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武則天 唯一正統女皇帝。(1 / 2)

第八十二章

李顯臉色大變, “裴相要逼宮?”

“他好大的膽子!”

太平麵有薄怒,“阿娘待他不薄, 他竟敢如此對阿娘!”

李旦看看殿外的火光衝天,再看看殿內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宮人,頓時慌亂起來,“這可如何是好?”

“咱們的人手太少了,根本不是他的對手。”

韋香兒眸中精光微閃。

——清君側,正君位,那便是逼宮天後,與她和三郎無關。

她和三郎沒有危險,不僅沒有危險,甚至還能漁翁得利,不必等上十年八年, 現在便做天下之主。

這樣的便宜不占白不占,韋香兒瞧了瞧拉了下李顯的衣袖,示意他不要輕舉妄動, 但轉念一想,天後何等精明的一個人,怎會任由裴炎領兵攻到這裡?

此事必然有詐, 她若是作壁上觀, 隻怕她與三郎都不會落到好。

沒有猶豫太久,韋香兒的視線落在上官婉兒臉上,上官婉兒麵上不僅不見慌亂, 還有一種成竹在胸的平靜,韋香兒眼皮微抬,心中瞬間明了。

“裴相能神不知鬼不覺便衝到這裡,必是有備而來。”

韋香兒迅速轉向天後, “婉兒,你快拿個主意,咱們到底該怎麼辦?”

上官婉兒微微一笑,“皇後放心,一切儘在天後掌握之中。”

像是為了印證她的話,下一刻,是武三思的振臂一呼——

“裴炎謀逆,兵指皇城!”

“兒郎們,隨我誅殺逆賊,以正朝綱!”

“殺!”

宮殿之外,喊殺聲衝天。

李顯忍不住打了個哆嗦,“原來阿娘早有準備。”

“這就好,這就好。”

他突然無比慶幸,自己被香兒說動,準備請立阿娘為帝,若是不然,他仍逃不了被廢棄被流放的命運。

一個做過皇帝的卻又被流放的李唐宗室,他的存在是橫在阿娘勢力心頭的一根刺,稍稍動動手指,就能讓他客死他鄉。

身家性命都保不住,又談何位尊九五?恢複李唐正統?

李顯握了握韋香兒的手,心有餘悸。

韋香兒拍了拍李顯手背,溫聲安撫,“有阿娘在,可保萬事無憂。”

——幸好她剛才反應快,在準備配合裴炎之前看了一眼上官婉兒的臉色,要不然一並被武思清除的便不止裴炎,而是連她與三郎都會捎帶。

要知道天後不止三郎一個兒子,四郎比郎更好拿捏,沒了郎,天後還能立四郎。

“是啊,幸好有阿娘在。”

李旦抬手擦了下額頭上的冷汗,如獲新生。

傀儡皇帝什麼的太難了!

兄是兄長,這個皇位便該由他做。

至於他,老老實實當個不求上進的藩王便好了,皇位什麼的,他可是連想都不敢想的。

太平輕輕舒了一口氣。

——到底是阿娘,早就做了萬全準備,要不然這場宮變下來,阿娘不是被囚禁,就是被誅殺,心中抱負再不能施展。

可也正是因為是阿娘,裴炎的兵變逼宮才顯得無比蒼涼悲壯。

毫無疑問,他是大唐的忠臣,在李唐江山危在旦夕的時候,隻有他站了出來,拚著身家性命不要,也要維護李唐的正統與尊榮。

然而諷刺的是,他不顧一切也要支持的李唐天子,此時正準備辭去天子之位,請阿娘登基為帝。

——另一種形式的臣本欲死戰,奈何陛下早降。

太平緩緩閉上眼睛。

【up主個人意見,這是一種女性執政的一種必然。】

【哪怕是現在,女性想要獲得跟男人一樣的平等地位,就要比男人付出好幾倍的努力】

【而千年前的唐朝,無論它的思想風氣再怎麼開放,它的女性地位再怎麼高,也掩蓋不了它是一個封建王朝的本質。】

【封建王朝,男權社會。】

【女人完全被排擠在繼承人之外,隻能依附男人而活。】

【想要在這種情況下掌權,就要比男人付出千百倍的努力,以及血腥屠殺與鐵腕鎮壓。】

【所以才會有後來的李唐宗室幾乎被屠戮一空的慘劇,才會有酷吏弄權肆意誣陷朝臣宗親的黑暗時代。】

天幕之上,皇城血流成河。

【李唐宗室消失殆儘,後世的皇帝隻會是她的子孫,因為是她的子孫,所以會被孝道所壓,所以根本不會去清算她,所以她不會落一個呂雉死後家族絕滅,甚至百年之後被廢去祭祀的悲慘下場。】

【雖然手段很殘酷,但up主並不覺得她做錯了,甚至還覺得她的手段非常高明。】

【漢有七國之亂,晉有八王之亂,而明朝更有趴在百姓身上吸血的宗室,幾乎拖垮明朝的國庫,但是在武皇之後的唐朝,卻沒有出現這種宗室亂政的情況,up主覺得這是武皇之功。】

天幕之下,李唐宗室徹底坐不住——

什麼叫把他們給殺了不是過錯,反而是功勞?!

天幕著實太偏心,連屠戮都能吹捧成明智之舉!

·

天後長眉微抬。

——在她之後的唐朝?

所以說,她的武周江山隻是曇花一現,九州萬裡最終還是要歸於李唐?

意料之中。

盛世改朝換代,已是常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但她做到了,不僅做到了,更成為華夏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她的存在讓後世的女人看到另一種可能。

原來女人不必困於後宮,原來女子執政不比男子差,原來女人也可以問鼎帝位,坐擁天下。

野心不止是男人才會擁有的東西,女人也可以。

天後微闔眼。

【我們來看一下舊唐書的數據。】

【玄武門之後,李淵退位,然後琢磨生孩子,給李唐宗室擴充人口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當然,咱們的太宗皇帝也不差,有子十四,公主二十一,好家夥,單是女兒都差點組建一支足球隊。】

【在李淵與太宗的聯手貢獻下,李唐宗室人口劇烈膨脹,父有子,子有孫,生生不息。】

【到了高宗李治這一代,宗室子弟已有二百一十五人,人多,犯事的人也多,斷斷續續出意外了一百一十人,武皇掌權期間或殺或貶了六十人,噶了60%的宗室。】

【當然我們的武皇戰果輝煌,絕對不止這個數,還有因罪流放削爵的也有十四人,以一己之力消滅了73%的李唐宗室,把宗室之禍徹底掐滅在萌芽之中。】

天幕之下,李唐宗室悲憤欲絕。

——天後的命是命,他們的命就不是命嗎!

那個百分之七十三的數字他們雖然看不懂,但大概意思是明白的,不就是說除了天後自己生的孩子,剩下的宗室全部被她給了殺了的意思嗎!

既然武皇容不下他們,那他們又何必再忍?

舉義旗,招兵甲,匡扶李唐江山,重塑大唐神威!

是夜,各地紛紛起兵。

是夜,九州亂象頻出。

是夜,天後端坐內殿,發出一道又一道的詔令。

是夜,裴炎兵敗被殺。

是夜,以裴炎為首的反對天後稱帝的臣子宗室被屠戮一空。

【在死了這麼多宗室朝臣之後,十分有求生欲的傀儡皇帝李旦上書武皇,請求賜姓武姓,改國號為周。】

【氣氛烘托到這一步,再不稱帝就不禮貌了,於是乎,我們的武皇就勉為其難登基為帝了,改元天授,大赦天下。】

天幕之上,李唐的旗幟被降下,取而代之的,是象征著武周的旌旗高高揚起,直插雲霄。

·

天幕之下,目睹這一切的九州萬民議論紛紛——

“大唐,亡了?”

“亡了。”

“以後就是武周了。”

“太宗皇帝戎馬半生打下來的天下,就這麼被天後篡奪了。”

“也不能這樣說,以前是楊隋的天下,現在是李唐,以後是武周,這天下本就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能者居之。”

“李唐的皇帝握不住江山,那就不能怪天後來取。”

“再說了,人家天後做得也不錯,執政這麼多年,出了不少對咱們百姓好的政策,換其他的李唐皇帝來做,未必能有她做得好。”

·

裴炎的叛亂被平息,兄妹三人得以有心情繼續看天幕,看到李唐旗幟降下,而武周旌旗升起時,心情極為複雜。

“大唐就這麼沒了?”

李顯喃喃出聲。

奉阿娘為帝是一回事,親眼所見李唐江山滅亡是另外一回事。

他活了這麼多年,作為李唐皇子乃至太子的他享天下百姓奉養,而今李唐滅亡,武周興起,他心裡便極為不是味。

——尤其是即將到來的李唐滅亡是他一手造就,是他親手將李唐推入墳墓,他如何能心平氣和接受這一切?甚至說上一句滅亡得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