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第 60 章 麻黃湯(1 / 2)

在劉秀征召太醫共商疫症時, 西漢武帝年間門,劉徹也在和義妁商討瘟疫的事情。

要知道雖然疫情在東漢至東漢間門比較常見,但不代表武帝年間門就沒有。

因為常年與匈奴的作戰, 漢軍的損失同樣不小, 加上匈奴人以放牧為生,對於為生不如漢朝人講究, 生了病的牛羊隨處掩埋,或丟入水中,毫不講究的做法, 為病菌提供了大量的溫床。

瘟疫由此在匈奴與漢軍中小規模流行起來,並不算嚴重的瘟疫,帶來的病死率卻遠超所有疾病, 讓原先對瘟疫雖有所了解,卻因為相距甚遠,而缺乏警惕的漢武帝劉徹, 一下對此警惕起來。

尤其是在天幕講到瘟疫後,劉徹在心裡對瘟疫的預警又提高了好幾個檔次。

這次招來義妁, 正是要與她商量一下,如何防止疫病。

劉徹:“每逢疫病百姓受災, 義侍醫可有解決辦法。“”

麵對劉徹的詢問, 義妁為難的沉思了一下, 術業有專攻。

疫病乃五疫之至,皆向染易,無問大小, 病狀相似,有伏熱內煩,咽喉乾引飲, 因存正氣,避毒氣,方可解。

但存正氣,說得容易做的難。

瘟疫的傳播速度,發病時間門和季節氣候均有關係。

義妁專精婦科,對於疫症的治療知之甚少。

若放一位病人在她眼前,她或許有把握將他治好,但卻做不到大規模的治療疫症。

同理疫症的傳播途徑尚不明朗,隻知道和屍體,還有天幕所說的細菌、致病菌有關。

隔離病原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方式。

但這種方式隻能治標,而不治本。

隻要陛下還要打仗,屍體、汙染物總會源源不斷的出現。

還是要找出能夠消滅所謂“細菌”的方法。

因此義妁沉思再三,最後給出了劉徹兩條方案。

“陛下,臣無能尚無法阻隔疫病,現有兩條計策,一隔絕所有接觸疫病之人,搬運清掃屍體時儘量包裹住全身,防止疫氣入內,二、凡是接觸過屍體人的衣物集中焚毀,用物均煮沸除菌。”

“沸水除菌?”劉徹稍有不解,問義妁此乃何意。

“天幕之前說過,生水中有瘴氣,沸之可除,但臣以肉眼之見,不能見到瘴氣。”義妁說著斟酌了一下用詞,以簡單的方式一下繼續道:“可仙人又明確說了,水中確有病菌,那麼水中的病菌可由高溫而除,疫病仙人同樣言其有菌,也同樣肉眼不可見,可否同樣以高溫滅之。”

義妁向劉徹述說自己想法時,其實心裡並沒有把握。

但她從醫多年的經驗告訴她,兩者之間門必定有著不為人知的聯係。

以及百病必有因,瘴氣存於內,必須得把瘴氣的入病方法找出來,她才能對症治療。

好在劉徹也沒多探究義妁的想法,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不懂裝懂,隨意插手可是兵家大忌。

劉徹自然不會去做拖後腿的人。

在義妁的帶領下,疫情很快得到了控製,不久後全部消失。

但義妁此刻依舊沒有得到找到疫症的源頭,和細菌的所在之處。

隻能在自己所做的醫書中,暫時將一切統稱為瘴氣,並在深入之後研究瘟疫中的日子裡,一邊探尋瘟疫的起病,一邊思考傷寒製症。

越思考越覺得自己所學尚且淺薄,仍需繼續深造。

便在控製了瘟疫後,繼續在民間門行醫,救治百姓的同時磨煉自己的醫術。

並越發期盼起天幕能談談,後世醫聖張仲景著作的《傷寒雜論》具體講了些什麼。

名醫典籍對醫生來講,就如江山對帝王一樣,都是不可抗拒的“美人”。

【也因為瘟疫發生的條件,總與衛生息息相關。

故每逢戰亂導致百姓們流離失所,屍橫遍野無處掩埋的屍體堆積成山,腐爛在大地之上,在河水之間門……

這些裸露屍體就成了病菌最好的溫床。

而當時的人們,儘管已經有了一些,屍體不及時掩埋會導致疾病的常識。

但真的打起仗來,人人都自顧不暇,哪裡還記得住這些。

甚至為了生存,還有人往屍堆裡摸爬滾打,就為了尋求一點活命的器物糧食,換取活命的生路,連自己染上病了都不知道。

帶著活命的糧食和隱藏的致病菌,喜悅的回到家人身邊後,卻發現自己連帶著家人都染上疫病,最終導致一條村子覆滅,簡直諷刺至極。

沒人能怪當時的百姓,如果不是活不下去誰願意往死人堆裡爬。

除此外,還有一些是行軍打仗時,將領沒有注意好衛生,導致士兵水土不服身體素質減弱,最終被病毒入侵,變成了潛在的病原攜帶體。

一經發作在沒有治療的情況下,可以直接葬送掉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

如曹操在赤壁之戰時所率領的大軍。

在《三國演義》裡赤壁之戰,曹操的大敗,是因為諸葛亮神機妙算,前有草船借箭,後有鐵索連環、火燒戰船,最終打敗曹操。

但正史《三國誌》中的記載是怎麼樣的呢?】

“一派胡言,若天非天不在操,何至讓操大敗而歸。”曹操聽著天幕,拍著桌子伴隨著碰的一聲後,平複了心情。

赤壁之戰可以說是曹操一生中最後悔的一次戰役之一,自赤壁戰後因為三方勢力的形成,和身體原因,曹操知道自己再也沒有跨過長江的機會了。

對於赤壁之戰,曹操是認可對手的才情智謀的。

但赤壁之戰可不是他曹操,可不是被諸葛亮一人而敗,那《三國演義》是個啥,就會亂說話,鐵索連環明明是他自己想出來的計劃,要不是當天風向不對,操未必會輸給劉吳二人。

曹操想著突然又泄氣了,他也不是輸不起的人,打仗無非天時地利人和,就算天時地利均不在他,也不是他以此為戰敗借口的理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