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小家夥已經滿了三歲,什麼話都聽得懂,他們知道爹爹能哄好娘親,立馬咬著手指點頭:“爹爹、哄好!”
成正業笑了,低聲:“好,爹努力……去睡吧。”
邱氏過來接外孫了,成正業將門落了鎖,就轉身上了炕。
他剛坐下,林巧兒就翻了個身過來,將人給抱住了。
“四郎……”
成正業心領神會,一伸手,就將林巧兒抱在了胸膛上。
“不哭。”成正業一手輕拍林巧兒的背,和哄女兒的方法如出一轍,雖然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娘親了,但是夫妻兩獨處的時候,林巧兒明顯還如同一個小孩子一般。
也隻有在成正業懷裡,林巧兒才能儘情宣泄出自己的情緒來。
成正業抱著人安撫了好久,林巧兒才稍稍好了一些。
“怎麼就這樣了呢……前一陣還在一起有說有笑的呢……我和大姐還去了縣令府,我們還一起商量要開零食鋪子的事情,現在還沒開業呢,她就要走了……”
成正業給她擦眼淚,也不知道如何安慰才好。
“世事無常,官員的升遷和調任都是說不準的事情,你沒聽說咱們府城的上一任知府嗎,一生好幾次被貶又好幾次升遷,來往的地方都涉及大半個國土了。”
林巧兒悶悶道:“我知道……那你說他們的事情會不會出現轉機?會不會以後重新回到臨安縣?”
成正業不忍心騙她,片刻後才道:“不知道。”
“但是我知道,不管在哪,肯定都不會過得很差,劉大人即便去了黃州也還是朝廷命官,說明這次告發他的結果不算太嚴重,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林巧兒也想明白了這個道理,點了點頭。
“我明白,現在也隻能這麼想了,隻是我在臨安縣的朋友不多,如今要走一個,難免傷感。等過一陣子,我就好了。”
成正業捏了捏她的臉:“在我麵前你還說這些乾什麼,難過了,我的肩膀永遠都在這兒。”
林巧兒依賴地靠進他懷裡,努力平和自己的心情。
“他們說除夕之前動身,到時候我想去送送他們,小月說還想吃我做的點心,我得多做些,他們路上吃才好。”
成正業:“好,聽你的。”
這日後又過了兩三日,劉縣令之事已經在臨安縣被傳開了。有些百姓義憤填膺,覺得朝廷冤枉了一名好官義憤填膺,也有一些高高掛起事不關己,是不以為然的態度。
但不管怎麼樣,朝廷的文書的確已經下來了,臘月十五就要動身,這幾日,成小蘭和林巧兒都在忙著。
成小蘭也想儘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於是趕了一批乾糧出來,在路上放久一點也不會壞,而林巧兒則做了些劉瑩月最喜歡的點心和酥餅。
劉縣令出城那日,還是有不少百姓們去送的。
不管怎麼說,這些年有人恨他就有人愛戴他,所以不少的百姓都自發送了些東西過來,林巧兒和成小蘭將東西遞上去,遙遙地和劉瑩月招了招手。
劉縣令卻是自始至終都沒有露麵,或許他也舍不得自己用心耕耘過的這片土地,也舍不得自己照看過的這些百姓,一時百感交集,乾脆不去看。
總之,馬車緩緩地從臨安縣出發,林巧兒和成正業一路護送他們到了城門口,官兵攔下百姓,這才停在了腳步。
此時還有半月便是除夕,劉家今年這個年,注定是要在路上過了。
-
“聽說了嘛?新縣令馬上就要到了!”
“是誰呀!”
“聽說是從鹽城那邊調任過來的呢,好像姓邢,還挺年輕的,家中在京城還有勢力呢。”
“嘖,如此年輕有為嘛?希望是個為民的好官。”
臘月二十三,大街小巷都在傳臨安縣新縣令的事情,成家自然也有所耳聞。
成小蘭和林巧兒都在忙鋪子裡的事顧不上,謝安倒是找成正業說過一次這件事。
成正業道:“姐夫怎麼想?”
謝安:“畢竟人來了,招呼肯定是要打的,以現在的成家,不想引起注意都難。”
成正業嗯了一聲。
“那年關跟前就想法子去探探吧,也不知道新來的這個是什麼性子,不過姐夫說的對,招呼肯定是要打的。”
臘月二十六,爹娘的第二封信從府城快馬加鞭的送了回來,大概是成婆子和成老漢也想在除夕之前讓兒女收到消息,這回走的是急傳。
畢竟要過年了,老兩口放心不下老家,字字句句之間都飽含著關心和思念,成正業看完之後笑道:“爹娘操心著家裡,還寄了一些東西給圓圓滿滿。”
林巧兒感動不已:“這麼遠,爹娘真是有心了。”
“爹娘還說,京城的冬天比家裡冷多了,等開春回暖些,他們就朝回走。”
有了爹娘的這封信,這個年關,才終於有了些許的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