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第 47 章 呂雉的瘋狂與野心。(1 / 2)

第四十七章

劉邦熱血沸騰, “娥姁,你做得很好!”

“我的江山果然沒有交錯人!”

“不錯,陛下的確沒有交錯人。”

呂雉微微一笑。

她抬頭看天幕, 天幕之上在說她的功績, 是她力挽狂瀾,是她隻手擎天, 是有了她呂雉, 所以才有後來的雖遠必誅的大漢王朝, 才有一個烙印在未來華夏子民身上的字——漢。

雖字字沒講她掌權後的快樂, 但卻又字字在講她的快樂。

這種快樂並非物質享受, 是吃甜瓜還是吃石榴葡萄, 而是一種直擊人心的快樂。

是她改變了曆史進程, 讓漢王朝沒有與秦朝一樣二世而亡。

是她庇佑了九州黔首,讓這個動蕩不安的時代恢複安寧。

也是她,以女人之身, 讓吝嗇筆墨如太史公都給她單開傳記,與帝王並列。

她的確快樂。

她更快樂的是九州天下都在看這件事, 都在頌揚她的功德, 她的聲望會空前暴漲, 乃至於足以支撐她去做那些自己早就想做的事情——

她終於等到了她的時代。

“若想取一年三熟的風水寶地, 則必先取西域。”

呂雉看向劉邦, “西域之行有了錢,才能支撐軍隊遠征的費用。”

“陛下到底上了年齡, 西域之行便讓英布他們去吧。”

“不, 這一趟我必須親自去。”

劉邦豪氣萬千,“君主親至,才能顯出咱們對西域的重視。”

“英布不行, 他代替不了我。”

呂雉挑了挑眉,“也好。”

“我方才已召了左右丞相並英布他們,算一算時間,他們很快便會到了,陛下大可與他們聊一下行軍路線與所需錢糧。”

劉邦頷首,“這個自然。”

西域之地顯然對於未來的世界舉足輕重,方才花很大的篇幅來講述西域,不止葡萄與石榴,甚至還有尚未出生的張騫的行軍路線,都被小宮人們一字不落記錄下來。

劉邦摸著下巴看了一會兒張騫行軍路線,覺得這事兒自己一個人搞不定。

不知是不是張騫出生的時代匈奴已不成氣候,他的路線有很長一段都是匈奴的領土,如果他也按照張騫的路線走,則必會遇到匈奴。

在以前他與匈奴和親還能維持表麵平和時,走一支商隊都有可能會遭遇匈奴的打劫,更彆提現在他已與匈奴徹底撕破臉,商隊不可能成功穿過匈奴去西域。

“叫韓信一塊過來。”

劉邦道。

呂雉眉頭微動,“陛下,韓信死而複生的消息乃市井傳言,左右丞相與黥布他們並不知道這件事,貿然叫韓信過來,怕是不妥。”

“再者,外人來看,我已誅韓信三族,如此深仇大恨,韓信怎會再次效忠於我們?”

“你既然用他,還會舍得殺他族人?”

劉邦斜了一眼呂雉。

呂雉笑了一下,“若非你的好女兒苦言相勸,我自是要殺的。”

“隻是我覺得,韓信不應該在這個時候出現。”

“陛下還記得長平之戰嗎?”

她雖不會打仗,但對這些典故爛熟於心,“趙國以為武安君白起病入膏肓,命不久矣,便換下老將廉頗,任用趙括為大將。①”

劉邦眼皮微抬,瞬間明白呂雉用意,“在得知趙王用趙括,秦王立刻以白起為將,不許人知。”

“而趙括仍以為自己對陣的是王齕,輕急冒進,急於求勝,四十五萬大軍死傷殆儘。②”

“娥姁想讓我學秦王?”

劉邦眼珠微轉,笑了起來,“不錯,秦王值得一學。”

“韓信是我的武安君白起,那誰是王齕?”

“樊噲?灌嬰?還是周勃?”

“此三人皆可。”

呂雉道,“但可再加上一人——”

“梁侯彭越!”

劉邦一拍大腿,打斷呂雉的話,“功臣列侯們投降匈奴的人可不少③。彭越在我這降王為侯,受了這麼大委屈,哪有不投匈奴之理?”

“陛下明白便好。”

呂雉眸光精光微閃,“布疑兵牽製匈奴主力,陛下便可領另外一支軍隊直插西域。”

“打仗要花錢,重建要花錢,哪哪都需要錢。”

“陛下,西域掙錢的這條路子,便拜托你了。”

“好說好說。”

劉邦心情大好。

“陛下,左右丞相與淮南侯梁侯他們到了。”

小黃門殷勤回話。

“快宣!”

劉邦望眼欲穿。

是日,周勃領兵,灌嬰彭越為輔,二十萬大軍出兵匈奴。

是日,劉邦英布偷偷領一支隊伍從長安出發。

是日,大軍一去萬裡,呂雉迎來自己徹底掌權的時代。

劉邦有八子五女,長子劉肥早在幾年前已封齊王,國都臨淄,享七十三城供奉,三子劉如意得封趙王,因年齡小又極受劉邦寵愛,尚去國就藩,一直養在宮裡。

剩下封王的便隻有劉邦最的小兒子劉建,因燕王盧綰逃奔匈奴,便被劉邦立為燕王,待年齡大些便去薊縣就藩。

至於劉邦的其他兒子,年齡小又不怎麼受寵,所以一直養在宮裡,待大些再封王,這些人好對付得很,捏死他們如捏死一隻螞蟻,需要花心思的是已經就藩的諸侯王,比如劉肥,比如劉邦的其他封王的兄弟們。

但這種事情急不來,若將這些人全殺了,反而會引起朝野的動蕩,她需要做的是另外一件事——

割諸侯王之封地以封公主與翁主。

除了魯元,劉邦還有四個女兒,自從決定要扶持魯元上位,她便給這些公主們派去了教習的師父,事實證明女人與男人在智商上是沒有任何差距的,唯一有差距的是資源與教育。

——她們從未接受過作為繼承人的教育,又怎會知道原來自己可以與男人一樣去封王庇土?

她將她們全部封王,但卻並沒有給她們領土,讓她們領著自己的詔令去問諸侯王們討要。

要到了,是她們的能力,要不到,便意味著此棋已廢,需要換翁主們來。

而翁主們則更簡單了,男女平等是必須執行的新政,天子已將公主立為儲君以支持新政,你們呢?

——你們是否也應該將公主立為你們的王位繼承人?

好,你們大可說翁主年齡小,擔不起一國重托。

既然擔不起一國重托,那便退而求次,你們的封地總該分給她們一些,如此才不算辜負朝野上下一致推行的新政。

皇太女掌儲君之權,公主與翁主掌王國之權,天下女官掌黔首之權,隻有每個位置都有女人的存在,她所建立的製度才不是空中樓閣。

而她們的權力來源於她,來源於皇太女,她們的忠心無需質疑。

“這......”

蕭何看了又看呂雉想要下發的詔令,猶豫不決,“娘娘,絳侯領二十萬兵出征匈奴,黥布領五萬兵遠去西域,而今駐守在長安的南北軍已不足二十萬,萬一諸侯王們......”

蕭何聲音微微一頓,意思再明顯不過——

萬一他們狗急跳牆,聯合起來攻入長安,長安的兵力隻怕未必是他們的對手。

“蕭相還是這般謹慎。”

呂雉端坐主位,“我雖不會打仗,但知上戰伐謀,而攻城以攻心為上。”

“若對戰匈奴大捷,我大漢軍威響徹九州,這些諸侯王還會生出勤王逼宮的念頭嗎?”

“我太了解他們,一群酒囊飯袋,於國於民毫無任何建樹。”

“是因為陛下的關係,他們才得以封王列土,享這無邊富貴。”

“打仗?”

“奪權?”

呂雉悠悠一笑,“蕭相,你著實太看得起他們。”

“娘娘也太看得起絳侯。”

蕭何歎了口氣,“絳侯雖勇,可遠不及陛下,陛下尚且做不到的事情,絳侯如何做得到?”

“更彆提前線傳來消息,言彭越不滿陛下將他降王為侯,已率領本部兵馬投降匈奴。”

“主力部隊尚未交鋒,便已損失得力大將,此戰怕是凶多吉少,未必能有娘娘想象般順遂。”

“是嗎?”

呂雉輕扣案幾,“我不信。”

“捷報!”

“大捷!”

宮道處突然傳來斥衛的聲音。

“賀娘娘大喜。”

審食其雙手抱拳,麵有喜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