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第九章 。(1 / 2)

“閉嘴!”

朱元璋瞪了一眼提出暗殺論的朱樉,這人怎麼學不會識時務。“等水鏡的內容放完,朕讓你講個夠!”

朱樉不情不願地住口,但對水鏡接下去的內容沒多少興趣了。那會他已經死了,還能有他什麼事。

【之前說了,建文帝在削藩一事上,把魚與熊掌都扔掉了。先是該蟄伏時,他選擇接連削了五位藩王。

建文元年,燕王打出清君側的旗號反了。這時,建文帝派兵圍剿,又定了一個古怪的調子。

他說:“昔蕭繹舉兵入京,而令其下曰:‘一門之內,自極兵威,不祥之極。’今爾將士與燕王對壘,務體此意,毋使朕有殺叔父名。”①

建文帝究竟想不想殺朱棣?是仁慈心作祟,還是不想承擔弑殺叔父的名聲?更關鍵的是,出征隊伍會怎麼理解這話?

往光明了想,皇上顧忌親情,最好是活捉或讓燕王自己投降;

往陰暗了想,戰場上刀劍無眼,萬一誰能殺了燕王就是斬草除根,但皇上絕不會承認這是他的本意。

不論哪一種理解,這種命令一出,好處都是建文帝的,黑鍋由手下背著了。

建文帝的這番話,淋漓儘致地表現了“既要、又要、還要”。

但我們都知道沒有絕對實力碾壓,想要的太多,反而會什麼都得不到。

當時兩軍對壘,建文帝下達了耐人尋味或者說模棱兩可的旨意。

是貪心太過,還是剛愎自負地認為一定能順利拿下燕王,所以做一做麵子工程也無妨?】

此時,寧王朱權忽而出聲。他今年十五歲,隻比朱允炆小幾個月。

話不多,就講了一句。“黃子澄,我記得他是探花出身,這經史子集學得想必不錯。”

既然學得不錯,豈會不知漢景帝下旨削藩後,七國亂起。

朱允炆的準備時間遠遠不比劉啟。劉啟在七國亂起時,手下有周亞夫。朱允炆用的又是誰?他憑什麼硬抗藩王們?

有的話不能說得太直白。

旁觀這些年朱元璋的執政手段,如果他決定上朱允炆繼位,隻怕會提前清掃了開國時的那一批武將勳貴。

建文帝最開始用李景隆活捉了朱橚,是打了對方措手不及。

接下來連削五位藩王,已經表明新帝態度,藩王們已然戒備重重。

那時,誰領兵去征戰燕王都要憑實力對抗,誰能勝任?

李景隆嗎?

其父李文忠是個人物,年少從戎,驍勇善戰。平定江南,又北伐漠北。

李景隆子承父業,年少就熟讀兵書。其父死後襲爵曹國公,被派往多地練兵。可父親再厲害,不代表兒子就能青出於藍勝於藍。

朱權不看好李景隆,此人目前並無出挑戰績,不指望他橫掃千軍,那麼還能用誰?

寧王隻說了一句,但像是晉王、湘王等藩王都聽懂了言下之意。

有的話,做兒子的不能講得直白。

朱元璋很可能儘力為建文帝鋪平道路,但從另一個方向何嘗不是把新君送上無人可用的絕路。

【建文帝憑什麼拿下燕王?對比兵士數量,燕王肯定比不過朝廷軍隊,但建文元年的朱允炆沒有意識到他手下幾乎沒有良將可用。

尚在人世的開國大將,一個是疾病纏身的郭英,另一個善守不擅攻的耿炳文。

最初,耿炳文為帥北伐,但在幾經失利後被召回,換上了李景隆。

熟知軍事的觀眾肯定比我懂,李景隆的領兵能力有多爛,是屢戰屢敗,最後給燕王開城門投降。

靖難之役打了三四年,燕王大軍揮師入京。混戰時,宮中發生了一場火災,三具屍體被燒到麵目全非,據說是建文帝、皇後與其長子。

史上的建文之迷由此而生,朱允炆真的死了嗎?還是遁逃出宮?這就回到了《十二塊木板》的故事之初,鄭和七下西洋的傳聞出現了。

燕王朱棣成功奪位,年號永樂。

永樂三年,朱棣第一次派鄭和下西洋,其中目的之一是找失蹤的建文帝。

它不是網絡段子,由《明史·鄭和傳》記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

不過,我個人覺得尋找建文帝行蹤是順帶的。主要理由與目的,那些留到下一集再說。

結尾處,不如做些無謂的猜測。

假如建文帝在削藩之初,第一個就對燕王下手。趁其不備,是坑蒙拐騙也好,毒殺暗害也好,無所不用其極,是不是就能成功去除心腹大患?

或者,建文帝在登基之後以懷柔手段對待諸位藩王,采取合縱連橫與製衡之術,是否能讓他們相互削弱實力,作為皇帝等到實力碾壓時再動手削藩呢?

然而,這樣做很可能就不是朱允炆的性格。

性格使然,他一次次做出對自己最不利的選擇,最後走向了失敗。

此處講一句老掉牙但很應景的話。

黑格爾說過,“人類從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沒有從曆史中吸取任何教訓。”

下期見。】

朱允炆愣愣地瞧著水鏡,五味雜陳湧上心頭。

沒有漫天神佛幫他澄清他不是一個殘忍的人,水鏡裡的內容卻是透露出了這一點。他在有時有些不知所謂的仁慈。

是虛偽的仁慈嗎?

至少,現在不是。

捫心自問,假設他獨自一人獲知曆史發展軌跡,又能做到登基後立刻暗殺朱棣嗎?也許,答案仍是不能。

他能下決心做的是把人圈禁起來,但誰能保證曆史不會詭異地繞向另一個方向。朱棣隻要沒死,會不會逃走,然後打著各種旗號造反呢?

殿內氣氛從凝固變為了沉默。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