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想到,我如今年歲的確大了,好男兒誌在四方,該是與父兄一道去鎮守邊關的時候了。”
——
沒過兩天,竇清漪就收到了方臨淵親手遞來的請命折子。
她當著方臨淵的麵攤開奏折,讀過之後,抬起眼來看向他,平靜的目光裡是很少在方臨淵麵前露出的嚴肅和審視。
“要去邊關?”竇清漪說。“可想明白了?”
方臨淵點了點頭。
“邊關苦寒,跟京中有天壤之彆。你自幼養在京裡,沒受過那樣的苦,有你父兄為國儘忠,也不必你受那樣的苦。”竇清漪提醒他。
卻見方臨淵搖了搖頭。
“臣亦不隻是為安國公府,隻是心懷誌向,不願蹉跎年月。”他答道。
竇清漪點了點頭,手指輕輕掃過奏折,在上頭輕輕點了點。
“你不想與你父兄一起守關?”她問。
方臨淵搖了搖頭:“玉門關有父親與兄長在此,已是牢不可破,不必臣再去錦上添花了。四境之內,何處缺兵少將,陛下是最明白的,因此,臣願聽陛下調遣,東西南北無論哪方,臣都甘願前往。”
隻見竇清漪笑了一聲。
“你倒是坦率。”她說。“不怕朕懷疑方家擁兵過重,成朕之患?”
“……啊?”
冷不丁的一句,弄得方臨淵微微一愣。
他抬頭看向竇清漪,便見竇清漪似笑非笑,揚著眉頭,好整以暇地看著他的反應。
片刻,方臨淵低頭,朝著竇清漪重重拱了拱手。
“陛下無論做何決定,臣都唯聽命一則,即便君要臣死,也毫無怨言。”
竇清漪輕輕笑出了聲。
“你與你父親倒是像。”她說。“也隻你兄長謹慎內向一些,不敢與朕說這樣的話。”
說著,她輕飄飄地將奏折往桌案上一放,道。
“剛才不過是玩笑罷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若這個道理朕不知道,也不必再坐在這個位置上浪費時間了。”
說到這兒,她抬頭看向方臨淵。
“既然你想明白了,朕就答應你。兗州境內眼下不太平,高句麗又逢新舊更迭蠢蠢欲動,若無異議,就去兗州先跟著那裡的守將學一學吧。”
竇清漪輕易而舉地就答應了他的請求,按理說,方臨淵是該高興的。
可是,聽見這話,他不知為何竟笑不出來,隻是俯下身去,朝著竇清漪行禮道。
“臣多謝陛下成全。”
竇清漪嗯了一聲,沉吟片刻,又對他說道。
“臨走之前,去跟璴兒告個彆吧。”她說。“他與你素來交好,想必會舍不得你。”
方臨淵羞愧得都要抬不起頭來了。
是呀,趙璴跟他這樣交好,而他呢?怎麼這樣忘恩負義。
他沉重地低頭,正要應是的時候,趙璴的聲音,冷不丁地從身後傳來。
“兒臣就在這裡。”
——
趙璴的聲音聽不出喜怒,麵無表情的臉上也看不出什麼情緒。
一直到方臨淵與趙璴一道,行到了殿外空曠廣場上的無人處。
方臨淵一路隻管悶著頭往前走,忽然間,趙璴停下了腳步。
“哎呦!”
方臨淵一時沒刹住,一頭撞在了他的後背上。
方臨淵揉著額頭,正要抬眼去看趙璴,卻忽地被一把捏住了手腕,這麼拉著,強讓他抬起頭來。
“為什麼沒跟我說過?”
方臨淵對上了一雙結滿寒霜的眼睛。
“什麼……”
“你要走的事情。”趙璴道。“為什麼從沒告訴過我?”
方臨淵說不出話。
可趙璴似乎……是真的生了氣,還是破天荒的、嚴重極了的那種。
“你甚至已經去奏明了母皇,我都尚不知情。”趙璴說。
這種事……怎麼能讓他知情呢,那不是讓他徒增煩惱嘛。
“你彆問了……”方臨淵早下定了偷偷離開的決心,這會兒與趙璴相對,隻好求他。
“我不是不讓你走。”卻聽趙璴深深呼吸道。“也不是要把你鎖在京城裡,為什麼不敢跟我說?”
“我……”
“方臨淵。”趙璴步步緊逼,甚至一字一頓地喚出了他的大名。
方臨淵這輩子頭一次有心上人,哪裡受得了這樣的步步緊逼呢。
他感到慌張,怯懦,甚至有種難以抑製的委屈,像是在不知情時,無力地被命運玩弄了一圈,強架在了眼下的境地裡,進退兩難。
他怎麼就會喜歡上趙璴呢,他們兩個……明明都是男的啊。
終於,在趙璴的逼視下,他抬起眼來,眼眶泛起微微的紅暈。
“你彆問了。”他說。“之後,也不要再來找我了。”
“……什麼?”趙璴的眉頭刹那間擰得死緊,目光隨之一凜。
便見方臨淵抽了抽鼻子,抬手按著他的肩,將他推開了。
“我對你生出了不該有的汙濁心思,是我下作。”他說道。
“以後,你就當沒我這個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