
這裡大多數人是第一次接觸搗奶,紛紛詢問到底是什麼東西,也有在府城見多識廣的,笑著道:“以前在知府府上有幸吃到過一回,沒想到咱們臨安縣現在也有了,不錯不錯,味道極好。”
知府!
原來知府大人也喜歡這點心!這壽糕頓時更受人們的歡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